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邵金利 《硅谷》2014,(4):149-149,143
华电能源佳木斯热电厂锅炉掺烧褐煤,通过调整时全部掺烧褐煤,锅炉出力能达到额定蒸发量,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防止结焦,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燃煤发电厂能否盈利,取决于成本和利润的博盈,而煤在成本里是影响最大的指标,它占总成本的70%~80%,对电厂而言,如何降低煤的成本至关重要。燃煤发电厂在确保机组正常运行基础上通过掺烧适当比例的便宜褐煤,建立最佳经济运行方式,有效降低发电成本。本研究按照生产系统进行逐项详实核算燃煤电厂掺烧褐煤后各项生产成本变化,以论述和说明掺烧褐煤给燃煤电厂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3.
张虔 《硅谷》2014,(14):135-136
针对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电煤紧张的问题,积极进行主烧褐煤的研究和试验,在分析锅炉各种工况、各种掺烧比例的试验基础上,探索烟煤锅炉主烧褐煤掺烧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某资源综合利用电厂102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介绍了锅炉机组煤泥掺烧现状,通过对煤泥掺烧运行调整分析,探讨煤泥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途径,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气掺烧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掺烧焦炉煤气意义的基础上,就煤气掺烧方案的确定与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对国内国类同机组进行煤气掺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常剑 《中国科技博览》2011,(19):288-288
针对国内火电机组受煤炭市场的影响,许多火电厂被迫使用与设计煤种偏差较大的劣质煤以降低发电成本,本文以山茜大唐国际云冈热电的机组为例,说明四角直流燃烧器在掺烧与设计煤种偏差较大的褐煤,通过集中燃烧手段,调整一,二次风配比来调整燃烧,以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从环保效应考虑,某电厂600MW机组锅炉拟进行城市污泥掺烧,以减缓城市污泥堆放的压力。通过论证和试验,研究污泥掺烧对大型电站锅炉的影响,为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青海 《硅谷》2013,(7):167-168
本文主要介绍供热机组、多煤种掺烧机组的协调优化经验。某厂机组由于热负荷大、抽汽量变化大且波动、燃烧煤种与投产初期大幅改变、燃烧方式调整(由基本单一煤种改为多煤种掺烧配煤)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机组协调性能差,协调品质无法满足要求,于2012年初进行了协调优化。  相似文献   

9.
发电企业为了降低发电成本,积极探索掺烧经济煤种,但是经济煤种的掺烧容易造成锅炉结焦和锅炉灭火,影响到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保证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降低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采用锅炉灭火汽轮机不跳闸逻辑(MFT延迟跳机逻辑),本文深入分析了锅炉MFT延迟跳机后运行人员恢复处理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10.
掺稀降黏是稠油开采工艺中的重要技术,而混合器是增强掺混效果的主要工具。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芯管式稠油掺稀混合器结构,采用芯管微孔外射的方式,实现稀、稠油在环空内掺混,同时根据"文丘里效应"原理设计变截面锥管结构,以形成不规则湍流,实现二次掺混。该混合器具有掺混效果好、对油液压降影响小等优点。其次,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研究了微孔直径、微孔密度、喷射角度、内锥角和出入口压差等5个因素对掺混不均匀度系数和掺稀比的影响。最后,针对塔河油田采油二厂的稠油掺稀开采工况,设计了一款可对接3 1/2"油管的混合器,并进行了室内掺混实验分析,获得的掺混不均匀度系数为0.023 4,掺稀比为0.290 1,达到了理想水平,这表明该混合器具有良好的掺稀降黏性能。研究成果为提高稠油开采效率和减小抽油设备的故障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刘福国  赵中华  刘科  王守恩 《计量学报》2022,43(10):1371-1377
采用传统采样分析法对电厂混煤混合均匀性进行评估存在较大困难。将掺混原煤看作是各种成分符合不同概率分布的混合物,在原煤掺混而成的混煤中,某种成分的概率分布由原煤该成分分布、混合比例以及颗粒混合状态共同决定。以挥发分作为示踪成分,考察了掺混过程中挥发分概率分布的变化,在给定原煤挥发分分布和混煤挥发分样本集的情况下,采用最大似然原理对混煤中各种原煤掺混比例和标准差进行估计,进而对混合状态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掺混模型对实际掺混系统的预测结果与原煤消耗量的统计数据吻合良好;多工况仿真实验也表明,掺混系统混合质量越差,模型的预测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300MW锅炉排烟温度高、出力不足、煤耗高、NOx排放量高等诸多问题,进行诊断试验,结合锅炉实际提出整体优化方案,并在改造后对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使得锅炉效率提高0.8%,煤耗降低2.2g/kWh,NOx排放量降低381mg/m3,机组的整体经济性和环保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 ,系统地研究了粉末冶金法 Si Cp/ 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对 Si Cp 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混粉过程中 ,粉末混合物宏观均匀很容易达到 ,但微观均匀较差。干混存在最佳混合时间。挤压过程可大大提高 Si Cp 分布微观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行研制的叶片式混炼装置,实现了正应力支配下聚合物复合体系的熔融共混。