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公共卫生视角下疗愈环 境研究与实践的发展。理想的疗愈系统是由 内往外的系统建构,疗愈环境是外部环境的 一部分,其类型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 建筑环境和室内环境等。本文结合研究阐述 了当前疗愈环境的实践,已经从传统的康复 花园和治愈景观,拓展到疗愈街道、疗愈建 筑、虚拟疗愈等多种环境领域。并指出应该 将疗愈环境结合进公共卫生体系中, 作为健 康城市运动的一部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探索以循证设计为方法的活力与疗愈街道微更新设计。【方法】通过参与式工作营的形式开展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共康路两个街段的微更新设计工作,并借助基于虚拟现实与可穿戴生理传感器的实验,验证活力街道设计与疗愈街道设计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对居民情绪的不同影响,评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结果】两个街段的微更新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预期情感氛围,体现在心理和生理情绪指标变化上。验证了公众参与结合虚拟现实与可穿戴生理传感器辅助设计技术的运作模式,有助于设计师在早期阶段检验设计方案中的环境情感氛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精准性。【结论】为活力与疗愈街道微更新设计增添实证证据,为循证设计流程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两个VR实验对城市环境的疗愈性进行了研究。第一个VR实验采用沉浸感极好的虚幻4建模,虚拟了道路和绿地两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皮电数据表明绿地比道路景观有更好的疗愈性。第二个实验以绿视率和街道界面的不同水平建构了街道模型,以HTC的头盔展示虚拟环境。实验结果表明绿视率和街道界面都对街道的疗愈性有显著影响。论文最后总结了绿视率和街道界面对街道疗愈的影响,并以城市更新为背景,论述了疗愈性街道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健康城市理念下,生活性街道对身心的恢复与疗愈效能受到广泛关注,空间环境的亲生物特征是感知恢复性的重要预测因素,其作用机理与应用途径有待深入探究。基于亲生物设计理论与恢复性环境相关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徐州市主城区7条生活性街道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建构生活性街道环境亲生物质量对感知恢复性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自然要素、自然形态、自然模式和自然系统联系是衡量生活性街道亲生物质量的4项维度,其中自然模式通过自然连接度而间接正向影响感知恢复性,自然系统联系直接正向影响感知恢复性,自然要素和自然形态分别显著正向影响自然模式和自然系统联系。揭示了生活性街道中亲生物环境质量4项维度的内在作用关系和对感知恢复性的影响机制,识别了重要亲生物设计模式,为以健康疗愈导向的街道空间环境更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杜高扬  王蕊  汪斌 《城市住宅》2021,28(10):169-170
针对疗愈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设计,通过文献研读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分析城市公园对使用者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阐明疗愈景观空间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出利用地势布局、功能分区、植物规划、铺装等手段进行疗愈景观空间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杜高扬  王蕊  汪斌 《城市住宅》2021,28(10):169-170
针对疗愈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设计,通过文献研读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分析城市公园对使用者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阐明疗愈景观空间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出利用地势布局、功能分区、植物规划、铺装等手段进行疗愈景观空间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东溪古镇作为川渝千年古镇,现有的街道已不能满足当前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如何更加科学、系统地对古镇的街巷空间进行更新与改造是目前古镇发展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对古镇现有的街巷空间进行梳理,建立古镇街道空间轴线模型。借助DepthmapX软件对街道的可达性、穿行度与可理解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现状资料与实地调研,提出了街道空间更新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未来古镇街道空间更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建筑》2021,(4)
以人为本理念下,适宜的街道设计能否为使用者提供疗愈性体验已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类型街道的疗愈效能因其承载的功能和特征而异,街道疗愈性的提升也应综合考虑其他功能的实现,也以此回应业界所倡导的实现场所多维度融合营造的理念。研究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ART),以疗愈因子量表(RCS)结合移动眼动技术,比较两种具有明显功能特征差异的街道中人们的疗愈感知差异。通过比较两类街道中街景元素对疗愈性的影响机制差异,进一步深化在街道环境中实现功能价值和社会价值平衡的理念,并在这一融合平衡的视角下探索提升不同类型街道疗愈效能的差异化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针对哈尔滨市的传统商业街道进行现状调研分析,对现状商业街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商业街道改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疗愈性的角度去分析现今的康养酒店设计,总结归纳出康养酒店中具有疗愈性质的特色空间,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归纳寒地地区的康养酒店,总结疗愈性在康养酒店中的应用,并从气候、适应性、游客的舒适体验感出发,提出寒地地区康养酒店所存在的不足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薛童心 《江西建材》2022,(2):84-85,88
文中结合实例,对多种影响疗愈因素进行研究,总结出可亲近性、联结自然、正面的分散等疗愈性室内设计的原则,对疗愈性与现代室内融合的设计方法略有启发,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任务越来越繁重。如何通过优化城市的生活性街道并提升其品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品质生活的需求,是设计师和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蓝村路美丽街区建设项目,探讨了街道公共空间的优化方法,提出街道特色化营造的相关措施,通过街道更新突显了街道的文化内涵,激发出街区的活力。通过该次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形成可推广、有价值、可持续的美丽街区营造方法,为城市更新助力。  相似文献   

13.
