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阐明了钢筋混凝土梁在弹塑性工作状况下梁端弯矩调幅的原理,分析了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采用弯矩调幅方法进行设计的条件,说明了采用弯矩调幅法进行结构设计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必要性,并结合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提出了采用该方法进行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混凝土设计规范和各研究机构对预应力超静定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调幅设计建议的介绍,深入讨论了影响预应力超静定结构弯矩调幅的三个主要因素: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次弯矩Mscc和水平荷载作用,提出了适用于无侧移和有侧移预应力超静定结构的弯矩调幅设计建议。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调幅设计建议是合理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弯矩调幅法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虑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中,弯矩调幅法概念明确、计算方便,并在工程设计中广泛应用。本文作者详细论述了一种RC连续梁弯矩调幅法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并通过Fortran语言编制的相应程序对5根梁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一调幅系数的传统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进行弯矩调整,难以解决工程中所有框架梁弯矩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在保证所有框架梁静力平衡的前提下采用不同调幅系数调整梁弯矩的计算方法,使梁的各控制截面弯矩值分布更加均衡,使框架结构的设计更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弯矩调幅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单向连续板的弯矩调幅方法 ,提出了双向板进行弯矩调幅的原则与方法 ,给出了供进行弯矩调幅用的计算表格 ,并且通过一个设计实例 ,介绍了双向板肋梁楼盖的弯矩调幅步骤与计算结果 ,还将此计算结果与按弹性分析方法和按极限平衡方法计算的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0引言《建筑结构》2005年第4期刊登了周献祥等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简称规范)若干内容的观点。本文认为周等的观点有可商榷之处,现针对原文第1,4,5,6等节提出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1关于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弯矩调幅法规范第5·3·1条对双向板提出了两种分析方法:弹性分析法和塑性分析法。为了使弹性法用钢量减少,还提出了可以对支座弯矩进行调幅。原文作者认为,规范中没有必要再引入弯矩调幅法,有些偏颇。一种分析法难免有不全面之处,因此规范列出两种分析法供设计人员选用。塑性分析法确如原文所述能节约钢材,我院自5…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框架次弯矩与连续梁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探讨了预应力框架等效荷载次弯矩与轴次弯矩产生的机理及其计算方法,分析了,次弯矩对弯矩调幅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次弯矩影响的预应力框架弯矩调幅设计建议,该建议采用总量控制的方法,并考虑了次弯矩的有利作用与不利作用,可以对预应力框架调幅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代框架法设计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无梁楼盖弯矩形态的分析,提出为了控制其裂缝宽度,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以弹性弯矩作为设计依据,而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所对应的内力,可在控制使用荷载裂缝宽度前提下适当考虑内力重分布。通过计算分析总结内力重分布的调幅幅值,并对调幅后的弯矩分布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脱硝钢结构的结构形式、荷载种类和主要的计算过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锅炉钢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等详细讨论了强、弱支撑的简化判断方法、控制结构扭转和侧移的措施。以及一些杆件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双向板的弯矩调幅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当前双向混凝土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弯矩调幅设计方法,此外,本文应用虎功原理按板在调幅前后极限抵抗能力不变的原则,对双向板的调幅规律作了定量分析,对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脱硝钢结构的结构形式、荷载种类和主要的计算过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锅炉钢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等详细讨论了强、弱支撑的简化判断方法、控制结构扭转和侧移的措施,以及一些杆件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 5根两跨等跨连续梁和 6块两跨等跨连续板的试验结果,指出在设计这类构件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必要性,建议了合理的弯矩调幅值,并且用一个楼盖实例证明,按照给定的弯矩调幅值可以节省30%左右的用钢量。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PKPM系列软件在建筑结构设计使用中合理确定水平荷载、假定楼板刚度、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保证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贾远林  陈世鸣 《钢结构》2006,21(4):31-34
在连续组合梁塑性极限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两跨连续组合梁极限状态所需的调幅系数,探讨了结构所能提供的调幅能力以及调幅系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连续组合梁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算例,与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弯矩调幅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发挥连续组合梁极限承载能力,对连续组合梁的合理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根据弯矩调幅法在框架梁构件设计中的思想,提出逆向弯矩调幅法用于FRP补强框架梁构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设计,结合塑性理论的方法,得到该法利用内力重分布的特性,不但提高了框架梁构件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而且有效防止超筋梁的出现,满足抗震加固的要求,并且施工方便,为框架梁的加固方案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框架结构进行弯矩调幅的原因,重点对框架结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和不调幅的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对框架结构进行更加合理地设计。  相似文献   

17.
陈洁姝 《城市建筑》2014,(30):55-55
本文首先分析了框架结构进行弯矩调幅的原因,重点对框架结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和不调幅的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对框架结构进行更加合理地设计。  相似文献   

18.
孙晗 《江苏建筑》2011,(1):45-47
连续组合梁受力时,中间支座处会产生负弯矩区.这时的负弯矩可能成为截面设计的控制值.考虑真实情况下的破坏形态.这种基于线弹性分析的结果偏于保守.因此有必要对设计中的负弯矩进行调幅.文章将对连续组合梁弯矩调幅的原理进行介绍,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非线性阶段次弯矩的演化,以及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是否考虑次弯矩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为解决这一问题,拓展了预应力次弯矩的概念,使其能够适用于非线性阶段。运用变刚度法数值模拟了初始次弯矩(M2)与弹性最大荷载弯矩(Me)之比为0.15~0.36的15根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基于拓展后的次弯矩概念,提出了以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初始次弯矩与弹性最大荷载弯矩之比为影响参数的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弯矩调幅公式。采用已有文献中受压区相对高度为0.35的试验梁比较了所提公式和现有的弯矩调幅公式。设计制作受压区相对高度为0.18的两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获取单调加载下支座反力数据,检验了内力重分布程度较大时所提公式的效果。结果表明,给出的弯矩调幅公式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且更接近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中的见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玉国 《山西建筑》2003,29(6):21-22
结合规范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 ,梁端弯矩调幅、梁的柱边处弯矩计算、地震组合与非地震组合等方面容易出错的问题 ,并针对具体问题相应提供了正确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