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2017,(2)
针对潜油电泵试验系统中高压调节阀的选型问题,分析比较了潜油电泵试验系统中常用出口高压调节阀的三种类型,针式节流或截止阀、高压笼式(套筒)调节阀和迷宫通道式高压调节阀,以及使用效果。结合三种调节阀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迷宫和套筒结构相结合的调节阀结构,这种改进后的调节阀在潜油泵试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该结构的调节阀有效改善多工况调节能力、降低了试验过程中的振动、噪声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多级降压高压差调节阀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杰 《阀门》2001,(1):5-8
1 概述多级降压高压差调节阀用于精确控制高温、高压、高压差以及含有固体颗粒流体的流量和压力。该阀综合了普通式、多孔式和迷宫式低噪音调节阀的优点 ,能防止液体空化产生汽蚀 ,减小了高速流体对阀内件的冲刷 ,降低噪音。2 结构和工作原理多级降压高压差调节阀按阀芯结构可分为平衡型和不平衡型 2种。图 1为不平衡型阀芯结构。由于阀芯受不平衡力作用 ,因此克服高压差时需要较大的执行机构输出力。该阀内件为金属刚性结构 ,单个流体通道的流通截面积较大 ,且多级阀芯每个台阶处的刃口与套筒上的窗口在阀关闭时有剪切作用 ,故适合于对高…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高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的管箱、管壳密封和管程密封结构特点,因高-高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的管箱结构复杂,且承压件较多,管箱及承压件的设计直接影响整个高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的安全运行,故针对高-高压螺纹锁紧环换热器特殊的结构和计算特点,从选材、结构设计及计算三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了重点归纳总结,为今后的设计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压容器的特殊性,根据承压容器的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承压容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的分析功能对其载荷特性进行了静力及优化分析,得出承压容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外形结构的最优尺寸。该分析对设计高压容器外形结构尺寸的优化及成本的降低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压调节阀在实际运行工况中压降要求,运用流体力学相似理论的基本原理设计出满足工况、不同结构的串、并联迷宫流道模型,并建立了可视化试验系统。运用流动显示技术将内部流场以直观的图像形式展示出来,并对流动图谱进行采集。通过对流动图谱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串、并联迷宫流道的速度分布,绘制迷宫流道内部流场的速度分布图,同时对速度分布的特点给予详细阐述;探明了迷宫流道内易汽蚀部位,对典型漩涡区进行了整体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厂合成工段用于φ500冷交换器的内藏件密封原系四合环结构。该密封结构繁复,安装调整困难,且承压不能超过5公斤/厘米~2。83年8月,我厂合成工段改经典流程为水冷后串冷交新流程,冷交换器内承压增高至20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调节阀在高压差工况下的降压控速能力,以迷宫式结构的调节阀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和多级降压原理,对分流式和对冲式两种流道结构的迷宫调节阀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两种流道内部压力和速度的分布信息,并绘制成压力及速度变化的对比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分流式流道更利于降压,而对冲式流道控速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分析这两种流道的结构特点,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流道,此结构能全面兼顾降压和控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用“末端加压法”检测高压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绝缘进水受潮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判断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对高压容器的静态及疲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压容器的特殊性,根据承压容器的物理模型,简要叙述了压力容器疲劳分析前载荷结构分析计算,获取承压容器的应力、应变强度的相关信息,随后在定义设计疲劳曲线(S-N曲线)的基础上,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高压容器进行了疲劳分析,得出了承压容器的安全系数及使用寿命等相关数据,在理论上为以后进行其他同类型高压容器的设计、检验以及安全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调节阀流场空化现象会产生空化振动和噪声等不良影响。优化阀内件的结构,抑制流场空化是设计高端调节阀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调节阀内流场的逐级降压,减小空化现象的产生,设计了一种多级降压调节阀的外层套筒和笼式阀座。采用Fluent软件对阀内流场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场压力、流量和气体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采用循环式并联流量测试装置,对阀进行流量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方法探讨外层套筒和笼式阀座节流孔孔径、孔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流场空化的影响,得出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调节阀流量特性的条件下,70%开度时,优化阀内件参数后,最大气体体积分数从0.88下降到0.19,有效地抑制调节阀内流场空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高压调节阀是调节汽轮机主蒸汽进汽量的机构,它能否正常工作,对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主要对某钢铁公司发电站汽轮机高压调节阀油动机现场行程测量连杆卡涩、油动机活塞抖动以及高压调节阀的输入值与反馈值偏差大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介绍了处理措施,处理后能确保汽轮机的正常安全运行及发电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压板翅式散热器由于其承受的高压特性导致产品稳定性较差,承压强度难以满足要求。为了提高钎焊封条与钎接用铝合金板的钎焊强度,本文利用MSC模拟分析软件对不同类型封条结构进行强度模拟分析,比较不同结构的优越性,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到最理想的结构类型,为封条的结构优化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况对高压差的流动要求越来越多。调节阀作为一种节流装置,当压差较高时,流速往往较高,对节流处的冲击相对也大。若使用普通阀门,极有可能使阀门的振动较大。一方面使阀门内件耐不住冲刷而破坏;另一方面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环境。故要求作为终端介质控制元件的调节阀也必须能适应高压差的流动。本文提出一种多级降压的结构来适应高压差的流动。  相似文献   

14.
《流体机械》2015,(8):55-58
为了验证阀门的抗震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NASTRAN计算阀门整机的振动模态以及在承受地震载荷及组合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及变形,然后根据ASME规范对承压边界部件作出应力评定和强度校核。结果表明,该核级风道调节阀在地震载荷及组合载荷作用下能保持结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某发电厂1号机运行期间,高压调节阀CV2活动试验出现卡涩现象。通过分析高压调节阀卡涩的原因,结合该厂现场的实际情况,列出了对高压调节阀卡涩现象处理过程及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彻底解决了高压调节阀的卡涩问题。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多孔型多级降压调节阀,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调节阀的内部流场、压力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到该阀的流量特性曲线,通过与标准流量特性对比,可以优化节流孔的配置;同时,仿真得出阀内流场压力分布,证明其降压元件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针对在高温、高压工况下,阀内件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仿真得到阀内件在热流固耦合条件下的变形值,且得到各物理场对阀内件变形的影响程度;仿真得到在热流固耦合条件下,阀塞和套筒配合面间变形后间隙,精准判定阀的工作可靠性,为设计该类调节阀的内套筒与阀塞尺寸公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高压类调节阀的使用现状,介绍了新型高压调节阀的结构特点、测试性能和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环喷式调节阀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云海 《阀门》1998,(1):6-8
通过调节阀在应用工况的现状调查,介绍了环喷式阀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流道尺寸的的确定方法,并对阀门的特性曲线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压调节阀使用寿命偏低的问题,以串联型的多级降压结构为基础,提出一种优化的高压差调节阀结构。采用ANSYS Fluent对阀门内部的汽蚀现象进行仿真研究,得出静压、速度、气相体积分数等一系列数据,并讨论多级降压结构对阀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阀门处于小开度下,容易产生汽蚀,汽蚀部位主要位于节流孔的阀芯与阀座处;相同工况下,优化后的调节阀能够有效抵抗气蚀,从而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针对自平衡高压多级输油泵的结构特点,采用3台同型号泵串联末级承压较高。在特殊的使用环境下要保证泵长期可靠运行,采用专业分析软件对泵结构、壳体强度和叶轮转子动力学等方面的设计计算进行分析优化,保证该类型泵的结构设计更合理,效果更直观,对提高多级泵多台串联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