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莹  宋魁彦 《家具》2022,(1):97-100
为推动传统家具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以继承和发展作为主导精神,完善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研究体系,为中国传统家具装饰纹样特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纹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图例分析与比较分析对清代宫廷桌类家具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分析凤纹和忍冬纹造型上的形象和布局,探讨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纹样的特征及造型规律。在不改变纹样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对清代宫廷桌类家具上的凤纹和忍冬纹进行提取与重组,从而进行纹样的创新设计,并应用于烫蜡产品装饰研究,从而得出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纹样在烫蜡产品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晓辉  宋魁彦 《家具》2024,(1):56-59
为了给茛苕装饰纹样的现代化创新应用提供新思路,对茛苕装饰纹样的演变历程和造型结构特点进行探究。茛苕装饰纹样是欧洲传统的装饰艺术纹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对家具的发展和创新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以茛苕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以时代脉络为线索分析茛苕装饰纹样的演变与发展,并探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地域对茛苕装饰纹样造型变化的影响,得出茛苕装饰纹样的造型结构特点;采用变形重组法对提取的茛苕装饰纹样元素S形茛苕叶进行设计转变,得到茛苕装饰纹样在家具上的现代化创新应用思路,通过CAD与3ds MAX软件设计出具有茛苕装饰纹样的茶几家具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3.
倪亚茹  宋魁彦 《家具》2023,(6):57-60
以海派椅类家具椅背上常见的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图例分析法和归纳法,对海派椅类椅背上帽头、背板等其它椅背构件的纹样造型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出椅背上各构件的装饰纹样形态、视觉角度及其图案寓意。为了传承和延续海派文化,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选取海派椅类椅背上的茛苕叶纹、贝壳纹与卷云纹作为设计题材,运用软件对其局部纹样提取、演变、优化设计和重新组合,而后将带有海派元素的新纹样图案应用到现代屏风家具设计中,并对屏风表面实施烫蜡工艺,增加屏风家具的柔亮质感,为人们选择现代家具产品提供更多方案,进而能够更好地传播海派文化。  相似文献   

4.
明式家具装饰纹样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我国对家具的研究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明式家具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明式家具在中国家具史甚至世界家具史都上占有重要地位。明式家具在材料,造型,装饰手法,装饰纹样等方面的工艺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本论文通过深入研究明式家具的装饰纹样,论证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独特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之中,并将明式家具装饰纹样作为一种元素加入室内空间设计之中,给室内空间设计增添文化性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派园林建筑是指盛行于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因精细复杂的工艺建造手法而出名。在当前多种设计风格相互碰撞的大背景下,探究以“清、淡、雅、素”闻名的苏派建筑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能在发扬和传承苏派园林文化的同时,响应现代家具设计新趋势。苏派园林建筑中富有文化内涵的元素众多,在文中选取其中的花窗及砖雕元素,对其造型特征与文化象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设计元素加以提取、转化和重组,获得新的设计元素,进而将获得的设计元素与家具造型相结合,进行设计创新。苏派园林建筑元素系列的家具创新设计方法为现代新中式家具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赋予现代新中式家具以文化内涵,对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彝族传统纹样图案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思想内涵与文化表象,从彝族传统纹样在其本土家具中的应用入手,将彝族代表性的纹样图案进行深入剖析,分析不同形式的纹样图案在彝族家具中的造型寓意特征、具体应用方法、装饰工艺手段,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地域性民族特征、民间自然崇拜等,倡导对彝族传统纹样与家具的保护与传承,并提出三种方法,(1)传统彝族纹样分录(根据其寓意特征或形态构成);(2)家具与纹样的多维扫描与数字化处理(Photo Scan三维建构、编程与算法生成);(3)信息可视化与家具纹样集(多媒介平台对接与推广,可交互式纹样集)。以期为云南彝族传统家具工艺与纹样的应用与传承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牙板是家具上具有结构功能的装饰构件。本文通过对明清家具牙板的形制与不同装饰纹样的形制进行分析,来研究牙板装饰纹样的形制,得出植物装饰纹样、动物装饰纹样和其他装饰纹样是牙板的主要形制特征。通过对牙板的深入的研究,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明清家具,为明清家具牙板装饰艺术的系统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苏州园林中的花窗形态丰富、种类纷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花窗中的艺术图案体现了文人造园者有意识地将文化修养注入花窗设计中,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于健康、吉祥、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们的个人喜好与审美情趣,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与美学价值,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以苏州园林花窗造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花窗造型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寓意,提取花窗造型的元素和设计方法运用到丝巾设计中,以丰富丝巾的设计元素,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粤绣纹样在软包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并为粤绣传统文化提供新的传播方式,同时为软包家具提供新的设计元素和文化内涵。通过分析粤绣的特点,从设计符号学的语义、语用、语构三个维度对粤绣特色纹样的形态、色彩符号进行纹样符号解析。探讨如何提取粤绣符号纹样,并通过思维导图分析法,将粤绣纹样符号运用到软包家具设计中,并进行软包家具的设计实践,让家具软包更加丰富化、特色化,为软包家具设计和粤绣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旧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唐代是此阶段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都达到了饱和的地步。正是因为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手工业工艺随之进步,因此装饰纹样也受到这些影响产生很大变化,变得丰富多样,种类繁多,主要有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其色彩丰富浓艳、华而美丽,给人以典雅和谐的感受。根据当时人类的追求理念,唐代时期将这些装饰纹样运用于家具设计当中。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唐代的装饰纹样的起源、种类,研究这些装饰纹样如何运用于唐代家具的设计当中,以及唐代家具中装饰纹样的一些装饰特点、工艺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徐尚律  傅锴  李克忠 《家具》2022,(1):101-104
为探究巴洛克风格家具与清式家具这两种家具风格所传递的深刻美学价值以及二者之间风格极其相似的形成原因,为进一步推动巴洛克风格家具与清式家具的家具文化溯源研究提供一定参考。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与归纳总结方法,以二者之间材料、工艺技术以及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为切入点,对巴洛克风格家具与清式家具进行全面的研究,逐一比较并总结二者的共性、联系及发展。明清家具为巴洛克风格家具作了技术和材料上的丰富和补充,巴洛克风格家具为清式家具的造型和装饰设计提供了思路上的创新,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与各自发展并延续到后来东西方家具的风格当中。  相似文献   

