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该文利用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云图等综合分析2016年01号台风"尼伯特"登陆后降水分布特征,从环流背景、台风结构、物理量诊断、触发对流发展机制等方面分析"尼伯特"台风登陆后福建产生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台风暴雨主要以台风本体环流降水为主,非对称特点和强对流性质明显,极端降水显著。环流结构完整对称的台风登陆台湾岛后,台风中心西北侧对流发展显著;登陆福建后,暴雨主要出现在台风环流中心及其西北侧,是由有利的动力、热力、水汽条件共同造成的。地面三支不同性质的气流在福建中部沿海汇合,造成冷暖空气在该区域不断交汇,地面冷空气侵入造成强迫抬升,加强台风内螺旋雨带的强对流,加剧不稳定能量释放,触发强降水产生。地面风场分布分析发现,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线对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台风暴雨具有强度大、降雨集中的特点,容易在沿海地区中小流域形成局地破坏性洪水灾害,基于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是实现中小流域洪水模拟和预报的重要手段。以福建闽清县梅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高精度DEM、土壤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中国山洪水文模型(CNFF-HM),构建了梅溪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以56场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对2016年7月9日发生的"尼伯特"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水进行反演。结果显示,构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验证和率定效果良好,对"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模拟的洪峰流量误差小于20%,确定性系数达到0.96,因此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流域短历时强降雨引发的洪水特征,为流域防洪减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2016年7月"尼伯特"台风给福建永泰县清凉溪流域带来了大到特大暴雨,暴雨致清凉溪遭遇了50年一遇的洪水,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为此,以清凉溪上游支流白云溪小流域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流域"16 07"暴雨洪水资料,根据河道流域特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法推算洪水流量,并进一步分析洪水重现期,形成科学的水文数据资料,为流域防汛减灾、水利规划、工程设计等积累资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2016年异常严峻的汛情,福建全省上下同心同德、迅速行动,采取超常规防御措施,全力抗击超强台风和特大暴雨洪灾,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了人员伤亡,减轻了灾害损失,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最晚生成却又是最强初台的"尼伯特",1949年后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莫兰蒂",闽清、永泰等多地遭受史上最强降雨……从这一连串"最",福建汛情之严峻可见一斑。大灾、重灾的这一年,同样也是彰显福建防汛力量的  相似文献   

5.
灾后援建区别于抢险救灾和工程项目建设,有其鲜明的特点。通过"尼伯特"台风后闽清梅溪流域整治灾后援建工程项目,结合部队实际情况,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灾后援建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少的特点,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承担灾后援建的实际意义和政治意义入手,对灾后援建工程项目中可能采用的几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0月10日,闽清县葫芦门水库正式下闸蓄水。该水库位于三溪乡境内,是一座具有供水、灌溉和防洪等功能的中型水库,总库容1 135万m3,设计日供水规模4.25万t,概算总投资2.67亿元,由福建水投集团所属闽清水务公司负责建设。该项目于2013年11月正式开工,前后历时3年多,期间经历多个台风考验,特别是在2016年"尼伯特"台风洪灾中,在建的葫芦门水库大坝为下游拦蓄洪  相似文献   

7.
1601号台风"尼伯特"从台湾下岛进入海峡后至登陆石狮前,历经停滞少动、偏北行径和西北行径等三个阶段。该文通过常规观测、区域自动站、卫星云图、雷达数据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详细分析该路径,以期为台风路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和台湾地形阻断了台风北上及西行,台风东南侧的深对流气流无法卷入台风中心,致使其从7月8日15时至9日02时在台湾海峡停滞少动。平均引导气流在9日02至05时为偏北且较强,有利于台风北行速度加快;副高陆上部分西退,海上部分东退,断裂致使中间通道打通,也有利于台风北行。9日08时,586位势高度线有所加强,海上副高脊点西伸北抬,引导气流偏西分量加大,台风路径逐渐由偏北转向西北,终于9日13时45分登陆石狮。1 h变压、24 h变高、强对流区、自动站气压变化等因子对台风路径预报有指示作用,且有一定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8.
正在号称"史上最强"厄尔尼诺影响下的这个夏天,太不平凡:太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水位逼近历史最高水位,超警时间长达61天;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全线超警,最长超警历时29天;北方多地遭受罕见暴雨;台风"尼伯特""妮担"气势汹汹奔袭而来……汛情牵动中南海,揪着亿万国人的心。正值"七下八上"防汛的最关键时期,李克强总理亲赴国家防总考察指导,他勉励工作人员:"汛期未过,工作丝毫不能松懈,这既是党中  相似文献   