雷诚  申磊  王玲  张颖  张靓 《华中建筑》2023,(11):54-58
目前慢性疾病、亚健康等越来越成为威胁居民身心健康的核心问题,疗愈健康导向的规划与设计日益获得广泛关注,成为实现城市街区更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疗愈相关理念的归纳梳理,阐释了疗愈街区的一般内涵,提出疗愈健康导向下的街区更新设计框架。针对城市居民心理、生理、社会三大健康发展需求,提出建立自然街区、慢行街区、互动街区、积极街区四大街区更新策略,并结合苏纶场街区更新展开实践应用探讨。通过系统阐释疗愈健康街区更新策略与方法,探索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环境品质改造与社会活力提升的新途径,以期为我国街区更新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人们的关注点逐渐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更加重视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起到关键作用。庭院景观作为社区内公共园林景观的延续,不仅能够显著优化人居环境,还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该文从健康视角切入,针对亚健康人群,探析疗愈性庭院景观的心理和生理效益,总结疗愈性庭院景观的设计特征,提出景观要素的优化策略。通过该次研究,期望以疗愈性庭院景观设计缓解人们的心理问题,营造出一个能够亲近自然、安全舒适、缓解压力、消除疲劳、疗愈身心的庭院景观环境,同时为后续的疗愈性景观设计提供思路,为健康住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发展,部分城市街道原有设计已滞后于老龄社会发展趋势,老年人步行安全与舒适性难以得到保障,适老化城市街道设计亟需优化完善,使老年人能够平等、独立、安全、舒适地使用城市街道空间。该文以英国谢菲尔德市为例,从人口老龄化角度分析城市街道空间,通过构建适老化街道设计要素评价体系,并采用政策文献回顾与实地调研采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安全性与舒适性层面对部分街道空间设计展开研究,提出符合谢菲尔德实际的适老化街道更新设计导则,以期为我国适老化城市街道更新设计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朱玲  王睿 《室内设计》2021,(2):29-35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疗愈景观发展历 程的基础上,建构了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疗 愈功能研究框架,并探讨了新自然主义生态 种植疗愈功能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即以“自 然”为主体的微气候疗愈机制,以“人”为主 体的生理疗愈机制和心理疗愈机制。立足 于风景园林学科,以既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 础,从自然营造和主动干预的角度提出了疗 愈功能的实现途径,籍由“新自然主义生态 种植疗愈功能”研究框架为健康城市的疗愈 景观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探索街道模式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影响,将有助于完善交通安全视角下的街道规划设计方法。本研究采用街道的布局特征和设计特征描述街道模式,以武汉市主城区567个交通小区为分析样本,分析发生在其中的13964起严重交通事故分布。在控制交通流量、土地利用、设施可达性等因素基础上,通过建构回归模型探究街道模式对严重交通事故的影响;并检验不同街道布局形式下街道设计特征对严重交通事故数量的影响差异,进而提出针对不同街道布局形式的设计优化策略。研究结果指出,描述街道网络交通量潜在分配情况的介数中心性、街块面积、次干路和支路密度与严重交通事故数量负相关,而出入口数量、机动车道数、街道高宽比与严重交通事故数量正相关。研究提出了在不同街道布局形式下特定街道要素的优化设计策略,从而提升街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分析当代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成果,归纳出国外城市街道改造与更新向多样化、人性化、文脉化和可持续化的特色方向发展.总结出街道更新的重点应是保持街道的生机与活力,确保行人的安全与舒适,提高交通的可达与有序,延续街道的文脉与记忆,维持街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以期对我国现阶段街道改造与更新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陈泳  严婷 《建筑技艺》2021,27(4):81-83
基于活力街道的设计理念,以南京江宁区湖滨路为例,从基地资源分析、设计目标确立与系统策略研究三个环节开展街道更新设计工作,提出组织水绿网络、丰富功能业态、打造慢行街区、优化街道界面和强化门户特征等空间设计对策,发挥基地资源优势,强调街道界面、建筑前区和节点空间的整合设计,提升街道活力,营造高品质的滨湖特色街道.  相似文献   

20.
唐莲  丁沃沃 《建筑学报》2015,1(2):18-22
基于严谨的城市调研和理性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沿街建筑立面标识图示街道空间特征的潜力;研究论证了立面标识的长度、宽度、面积以及在立面的分布与街道使用性质、步行者活动的具体关联,并转化为图示方法,为城市空间研究与调研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