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MnO_2作为示踪物,测定分析了鲁中水泥厂捷克型立筒内生料的流动规律及形态,并描绘出生料停留时间分布的E(τ)曲线。结果说明,生料在立筒预热器内存在着多级循环,并伴有短路。生料在预热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为80s。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Krupp型正锥缩口的水泥生料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喷射气体的流型、物料在立筒内运动过程、落料的分散、气固两相在立筒内的传热方式与速率、气固分离以及物料在立筒内停留时间的概率分布等实质性问题,在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修正了过去将立筒预热器归入逆流换热类型的传统看法。明确指出立筒是以同流为主的多级换热设备。并归纳出若干基本认识和概念。基于这些新概念,作者对于立筒预热器的操作和结构改进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立筒预热器工作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Krupp型正银缩口的水泥生料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喷射气体的流型、物料在立筒内运动过程、落料的分散、气固两相在立筒内的传热方式与速率、气固分离以及物料在立筒内停留时间的概率分布等实质性问题,在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修正了过去将立筒预热器归入逆流换热类型的传统看法。明确指出立筒是以同流为主的多级换热设备,并归纳出若干基本认识和概念。基于这些新概念,作者还对立筒预热器的操作和结构改进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2 我国小型预热器窑的问题和措施 2.1 回转窑 2.2 预热器系统 我国预热器系统,普遍矛盾是生料在热气流中分散不够充分,特别是立筒预热器系统,气固相的热交换较差,表现在出一级旋风筒废气温度较高,入窑生料温度和分解率均偏低。设计合理传热良好的预热器系统,三级旋风筒立筒预热器系统出一级旋风筒的废气  相似文献   

5.
1前言 立筒预热器窑因受工艺装置及换热方式的不同,其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不高。受管理水平和工艺控制不同人窑生料表观分解率。一般在20%-40%。立筒预热器窑表观分解率提高,意味着窑产量的提高,但是当立筒预热器窑生料表观分解率达到40%以上,或更高时,对产量的提高还未见过类似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配合立筒窑外分解中间试验而开展的冷态模型试验报告,目的在于通过了解立筒内气固相逆流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来探讨改进立筒内物料分散性和提高入窑生料分解率的措施。试验对带有缩口的立筒内物料运动的特征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粉料颗粒大多沿筒壁附近沉降并滑落到缩口斜坡上停滞堆积,随机地有大料团塌落,使生料粉在热气流中失去大量有效的换热表面,因而是立筒换热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探讨了立筒-旋风筒系统分离效率、循环负荷以及停留时间与立筒本身分离效率的关系,认为立筒的分离作用是立筒有效运行的重要指标,并进一步研究了影响立筒分离效率的诸因素,提出了立筒内部结构和操作流速是主要影响因素的看法。此外还测定了立筒和立筒-旋风筒系统的生料停留时间分布密度曲线(τ-E (τ)曲线),数据表明立筒系统粉料停留时间的离散程度(用方差σ~2量度)偏高,需要采用更合理结构来改善,以便进一步提高立筒的热效率与换热效果.最近根据冷态模型的初步研究,建议了一种三角格子拱结构以代替立筒缩口,认为可以提高粉料的分散性和立筒的分离效率,延长停留时间,改善离散程度.在生产上试验后,取得一定效果,尚待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7.
河南新乡金灯水泥有限公司1980年扩建的一条Φ3.0m×45m立筒预热器窑生产线,设计主要技术指标为:熟料产量360t/d,烧成热耗5016kJ/kg,水泥年产量15万t。投产以来,该生产线熟料年产量最高仅为8.13万t,明显暴露出设备及工艺的诸多问题。为此,2002年开始采用预分解技术进行改造,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1原系统存在的问题1.1原系统生产运行基本情况见表1表1原系统生产运行基本情况1.2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1)立筒预热器内生料的分散度较差,生料与热气流之间的传热效率低,致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仅为20% ̄25%。2)由于立筒预热器内生料与热气流的热交换…  相似文献   

8.
我厂旋窑预热器为三钵体两级旋风的二代“径阳型”立筒预热器。原进料方式是由立式泵将生料直接打入一、二级旋风筒联接风管内,进料点处生料输送管与一、二级风管基本处于垂直状态。1993年停窑检修时发现,在联接风管内进料点对面的保温层上形成一个直径约40—50cm的大坑,显然系生料冲刷所致。因此,我们对进料点进行了改进:一是将进料管与一、二级风管由原来的垂直插入改为自上而下倾斜伸入,二是在进料管口  相似文献   

9.
崔明  武继业 《水泥》1992,(2):9-12
我厂水泥窑原为φ3.5/3.0×60米立筒预热器窑。立筒规格为φ5.2×20.075米,有效内径为φ4.5米,内设三个缩口,四个钵室。在立筒上部并列设置四个φ2.1米旋风筒,窑的收尘系统为二级收尘:一级为14-φ0.9米旋风收尘器组;二级为SHWB40米~2电收尘器。窑引风机为Y_4-73-11№20D锅炉引风机,风量为19.7万米~3/时,全压为3510帕。回转窑排出的废气经过立筒预热器与生料进行热交换后,经两级收尘净化排入大气。生料经输送提升设备送到窑尾生料小仓,经双管螺旋喂料机、气力提升泵送到立筒出口与旋风筒间的烟道中,经预热后入窑。  相似文献   

10.
2 预热器窑和窑外分解窑 预热器窑(带立筒预热器、旋风预热器窑)和窑外分解窑(带分解炉、预热器窑)由于大幅度地提高了窑后的传热面积和传热能力,生料入窑的碳酸钙分解率,预热器窑的可  相似文献   