12.
对明式家具装饰纹样的民族特色研究,采用收集法与比较分析法,运用象征理论,分析明式家具装饰纹样民族特色的文化根源和历史背景。探讨这些民族特色的产生原因,得出明式家具装饰纹样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证实明式家具装饰纹样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这一民族特色的探究,可为明式家具应用象征理论进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蜡染是苗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文化,历史悠久,纹样精致,寓意丰富。文章以苗族蜡染为研究对象,从纹样题材、构图形式、色彩特征三个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了解苗族蜡染制作方式和文化特色。分析提取蜡染的纹样因子和色彩因子,结合现代人的喜好偏向和审美情趣,提出苗族蜡染文化基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合理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分析了如何使用现代设计手法和美学理论将传统蜡染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具设计相融合,为现代化民族特色家具产品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藏式家具装饰纹样中最为常见的动物纹样为研究对象,探讨藏式家具动物纹样的分类及其色彩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动物纹样中出现形式较多的马鹿图、雪狮图进行局部纹样的提取并进行装饰图案补充,对动物纹样进行色彩提取,进行明度调整后填充至新图案纹样中,而后将新图案元素创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在装饰画及帆布包的应用效果图中展示现代设计的效果,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藏族家具的文化内涵,丰富藏式家具动物纹样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壮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纹样类型,蕴含着千百年来壮族先祖对自然的感悟,极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本文基于壮锦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征,探讨将壮锦纹样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中的方法,并提出对壮锦纹样的造型色彩采用直接借鉴、解构重构组合等设计手法将壮锦纹样融入现代家具设计中,形成广西地区独有的个性化现代家具。在彰显广西地域文化的同时为丰富现代家具设计艺术风格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汉代云气纹样蕴含的文化内涵为背景,阐述了其典型的造型特征,并提出了云气纹样与家具装饰结合的可能,进而分析了云气纹在传统家具中的装饰应用手段,指明了云气纹独特的装饰特征对增强家具文化内涵存在的意义;以及通过直接装饰、抽象与重组、立体装饰等装饰手法,以现代审美观为基准,对现代家具装饰中云气纹样的应用途径进行探索,丰富家具装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宗法制度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极深,试图通过分析代表大宗皇权统治的龙凤图案,以及代表小宗传宗接代的动物、植物纹样,来分析宗法制度对于中国家具装饰纹样的影响,以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传统家具研究和现代家具设计。  相似文献   

18.
家具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功能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家具在发展过程中还着重从审美的角度考虑和研究。历史上,后金作为满族的"前生"时代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合,为后期家具出现多种多样的装饰特征作出贡献。本文主要简述后金阶层的产生和发展,并通过皇太极御用"鹿角椅",从造型、材料、装饰纹样以及与大政殿室内艺术装饰的关系,全面分析后金的家具审美特征,体现了清初时期后金在文化情趣方面的桀骜且豪放的风韵。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漆家具的色彩、造型、纹样、工艺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漆家具的起源并分析其得以大力发展的原因,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漆家具色彩中的红与黑所体现的民族性。同时,对各个时期漆家具的装饰纹样的内容和风格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漆家具的装饰纹样所体现的民族性。最后对漆家具民族性的继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纹样装饰是传统家具装饰中比较常见的手法,是反映传统家具卓越成就和优秀艺术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灵芝纹与各种装饰纹样一样,在明清时代的家具中内容丰富、造型生动、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灵芝纹的装饰早已成为一种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