9.
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与1990年"9012"号台风路径基本一致,均对飞云江流域造成重大影响。对2个台风的路径、强度、暴雨、洪水、灾情等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点,找出"苏迪罗"台风洪峰流量偏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是近10年来袭击福建省、造成最严重危害的台风。总结了台风"苏罗迪"的特点,针对其"急、猛、强",通过提前防御、果断转移、落实责任等防御举措,全民动员、合力抗灾,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福建省防御举措扎实有效,可为广大受台风威胁地区提供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台风"潭美"造成的暴雨因历时短、强度大、总量大等特点,导致漯河市大面积雨涝积水、农作物受淹,给当地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暴雨使漯河市及周边县城道路涵洞积水严重,居民小区一片汪洋,积水短时间难以排出,暴露该地区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抽水动力严重不足,城市排涝工程,防洪标准偏低,低于超标准洪水能力低,漯河市处于豫中南地区,夏季受台风影响频繁,洪涝灾害频发。此次台风造成的危害程度虽不及"75.8"暴雨,但也影响巨大。文章就台风的灾害进行分析,以期铭记历史,应对台风,未雨绸缪,做好防台风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2.
正受2016年1号强台风"尼伯特"影响,闽清16个乡镇普降特大暴雨,1 h雨量超110 mm,3 h雨量超245 mm,过程雨量超473mm,均为该区域历史之最。强降雨造成梅溪流域发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洪峰流量达5 000 m~3/s,水位瞬间骤涨,1 h  相似文献   

13.
"菲特"、"海葵"台风是近年来对宁波市影响最大的台风,这2次台风不仅带来强风暴雨,台风增水也给沿海排涝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市区2大流域分割而成的3大平原排涝带来极大考验,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菲特"、"海葵"台风实际降雨和排水过程,以及干流实测水位过程和分布,分析宁波中心城区排涝泵站规模和布设的合理性,以求合理的排涝泵站工程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汛期,辽宁省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多近3成,受第10号台风"达维"和15号台风"布拉万"影响,部分地区暴雨洪水成灾。特别是台风"达维"在影响辽宁期间,发生了"2012.8.4"特大暴雨并引发洪水,全省有多条河流发生洪水过程,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对近年来最大的台风所引起的暴雨、洪水特性等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防汛关键的3个"中小"(即中小水库、中小城镇、中小河流)提出防汛建议,针对防台防汛工作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威马逊"台风气象资料、灾情资料、灾后恢复生产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采用相似分析法中的平均值距平估算法,预估"威马逊"台风的影响范围与等级为中等,并构建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台风灾害风险指标模型,进行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较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桂南部分地区,其他地区主要是以中等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依据确定性的大小和预估精确度范围,最终进行计算得出造成经济损失预估区间达22.5×109―24×109元,通过对台风"威马逊"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作用和防御灾害行为效益计算与分析,根据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等级标准,台风"威马逊"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为较好,也突出了在台风防御和应急预警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1"威马逊"给海南省造成巨大损失2014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是41年以来影响海南省的最强台风。登陆时风力达到17级(60 m/s)。全省平均降雨266 mm,最大点降雨695 mm。南渡江、昌化江和海口潮水位超过警戒水位。241座水库泄洪。台风造成大量民房倒塌,大面积的橡胶、槟榔、林木  相似文献   

17.
受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安徽绩溪县荆州遭受台风暴雨袭击,造成严重损失。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流域基本概况、暴雨洪水资料及其成灾主要原因,提出了防灾减灾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实施建议,旨在为灾后反思和防汛防台风暴雨预测预警、灾后评估、防灾体系建设完善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2013年超强台风"苏力"横穿福建中部,带来的强降水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中心北部降水明显小于南部。该文从西南季风云系、台风垂直速度特征、能量锋特征、降水雷达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此次非对称强降水的原因,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2年,福建省暴雨、洪水、台风灾害频发.在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同心同德,驻闽部队勇当先锋,广大干群同舟共济,迎战持续强降雨和多个台风袭击,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全年因灾"零伤亡",取得了防汛防台风的全面胜利. 六个"果断"应对灾害,防灾减灾成效卓著 2012年7月底8月初,第9号台风"苏拉"迅猛来袭,8月3日6时50分在福鼎市秦屿镇登陆,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0.
8月3日,河南省水利厅针对全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不同特点和今年第9号台风"苏拉"和第10号台风"达维"已在我国沿海登陆,受台风倒槽影响,河南省局部地区可能有大暴雨。为迅速应对台风可能造成的洪涝灾害紧紧部署应对台风侵袭四项举措,要求各地突出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严防死守,严阵以待,坚决打好防汛防台风这场硬仗。一是淮河流域要重点抓好淮河干流及其支流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惠济河的防汛工作。对于淮河干流,通过联合调度信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