11.
立筒预热器是悬浮预热器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可靠,热耗低,产量高,对原料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立商预热器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目前,我国的立筒预热器囊括了世界上三种形式--前西德的盖波尔(Gepol)型;前东德的ZAB/SKET型;捷克的普雷洛夫(pyerov)型。但立简预热器的生产情况还不尽人意。据了解,国内许多立筒预热器窑还达不到定得并不高的设计产量和热耗。因此,对立筒预热器的改造愈加重要和迫切。1立筒预热器的结构原理及现状我厂3m×48m回转窑立筒预热器主体部分由切线进风管、立筒体、风管、下料管…  相似文献   

12.
一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立筒预热器窑接近二十台。大窑直径4米,小窑直径小于2米。它们的熟效率都不高,没有达到原设计能力,更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立筒预热器最大优点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这是因为立筒有一个较大的空间之故。以有害元素中危害最烈的氯离子来说,悬浮预热器窑(SP)的入窑生料限制不超过0.015%,而立筒预热器可允许到达0.073%,相当于前者的5倍。最近的国外资料报道,可以达到0.101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观点认为:在立筒预热器中,悬浮的生料与热气流进行逆流交换。作者认为这种认识不符合实际情况,由此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轴对称型立筒预热器内湍流场的数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湍流方程组及STMPLE数值计算方法,调试出能够计算各种轴对称型立筒预热器内湍流场的程序。多次数值试验表明,该程序完全可用来根据立筒的实际尺寸和边界条件,计算立筒内的时均速度场、压力分布等运动参数,并且直接绘出流线谱图,从而减轻或替代测试工作,同时也可为已经投产的立筒预热器优化操作参数并为新设计预热器选型。作为算例,本文计算了Krupp型正锥缩口预热器内的湍流流动,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许京法 《水泥》2001,(12):12-14
1技术改造途径1.1改进型立筒预热器技术(见图1)改进型立筒预热器顶部采用两或三级旋风预热器,下部采用两钵立筒。旋风预热器的一级旋风筒为2个,底级旋风筒为1个,采用双进风,其分离出的物料由立筒顶部中心进入立筒,使物料充分分散,避免贴壁下落,有利于物料预热。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布置和自身结构,减少了物料在立筒中的循环量,较大地提高了预热器热效率,从而使窑产量提高20%~30%,热耗降低20%~35%。1985~2001年,先后有十几条生产线采用该项技术。目前,改进型立筒预热器已经形成从200~1000…  相似文献   

16.
0引言河北科利水泥有限公司是生产硫铝酸盐和铁铝酸盐水泥的特种水泥生产厂,烧成系统为带φ2.5m×12m切线立筒预热器的φ2.5m×40m回转窑,配套φ2.5m×25m单筒冷却机。系统原设计生产能力为8.5t/h,实际生产月均台时产量达到10t。从窑和预热器规格来看,其产量还有可能提高。1996年底,受工厂委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采用立筒强化银烧技术对烧成系统进行了改造。其主要技术措施是将煤粉从窑头煤粉仓输送到立筒预热器底部,强化立街股烧,提高立简内温度,加强生料预热,提高Caop的分解率,使入窑分解率从原来的匕%左右提高到35…  相似文献   

17.
1概述我公司2000t/dRFC预分解超短窑生产线,于1992年9月18日正式破土开工,1995年11月25日竣工并开始点火进行试生产。生产线1995年~1998年生产情况见表五,主机配置见表2。该生产线具有以下主要技术特点:煤粉和生料制备均采用Fuller公司案歇磨,系统简单紧凑,入磨物料粒度大,烘干能力强(窑尾气可全部通人磨内),电耗较低(较一般球磨机可降低20%),磨内物料停留时间短,且成品细度调节控制方便;窑尾和生料磨废气的除尘共用一台大型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高,处理气体湿度大;分解炉,旋风筒截面积较大;预热器内筒插入深度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其中  马林 《水泥》2006,(10):24-25
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经历了立窑、湿法、湿磨干烧、干磨干烧等阶段,在现阶段干磨干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由于电石渣与石灰石所配制的生料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设计人员在水泥厂设计时,应注意到以下若干问题。1生料磨旋风筒与预热器旋风筒采用立磨制备生料,用旋风筒分离产品,要求旋风筒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在预热器系统中,最高一级旋风筒的分离效率决定着飞灰逸出量,提高其分离效率是降低外部循环量的有效措施;最低一级旋风筒的分离效率则是决定系统内部物料循环量的主要因素[1]。因此,在设计中,要求最高一级与最低一级旋风筒具有较高的分…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铝质校正原料,改善生料的易烧性,并采用添加晶种技术,以及挂好窑皮,加强操作,可使¢2.5m×42m立筒预热器窑产量达到7t/h~7.5t/h,熟料标号在#600以上,并可节煤15%左右。  相似文献   

20.
徐子芳 《水泥》2002,(11):60-61
0引言天石集团淮南水泥厂HFC-5SP窑系统由五级预热器改造而成,最早为一立筒预热器窑,由于中途停产一段时间,使得原改造工程没有顺利完成。自2001年投产以来边生产边进行技术改造,取得明显的效果,为工厂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该厂改造情况做一介绍。1改造内容1.1窑尾喂料系统的改造本项改造为从生料储存库库底至生料入预热器的全过程,另加窑灰均匀喂入的系统。该厂生料喂料楼距生料储存库较远,而且原设计也不合理,从投资、工期等方面考虑在工艺过程基本理顺的前提下,采取了必要的电气控制措施加以弥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