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甲醛、香烟燃烧烟气、二氧化硫作为典型的PM2.5,采用吸收或降解的方法去除这三类污染物。实验用水作为参照,分别用不同的物质来吸收或去除甲醛、香烟燃烧烟气、二氧化硫。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和过氧化尿素去除甲醛时,合理的实验条件是去除时间为60min,用量为30g;用稀硫酸吸收烟气中尼古丁时,硫酸浓度选择为15%;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时,合理的实验条件是吸收时间为10min,水溶液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2.
王明贤  赵圣  支恒学 《硅酸盐通报》2013,32(10):2030-2036
通过实验探究白炭黑在不同温度下对甲醛的吸附性能,以及用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渍过的白炭黑在不同温度下净化甲醛的性能,然后将白炭黑和负载二氧化锰的白炭黑最佳吸附效果同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白炭黑对甲醛的吸附性能差异较大;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及吸附时的温度对负载二氧化锰的白炭黑吸附甲醛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白炭黑对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是和活性炭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碳酸钠/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改性的花生壳活性炭对空气中甲醛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改性花生壳活性炭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碳酸钠/亚硫酸氢钠、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改性后的花生壳活性炭,在吸附120min时,其对空气中甲醛去除率分别比未改性花生壳活性炭提高了9.01%、2.54%和6.79%。通过对活性炭结构的表征发现,经碳酸钠/亚硫酸氢钠改性后的花生壳活性炭的甲醛吸附性能最高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亚硫酸氢钠与甲醛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活性炭晶体结构变化、活性炭比表面积增大和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增大有关。该研究在花生壳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及室内甲醛的去除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煤质颗粒活性炭为原料,先采用浸渍法将KMn O4浸渍在活性炭上,再经热处理制得负载Mn O2活性炭。利用Mn O2的催化氧化和活性炭的吸附强化对甲醛进行去除。结果表明活性炭最佳制备条件:KMn O4浸渍液的浓度为0.079 mol/L、焙烧温度为600℃,负载Mn O2改性活性炭吸附甲醛用Langmuir线性吸附等温方程式描述最为合适。最佳吸附条件:吸附温度为35℃、p H为7。用Na OH溶液进行活性炭再生试验,最经济的再生条件为再生温度60℃、时间6~12 h。  相似文献   

