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ABAQUS建立边坡降雨计算模型,用非饱和渗流有限元法结合折减强度进行模拟。对边坡降雨过程中雨水渗入特点及抗滑桩加固边坡布桩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降雨渗入作用时坡脚处稳定性差,布桩时应将抗滑桩布置在坡中与坡脚之间。该研究可为多雨地区抗滑桩加固边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某路堑边坡加固工程为研究背景,设置8种工况,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采用桩锚板支护体系加固边坡过程中边坡稳定性和支护桩内力。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能够较好地分析桩锚板支护体系的加固效果和桩身内力变化;随着支护桩和锚索的施工,桩锚板支护体系对边坡的加固效果十分明显;由于锚索的作用,桩锚板体系中桩的弯矩比传统抗滑桩减小了31.7%。  相似文献   

3.
基于极限分析运动学定理与拟静力法,建立了二级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模型。根据边坡不同的外形拓展出了两种坡面破坏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坡外形、上级边坡深度系数以及水平向地震力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于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二级边坡,考虑采用抗滑桩加固的方式,建立了单排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功率方程,将桩身有效抗力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分析了抗滑桩最优桩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外形与深度系数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及破坏模式均有较大影响。根据抗滑桩提供抗力最小的原则,二级边坡的最优布桩位置应靠近坡趾。对于二级边坡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中采用可靠度指标来评价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一阶可靠度分析方法。使用支持向量机来构建描述边坡安全系数等输出响应量与边坡土体参数等输入响应量间定量函数关系的模型,来代替真实的数值计算,并从边坡安全性与桩身安全性两个方面展开桩加固边坡的一阶可靠度分析。通过一实际的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以边坡安全系数的可靠度来评价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是不全面的,应同时考虑抗滑桩弯矩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5.
《土工基础》2019,(6):679-682
以晋西北黄土丘陵区的某非均质层状三级边坡为例,基于强度折减法,运用有限元软件PLAXIS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需加固,拟采用单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对其进行加固。结合边坡各计算工况的安全系数、塑性区范围以及抗滑桩最大内力(弯矩和剪力)与位移三方面,分析了单锚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该边坡时桩位及锚索锚固位置变化对该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抗滑桩位于中级边坡坡顶,锚索锚固在距桩顶4.0 m处时较合适,该结论可供其他类似黄土边坡的设计与加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最小势能法是基于系统平衡时势能最小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因而势能的准确求解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针对抗滑桩三维加固边坡,考虑了由于桩土相互作用下桩体沿着边坡潜在滑动方向产生的转角变形,进而求得桩土相互作用下桩体以及桩土接触处的势能,然后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建立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并得到了与传统分析方法较为一致的结果;同时分析研究了抗滑桩在不同力学参数和边坡类型条件下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滑桩弹性模量对安全系数影响不明显;边坡横向相对半径大于4时,抗滑桩对边坡的安全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泥岩具有易风化?易软化特点,属于对边坡稳定不利的软弱夹层?本文以某工程项目高边坡为例,分析了含炭质泥岩高边坡稳定性,并探讨了抗滑桩在含炭质泥岩边坡中的运用?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炭质泥岩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且降入入渗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采取合适坡率及抗滑桩作为坡脚加固措施,可确保桩身变形?边坡稳定和变形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桩身受力合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有限单元法、强度折减法,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相关参数进行结果计算,分析了抗滑桩加固土坡稳定性的效果,研究表明抗滑桩对于边坡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可以有效地抑制桩后土体的滑动。  相似文献   

9.
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对某大型路堑边坡在加固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六个加固期的施工,最终形成了边坡上部的锚杆抗滑桩、边坡下部的抗滑桩和土钉的加固体系。通过在边坡上布设了监测系统对支护结构效果进行监测,研究了边坡在各个加固阶段的稳定性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在加固过程中,边坡的安全系数、抗滑桩的挠曲变形和弯曲应力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土钉墙加固阶段。实际测量的桩顶位移比计算的要小,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受到边坡上部分的锚固作用和边坡下部分的混凝土覆盖层的约束作用造成的。随着加固体系的逐步完善,边坡的安全系数也逐渐增大,并且满足干湿条件下的规定值。  相似文献   

