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流域综合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流域综合治理,各地积极探索市场化投融资途径,但面临项目资金平衡难以实现等困难。在现有用地管理规制下,结合实践案例,总结PPP土地资源补偿配置的实现条件,并探讨流域综合治理的PPP土地资源补偿路径,为流域综合治理投融资模式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空间技术开发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为北京市的市级、区县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服务。系统按照硬件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和用户层的总体架构开发,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信息数据库,可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数据的空间查询与展示、项目档案资料的系统管理和工程实施进度监管等功能,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乌兰察布市霸王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为例,从生态水利和生态林业的角度出发,探讨霸王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所采用的措施,为我市建设其他河流生态治理工程提供。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导向下,水库管理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维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文章通过总结白莲河水库近年综合治理的举措和成效,分析库区管理难点,从制定地方性配套法律、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为其他大中型水库开展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了太湖流域以规划为指导,坚持流域综合治理,以工程为基础,推进流域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以调度为抓手,促进水体有序流动;以制度为保障,加强流域综合管理;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推进太湖健康状况评估等一系列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艰巨形势以及下阶段工作重点,提出了太湖流域仍须进一步加强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继续大力推进流域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改善各项工作,为建设流域水生态文明提供重要支撑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白沙溪城防工程设计的总结,分析防洪工程与景观、生态设计的有机结合,探讨河道综合治理的几点生态要求,为今后河道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提出利用5~10年时间逐步将永定河恢复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为了支撑《总体方案》的实施,并使智慧水利研究成果深入流域管理实际,海河水利委员会选定永定河进行智慧河流设计,力争运用先进的信息新技术和智慧水利框架体系,支撑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所确定的生态水量目标、水环境目标、水生态功能目标、防洪目标和跨区域协同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充分考虑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对主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智慧永定河顶层设计的设计思路进行总结,从智慧水利视角提出了支撑具体业务所需的感知、网络、永定河大脑、业务支撑等架构,以期为河流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人物交互、科学分析、决策支持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全流域统筹,掀开了永定河综合治理的新篇章。短短几年就建立了规划体系,实施了重点项目,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永定河生态状况得到了改善,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成为京津冀生态率先突破的一个亮点,为新时代江河生态保护修复探索了路子,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纷纷开展。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拓展,逐渐发展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态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关联性高。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是有效促进小流域生态保护和农村乡村振兴的新途径与新方法。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之间关系的探讨,提出两者有机结合的初步措施和设想,并以宁都县小布镇钩刀咀、安远县官溪、上犹县园村等三条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例,在技术、管理方面探索有效的整合模式,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对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以丘陵山区的龟山小流域生态治理为单元,通过建立流域"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治理三道防线,开展丘陵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探索。结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其效益的监测,结果表明:龟山小流域实施生态治综合治理技术后,流域内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该小流域的生态清洁治理模式为丘陵山区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开展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着力点,是国内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实行流域一体化治理、按照公司化模式运作的生态修复项目,在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文章总结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编制目标、路线、工作框架及主要成果,为全国其他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国家部署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背景及目标,详细介绍了北京市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措施与成果。北京已建成"五湖一线一湿地"工程,为京西地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有效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探索"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技术路径,总结分析出"湿河底、拉河槽、定河型、复生态"四阶段治河思路,为下一步河道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3.
小流域综合治理涉及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对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应用GIS等先进技术,已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以三峡后续工作中开县汉丰湖流域综合治理为实证,结合GIS技术和深入参加三峡后续工作的经验,完善数据库和管理系统设计,研发出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系统,对全面管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官厅水库富营养化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合评价和分析了官厅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现状、演变过程、发展趋势、特征及其成因,为官厅水库富营养化的控制及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在强化流域环境管理、控制内外污染的基础上,利用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水库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对生态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促进讨赖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讨赖河流域为例,分析其水资源状况,从开发利用程度、流域植被、鱼类、水质及岸线等方面综合评价其生态健康状况,并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为流域规划、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沙河综合治理工程中以生态混凝土护坡为效果,阐述了生态混凝土护坡中的主要技术、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为水利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紧缺、生态脆弱,且长期以来存在多个管理主体。生态保护与修复迫切需要制定相关制度,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初步建成了较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保障了生态安全;1999年开始实施的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有效改善了河口的生态环境状况。黄河三角洲现有法规制度已初步形成体系框架,为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这些制度存在管理范围交叉重叠,生态用水保障较弱,流路保护效力偏低,配套规划滞后和标准有待统一等问题,建议确立黄河三角洲生态协调机制、黄河三角洲生态用水保障制度、严格的入海河道管理保护制度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综合监测制度,同时,作为配套措施,加快推动《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的批复,划定容沙区范围,制定地表水和海水统一的水质监测标准。  相似文献   

18.
河道绿化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凉水河洋桥标准段工程为依托,对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进行思考,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凉水河河道建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入,如何来评估综合治理取得的生态效益及预测生态环境变化趋势,需要建立一套生态环境监测自动测报系统为生态用水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调水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介绍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区生态监测自动测报系统的构成及其设备配备、功能、运行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银花 《山西水利》2013,(11):10-11
结合长治市自然和经济社会特点,对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综合治理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配置的科学性,探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开发治理模式及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能为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