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园林》2019,(5)
慢生活的理念兴起于对城市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反思,较之现代商业高效便捷的购物方式和前卫大胆的景观形象,慢生活商业街区模式更加侧重于体验式消费和消费者的休憩逗留,追求自然和谐的景观设计方式。从慢生活理念到全方位的"慢城"建设,需要的不仅是人的观念转变,更需要一个整体城市景观氛围的营造。逗留景观正是慢生活景观氛围的重要践行方式和景观载体,将慢生活理念融入逗留景观设计,能让商业街区的景观形成更多样的互动体验,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城市形象与居民生活品质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咖啡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认为"咖啡馆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场所,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场合,一种哲学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咖啡馆不论是哪种风格的设计,都展现出其文明精粹。咖啡馆从来都不是一个功能单纯的场所。萨特和波伏娃在花神谈哲学谈恋爱,白先勇在明星踏上了写作之路,哈利波特也诞生在咖啡馆,梁文道打趣地把作家  相似文献   

3.
通过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展园建设的契机,意在向人们提供一个感受美好,享受自我,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的"慢生活"意境空间。从景观空间角度,设计了上海"慢生活园"的整个空间序列,并从"听"、"闻"、"看"、"触"四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慢生活意境的4组画面。上海园意动空间的设计方式始终贯穿于整个设计地块,慢生活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景观场地形态,很好地传达出慢生活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阐述景观设计要素与原则,构建景观情境化营造方法,在汨罗新市镇古城滨江情境化景观设计中,以传承历史,重塑人文魅力为设计理念,提取自然与人文元素,挖掘历史传说,以传统建筑及其朴素淡雅风格,呈现地域性表达;设置滨江亲水空间、步道,体验城市"慢生活"。为当今景观设计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基于背景解读、现状分析、案例借鉴,规划提出了以"乡野、村落"为载体,以"富春江文化"为本源,以体现芦茨风情为特色的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具体目标分解上提出体验"醉美"中国画城、体验"淳朴"芦茨风情、体验"醇厚"传统文化以及体验"至慢"乡村生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1,(2)
<正>台湾漫画家朱德庸是慢生活的典范,他曾言道:"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跑的时代,但是我坚持用自己的步调慢慢走。"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身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人们,往往需要适当地放慢脚步,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张弛有度,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近些年来,家居产品的设计不单单考量其实用性、便捷度,同时还趋向于关注产品本身对人的"治愈"作用;本期摘选的产品结合科技、创意新元素,将美好注入点滴日常,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松弛下来,在慢生活中觅得慢美好。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一家咖啡馆在东京新地标的天空町购物中心开业,被称为100%的巧克力咖啡。设计公司Wonderwall负责咖啡馆的室内装饰部分。100%巧克力咖啡馆在2003年已经尝试性地开设了第一家,当时设计以通过在店内设置不锈钢标牌及选用彩色包装材料等元素,并将平面设计的理念融入室内设计当中,完美地营造了独特的就餐氛围,颇受大众好评。  相似文献   

8.
<正>项目地点:危地马拉市项目面积:460平方米完成时间:2014年设计团队:Taller KEN摄影:Andres Asturias项目最大的亮点是门窗没有安装玻璃,保持了室内外的通透,将咖啡馆与人行道链接了起来。设计师通过丰富的图案、材料、纹理选择,为"Majdas Once"咖啡馆创造出了清新的热带风情。通过丰富的图案、材料、纹理选择,设计师在"Majdas Once"咖啡馆内创造出了清新的热带风情。设计中一个最大的亮点是门窗没有安装玻璃,保持了室内外的通透,将咖啡馆与人行道链接了起来。建筑外部全部覆盖着专门定制的可折叠百叶窗,百叶窗通过木钉与里层的铁板连接在一起。独特  相似文献   