10.
模拟库水位变化的抗滑桩加固边坡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抗滑桩是边坡深层抗滑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以三峡库区边坡抗滑桩加固工程为背景,利用离心模型试验手段,模拟库区蓄水和水位循环变化条件下失稳边坡的抗滑桩加固机制。详细介绍相应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对一系列自然边坡和不同桩间距条件下的模型试验,获得库水位变化影响下的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和抗滑桩受力,探讨滑坡推力的分布以及不同桩间距条件下的抗滑桩–边坡相互作用机制。测试结果表明,受抗滑桩加固的边坡在水位升降作用下仍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并产生裂缝,随着抗滑桩的直接支挡和桩后土体由于不均匀位移产生土拱效应后,边坡变形逐渐得到较好的控制。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边坡变形总体上表现为增大趋势,但抗滑桩的受力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型变化形态,在某一最适桩间距情况下抗滑桩的抗滑性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而滑坡推力表现出复合三角形分布特征。该研究结果为桩土相互作用和库区边坡抗滑桩加固机制分析提供了直接的试验依据,对丰富抗滑桩设计理论和库区边坡的防灾减灾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雪  李争  孙常玉 《江苏建筑》2007,(6):39-41,70
根据迭代不收敛判据准则,系统地计算与分析了设桩位置、桩径、桩顶约束条件、材料参数变化与桩的抗弯刚度等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桩侧接触力和土压力的分布形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为抗滑桩加固土坡的简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抗滑桩加固边坡变形破坏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增强作用与抗滑桩设置位置、桩头条件等密切相关,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对不同桩位与桩头条件下采用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变形破坏特性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设在边坡中部的抗滑桩在边坡破坏前桩头水平位移最大,而在相同的破坏载荷作用下,设在中部的抗滑桩比设在上、下部以及桩头固定比桩头自由时边坡破坏后的位移矢量要小,这表明抗滑桩设边坡中部以及桩头固定对边坡土体的遮挡效果及边坡安全系数的提高最好。  相似文献   

13.
镇江跑马山滑坡属于典型的降雨导致型滑坡,滑动面可能为圆弧型或地层界面,安全性较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该类边坡采用单排抗滑桩加固后边坡稳定性仍不能满足安全性要求。需要根据边坡的高度和坡度设置抗滑桩的数量。根据跑马山边坡的几何特征,在设置双排抗滑桩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可满足要求。在坡度不大于25°时,双排桩的桩顶高差建议不超过10m。  相似文献   

14.
《市政技术》2017,(3):148-151
把钢管混凝土工艺引入到抗滑桩领域而形成的钢管混凝土桩,从其优越性能出发,得出了钢管混凝土桩在边坡除险加固治理工程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结论,结合现阶段各种边坡加固工程稳定性分析实例以及现场试验,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稳定性分析,从而得出钢管混凝土桩加固边坡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李绵禄 《重庆建筑》2021,20(4):40-44
为了研究工程实际中锚杆-抗滑桩等多种加固手段的效果,该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对贵广高速铁路DK703+626.510路段左侧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采用锚杆、锚索+抗滑桩联合支护的支护形式对边坡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锚杆、锚索-抗滑桩联合加固能够有效减少边坡滑移,边坡的总位移、水平位移分别降低37%和67.2%,但由于支护结构施工,同时也将产生更大的沉降.抗滑桩应力最大值为785kPa,位于抗滑桩地面以下约3/4处,抗滑桩的受力分布情况大致相同,均呈"中间大、上下小"的分布模式,且桩右侧远大于桩左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强度折减有限元的抗滑桩优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抗剪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含抗滑桩边坡稳定性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在采用单排抗滑桩支护、坡脚和坡顶水平且坡体材料是各向同性材料时,桩布置在边坡中线上最有利于提高边坡稳定性,增大抗滑桩密度比增大桩径更能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一种治理滑坡的常用手段.在镇江黄山膨胀土滑坡治理中,设计采用了人工挖孔灌注桩,并进行了位移、土压力等多项现场测试.本文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人工挖孔灌注桩加固膨胀土边坡后,抗滑桩限制了桩后侧土体位移,承担了桩后侧上部土体部分土压力,从而使桩前侧土体的土压力和位移量减小,进而增大了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文章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证实了抗滑桩通过限制滑动面的范围,提高了边坡安全系数.这说明抗滑桩加固膨胀土边坡是有效的,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滑桩开裂后的工程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武 《土工基础》2006,20(3):39-41
根据抗滑桩桩身裂缝特点,边坡支挡结构物(锚索+抗滑桩)的整体受力及局部受力校核,桩及边坡观测验证,对边坡及支挡结构物及边坡的工程安全性进行评价,确定合适的加固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ABAQUS的抗滑桩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计算方法中,通常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设计抗滑桩,尽管国内外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做了不少的工作使该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抗滑桩加固的边坡进行三维数值分析。通过桩-土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和稳定分析,揭示了埋入式抗滑桩相对于全长桩而言更具经济性和合理性,同时就桩间距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可以考虑桩-土之间共同作用,得到不同桩长和桩间距条件下治理工程的稳定性,计算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20.
曾永红 《山西建筑》2012,(21):168-171
在斜坡软弱土地区填筑高路堤,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来保证工程安全与控制变形,结合某新建铁路具体工点情况,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了地基侧向变形与竖向沉降。试验结果表明:打入桩和抗滑桩均能有效提高地基路堤稳定性、约束地基变形,且打入桩方案约束变形的效果略优于抗滑桩方案;抗滑桩加固时应防止桩间溜滑及桩后土体边坡失稳,必要时与排水固结或复合地基结合使用;打入桩与塑料排水板结合使用时,前者会影响后者的排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