实验研究了混合顺序以及混合时间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尼龙6(PA6)/碳纳米管(CNTs)共混物的微观结构、流变特性、热性能及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应力支配作用能在短混合时间内实现PA6粒子和CNTs的均匀分散,分散效率高;相比于将HDPE,PA6,CNTs三者同时共混或者是先将PA6与CNTs混炼制成母料,再与HDPE共混这两种混合顺序,先将HDPE与CNTs混炼制成母料,再与PA6共混制得的共混物中分散相PA6粒径最小,分散更均匀,共混物的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meet increasingly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coal burned by utilities and industries must be of an acceptable lower sulfur content. One solution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centralized blending plants that could take coals of varying sulfur content and produce a coal product that would meet the coal consumers needs based upon effluent standards. A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is developed for studying this problem.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with coal data for the State of Indiana. Model results on the number of blending plants to be selected, their site locations, optimal blending ratios, transportation configuration, and cost sav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太阳能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特点,提出一种可用于该循环的新型高效蓄能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并与传统的蓄热方式和蓄冷方式蓄能系统进行性能比较分析,在相同蓄冷量情况下,新型蓄能系统的蓄能体积是传统系统蓄能体积的1/10以下,从而为促进蓄能装置小型化、推动小型太阳能空调的商品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电站锅炉排烟热损失量很大,对锅炉尾部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减少煤耗,降低环境污染。目前火电厂最广泛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方式是加装低温省煤器装置。对某超临界机组锅炉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低温省煤器布置方案,提出采用双级低温省煤器回收电站锅炉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即采用低温烟气与低加凝结水换热技术、前置式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组合的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实现最优节能及最佳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控制黑岱沟露天矿煤层爆破中1.8m以上大块的产出率和10mm粒度以下煤的产率,提高优质煤的块煤率和产量,在分析煤岩爆破破碎机理及减少爆破药柱粉碎区途径的过程中,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将低密度铵油炸药应用于黑岱沟露天煤矿煤层爆破的方案。同时,对低密度铵油炸药和铵油炸药不同孔网参数、装药结构、填塞长度进行煤层爆破对比实验,分析了二者对块煤率、采掘效率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铵油炸药能够实现炮孔内连续装药,其线装药密度低,有利于降低炸药单耗,爆炸能量传递更均匀,能有效减少末煤量,块煤率较铵油炸药提高了13.78%。确定了露天煤矿厚煤层爆破炸药单耗的最佳范围是0.1760.23kg/m3,可为露天煤矿煤层爆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We have determined experimentally the energy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upersonic continuous chemical HF laser (oscillator) with a modified radially expanding nozzle unit operating according to the “nozzle–injector–injector” scheme of mixing reactants based on a new method of obtaining oxidizing gas. The practical realization of measures to decrease the heat loss and the loss of fluorine atoms, as well a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 modified laser, permitted a 30% increase in its radiation power compared to the base oscillator equipped with a nozzle unit operating according to the “nozzle–injector” mixing scheme. Ways of further enhancement of the energ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F laser radiation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评估洛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性及经济性,基于洛阳市典型工程项目的现场调研数据,建立地下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性及经济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依据初投资、运行费用、标准煤耗量等评价指标对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和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及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单位空调面积评价方法是适用于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经济性的科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