5.
采用偶联方法把谷氨酸壳聚糖偶联修饰到活性炭表面,制备了经谷氨酸壳聚糖修饰的改性活性炭。利用SEM、IR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将改性活性炭用于重金属Cd2+的吸附实验,考察了溶液pH值、谷氨酸壳聚糖表面覆盖含量、吸附时间等对Cd2+吸附的影响,并对改性活性炭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谷氨酸壳聚糖修饰活性炭后,活性炭表面的羧基和羟基增多;当pH值为7左右时,改性活性炭对Cd2+的吸附率为65.3%;覆盖率为8%的谷氨酸壳聚糖改性活性炭对Cd2+的吸附率最大;当吸附时间达到60min时,改性活性炭对Cd2+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再生实验证实EDTA钠盐溶液对改性活性炭再生后,其对Cd2+吸附率约为再生前的8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利用活性炭在吸附甲醛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指出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在吸附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介绍负载有机胺化合物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修饰和改性方法,分析了所引入官能团(氨基和羟基)与甲醛分子的结合方式,并对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改性活性炭在应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混凝、粉末活性炭吸附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实验对黄河原水及经混凝吸附、粉末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混凝过程主要去除分子量大于6000的有机物,去除率达到40%;粉末活性炭吸附主要去除分子量在500~1000和1000-3000,去除率分别达到21.52%和24.15%;混凝和活性炭吸附对分子量小于500的有机物都没有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对吸附甲醛性能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不同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的活性炭进行甲醛吸附的研究,以重量法精确测量活性炭对甲醛气体的饱和吸附量,比较各种活性炭和改性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实验表明,活性炭对甲醛分子的吸附与其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密切相关,微孔比表面积大吸附效果明显,中孔比表面积大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短。此外,通过对活性炭浸渍改性的研究表明,强氧化性的HNO,和H202处理的样品均有利于对甲醛分子的吸附,而氨基改性过的样品吸附效果减弱,主要原因是HNO3改性增加了活性炭表面的C=O、O-C=O等含氧官能团的量,从而改善了对甲醛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9.
商连  伍雅婧  王慧 《应用化工》2013,(10):1772-1774
用Fe3+对活性炭进行修饰,用于吸附水中的砷。结果表明,活性炭改性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炭与12 000 mg/L的Fe3+溶液,在1∶100(g/mL)的情况下,振荡3 h,Fe3+吸附率近40%。活性炭对砷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全过程无其他离子引入水中,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获得了一种新的从饮用水中去除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毛竹活性炭制备及其对含苯酚废水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毛竹活性炭是以毛竹废料为原料在850℃下,用二氧化碳作为活化剂活化预先浸渍硫酸亚铁毛竹来制备的。毛竹活性炭孔的物理性质用77K下氮气吸附等温线来表征。实验制备的活性炭对苯酚均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在25℃下,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对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苯酚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来拟合吸附等温线,结果发现毛竹活性炭对苯酚的静态吸附较符合Langmuir等温式。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用拟一级和拟二级方程来研究。计算出动力学模型的吸附速率常数。结果证明该毛竹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研究证明实验制备的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去除苯酚。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浸渍法制备出以柱状活性炭为基材负载高锰酸钾(KMnO4)的复合型甲醛吸附材料,利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测试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活性炭改性前后的物理结构变化,搭建单通道滤料性能测试实验台研究高锰酸钾负载率、气体相对湿度、重复负载次数对改性活性炭吸附甲醛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未负载KMnO4的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最差,负载率为5%、10%、20%、24%的改性活性炭比未改性活性炭吸附容量增大1.1、3.5、4.5、5.5倍,最佳负载率为24%;KMnO4负载率10%的改性活性炭在相对湿度为20%、50%的情况下比相对湿度80%时,甲醛吸附容量增大1.5、1.3倍。改性活性炭失活后,重复负载KMnO4 1次仍表现出良好的甲醛吸附性能;但重复负载两次后改性活性炭的甲醛吸附性能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锰酸钾浸渍法,在KMnO_4溶液浓度为0.079 mol/L和热处理温度为650℃的条件下,制得负载锰氧化物活性炭,并将普通活性炭与负载锰氧化物活性炭分别在浓度为0.3 mg/m3甲醛环境中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示:改性活性炭表面的碳原子和锰原子可对甲醛产生化学吸附,30 g负载锰氧化物活性炭在浓度为0.3 mg/m~3甲醛环境中的甲醛去除率高达80%。相比未负载之前提高了一倍;活性炭的不同用量对甲醛的吸附也会有不同的影响,改性活性炭最佳吸附量30 g,普通活性炭最佳吸附量100 g。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竹活性炭不同碘吸附值及吸附时间对甲醛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碘吸附值增加,竹活性炭对甲醛吸附能力也增加,在72 h内碘吸附值最高竹活性炭(744.16mg/g)其甲醛吸附能力为碘吸附值最低竹活性炭(126.83 mg/g) 的2.63倍,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出,竹活性炭碘吸附值与甲醛吸附成正相关,在72 h内以24 h甲醛吸附量为基准,对每隔24 h甲醛吸附增加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竹活性炭碘吸附值越大,吸附时间越长,竹活性炭对甲醛吸附增加值也越大,且两者之间成正相关。进一步以竹活性炭碘吸附值(X1)和吸附时间(X2)为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Y=66.215lnX1+0.973X2-286.66,相关系数R2为0.948。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4):679-683
以磷酸为活化剂,改性制备了油茶壳活性炭,对水体中的甲醛进行吸附,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剂浓度、pH、吸附时间、甲醛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温度550℃,磷酸质量浓度40%时,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吸附甲醛的效果最佳,180 min左右时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甲醛的实际最大吸附量可达到4.78 mg/g。在最适的实验条件下,0.1 g的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的甲醛,去除率可达92.1%,吸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以磷酸为活化剂,改性制备了油茶壳活性炭,对水体中的甲醛进行吸附,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剂浓度、pH、吸附时间、甲醛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温度550℃,磷酸质量浓度40%时,制备的油茶壳活性炭吸附甲醛的效果最佳,180 min左右时达到平衡,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甲醛的实际最大吸附量可达到4.78 mg/g。在最适的实验条件下,0.1 g的磷酸改性油茶壳活性炭,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的甲醛,去除率可达92.1%,吸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兼具吸附和催化性能的新型复合催化剂活性炭/TiO_2。考察了不同吸附材料、形状、辐射照度等条件下对甲醛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在负载TiO_2后吸附效果有所加强,负载不会影响活性炭本身的吸附效果,同等工况下,球状催化剂比粉状催化剂降解效率好,球状催化剂用UV-340型紫外灯在辐射照度18.5μW/cm~2工况下照射3 h,甲醛降解率达到84.9%。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8):1791-179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兼具吸附和催化性能的新型复合催化剂活性炭/TiO_2。考察了不同吸附材料、形状、辐射照度等条件下对甲醛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在负载TiO_2后吸附效果有所加强,负载不会影响活性炭本身的吸附效果,同等工况下,球状催化剂比粉状催化剂降解效率好,球状催化剂用UV-340型紫外灯在辐射照度18.5μW/cm2工况下照射3 h,甲醛降解率达到84.9%。  相似文献   

18.
吸附-光催化氧化净化甲醛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活性炭纤维为吸附剂,将过渡金属离子掺杂修饰技术制备了高活性TiO2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低浓度的甲醛进行吸附——光催化氧化试验研究,分析了催化剂的用量、光照时间、浓度等因素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和ACF(活性炭纤维)重复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利用尿素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制备了含氮活性炭ACN,并采用元素分析、N2吸附-脱附以及X光电子能谱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前后的活性炭AC和ACN对水溶液中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含氮官能团的引入使得ACN对汞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提高到了286.32 mg/g。ACN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最佳吸附pH值范围为4~10。  相似文献   

20.
将壳聚糖(CS)经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后与膨润土插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别对CS-mPEG、CS-mPEG/膨润土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S-mPEG/膨润土对水基型胶黏剂中游离甲醛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S-mPEG/膨润土能有效吸附胶黏剂中的甲醛,去除率受投放量、温度和吸附时间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去除率最高可达4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