9.
吕飞  ;宿瑞芳 《城市建筑》2014,(25):118-120
本文以提升旅游型小城镇的环境品质与宜居乐活水平,为城镇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绿色、生态、健康的慢游环境为目标,将”慢生活…。慢旅游”理念应用、推广到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中,在慢生活视角下开拓性地探索旅游型小城镇慢游系统的构建策略,从慢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原则、物质承载构建以及精神文化构建等方面,研究旅游型小城镇慢游系统构建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愉 《现代装饰》2011,(6):34-37
繁忙的都市,让城市人永远习惯于快餐、快车、快节奏……满溢的“快”产生了过大的压力和焦躁,在快速泛滥的时刻,人最需要的是放慢生活齿轮转动的速度,重新找回平静和从容,重新为生活找到平衡点。这一场“SlowDown“的运动也让以往被遗忘的静处空间重回人们的生活,咖啡馆和静吧也逐渐成为人们消磨时光、相聚的新据点。新需求自然造就了新商机,各种规模的咖啡馆、静吧渐渐遍布大小城市。在新商机的背后,无限的创意与贴合的设计成为了制胜的砝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城市发展进程进入新时期,在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及高强度工作的同时,城市居民对"慢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现阶段城市建设发展情况来看,以快速通行为主导的城市交通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要求,在绿色交通、健康城市和生态住区等理念的渗透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是提高城市居民居住舒适性,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基于健康理念,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提升旅游型小城镇的环境品质与宜居乐活水平,为城镇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绿色、生态、健康的慢游环境为目标,将“慢生活”“慢旅游”理念应用、推广到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中,在慢生活视角下开拓性地探索旅游型小城镇慢游系统的构建策略,从慢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原则、物质承载构建以及精神文化构建等方面,研究旅游型小城镇慢游系统构建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加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了"双一流"建设及创新驱动战略,国外优秀高校校园环境对于提升我国高校学习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校咖啡馆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高校咖啡馆的发展进程,研究了其发展态势。文章结合学习科学的研究视角,认为当代高校咖啡馆在逐渐改变自身的使用性质,向非正式的学习环境方向转变。最后,通过对部分国外优秀高校咖啡馆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当代国外高校咖啡馆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社区咖啡馆与社区适老化改造如何融合以更好地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挑战,通过研究社区更新理念以及咖啡馆在社区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了社区咖啡馆设计在社区空间适老化改造中的思路。研究揭示了社区咖啡馆在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激发社区活力以及提升社区魅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通用设计、复合型设计、互动性空间设计和反馈改进制度四个设计策略以适应老年人的需求。在这种融合模式的影响下有助于持续提高社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提升老年人社区养老的满意度,创造出更宜居、有趣和可持续的社区养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陈玲 《城市建筑》2014,(18):11-12
本文以福鼎市百胜新区中心商业街为例,引入“慢生活”的理念,从商业街道路的选型、水景形式、景观与建筑过渡空间、业态引导等方面入手,打造出一条既能反映现代城市新区商业繁华又能慢慢品味生活闲适的慢活带。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个咖啡馆、酒吧都各有姿态,惟一的共性是设计师大多会通过整体空间的营造来构建一个舒适的氛围,以供人们放松心情。但是位于摩尔多瓦的科学(SCIENCE)咖啡馆并不刻意打造这种舒适慵懒的空间基调,个性独特的女设计师Anna Wigandt旨在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学习型咖啡馆。  相似文献   

17.
殷红 《时代建筑》2011,(5):94-95
今天的成都正努力变得更快捷、更高效、更庞大,过去人们津津乐道的"慢成都"正成为"快成都",过去成都人习惯的"小生活"正在变成"大生活"。作者选择成都的东、西两点"穿越"城市来发现和解读这个城市的当下,通过城市剖面来揭示成都的慢生活与快节奏并存,藉由对城市快慢的体验,针对"现代田园城市"提出对城市加速发展和城市记忆消减的反思命题。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4)
众筹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凭借着筹资迅速、成本低的优势风靡了大江南北。股权众筹是众筹基本模式中的一种。东莞很多人咖啡馆在国内较早的采用股权众筹,其命运格外引人关注。本文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视角分析了东莞很多人咖啡馆失败的原因,指出在股权众筹这种"很多人"的模式之下易产生的问题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项目位于有着"歙邑首富"的徽商聚集地的西溪南镇,处于西溪南镇内丰乐河岸畔和溪边街核心区域,场地内绿树成荫,溪泉环绕.项目设计以打造西南八景之一"钓雪园"为设计目标,以打造诗意栖居慢生活为设计理念,保留基地原有枫杨林及竹林,以小径串联生态景观,显露出原始淳朴的质感,沉稳静谧中又不乏生活气息.规划处理新建建筑与保留建筑之间关系,在保留原地传统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加入不简单造作仿古的新徽居,产生了徽居新旧对比的妙趣空间,使得项目成为绿水青山式生活美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两岸咖啡     
两岸咖啡始于上岛咖啡,定位、消费、理念高于上岛咖啡,是上岛咖啡馆发展史的新阶段。基于以上思想,本案在咖啡馆休闲、商务之外,另植入博物馆的观赏理念,迎合现代文明发展,同时也探索着新旧文化的交融。柔性材料饰面木板、纱布与刚性材料饰面玻璃、不锈钢结合互补,在块面形体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