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对称带状线广泛应用于LTCC微波集成电路系统(MICs)中。首次成功地将微带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移植到非对称带状线中,分析了其几种不同形式的不连续性,诸如开路端、阶梯、直角拐角和T形结。与数值分析结果相比,其S参数的平均误差均小于2%。  相似文献   

2.
基于ADS的微带线不连续性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电路印制电路板(PCB)中出现的微带线拐角是微带线不连续结构之一,而微带线的不连续性会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为降低微带线不连续性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利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对不同拐角进行仿真,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它们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研究结果应用于5.8 GHz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阅读器射频电路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结果表明:45°外斜切直角拐角和圆弧拐角均能对传输线的不连续性进行补偿,其中,45°外斜切直角拐角存在最佳斜切率M,使拐角处信号的传输特性(即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最优。该研究对降低微带线不连续性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线电工程》2019,(1):67-71
微带六端口电路器件中包括直角拐角、阶梯跳变和T型接头不连续性结构,产生了一定的传输损耗,影响到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因此准确地分析其影响十分必要。运用传统连接散射矩阵法和微带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微带六端口电路器件的分析方法。介绍了连接散射矩阵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任意微带多端口网络的散射参数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引入已有的微带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克服了传统的连接散射矩阵法要求各单元子网连接的传输线特性阻抗相同的局限性。将微带六端口电路器件划分为功分器、分支耦合器、直角拐角和传输线等单元子网进行了散射参数的计算,其结果与IE3D软件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充分证明了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工程》2019,(3):234-237
T型接头被广泛应用于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LTCC)集成电路系统中,其不连续性结构会引入传输损耗,传统的分析方法没有考虑这部分损耗,导致电路分析结果不够准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对称带状传输线T型接头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将已获得的微带开路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及理论移植到非对称带状传输线中,获得了T型接头的等效电路模型,运用传输线基本理论推导出了T型接头的散射参数计算公式,经实例验证,运用等效电路分析法和IE3D软件仿真所得的散射参数吻合良好,且平均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5.
射频电路印制板(PCB)中经常会出现微带线拐角。这种微带线的不连续结构会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为了分析各种不连续性结构带来的信号质量影响情况,采用Ansoft HFSS软件仿真的方法,定量分析常用的3种不连续结构对信号质量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外斜切直角拐角和圆弧拐角的传输特性(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都优于直角拐角。  相似文献   

6.
理论上定性分析了印刷电路板(PCB)印制线拐角的特性阻抗不连续性,及其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利用CSTMICROWAVE STUDIO5.0高频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90°弯曲的任意几何结构印制线拐角的信号传输和反射特性,并且将数值结果和现有文献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部分数值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印制线拐角传输特性改善的次序依次为:直角圆角内外45°斜切45°外斜切,最佳几何结构为直角弯曲45°外斜切;小于8GHz的频率范围内,直角弯曲45°外斜切拐角的最佳斜切率约为0.535。  相似文献   

7.
随着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产品尺寸不断朝着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产品检测电路越来越小,检测电路PCB中微带线不得不进行拐角设计。针对业内主流的C波段微带线拐角设计,结合业内广泛应用的罗杰斯RO4350B板材进行仿真分析,对90°直角拐角、 3W规则拐角和45°外斜切拐角3种常见的微带线拐角方案进行了仿真比对分析。同时研究了在特定情况下45°外斜切拐角的最佳斜切率,该研究对指导业内射频工程师设计PCB检测电路降低微带线拐角不连续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无线电工程》2019,(2):159-161
传输线理论分析法由于未考虑到滤波器中不连续性结构所带来的传输损耗,往往其分析结果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的分析方法。在已获得的带状线不连续性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运用传输线基本理论推导出了附加开路线的平行耦合带状线传输矩阵计算公式,将平行耦合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等效成单根带状传输线子网、阶梯跳变子网以及附加开路线的平行耦合带状线子网的级联,通过上述多个级联子网的传输矩阵相乘得到该滤波器的散射参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IE3D软件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且该滤波器散射参数的平均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9.
线形结构对差分传输线信号完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速PCB设计中,随着电路传输速率的增长,差分信号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布板中.在实际走线中,由于线形结构的不一致,使得差分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位差,从而产生了共模噪声并增加其辐射发射.为了减小差分传输线的共模噪声对信号完整性的不利影响,文中分别讨论了直角、斜接、圆角和45°角4种不同的差分传输线拐角线形,在HFSS中建立了三维物理模型,利用S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共模噪声,得出了45°拐角为布线最优选择.并提出了减小其共模噪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洁 《电子技术》2013,40(2):64-65,58
提出了一种小型化超宽阻带低通滤波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对常见的高低阻抗低通滤波器进行结构改进.首先将原来直线连接高阻抗线和低阻抗线变换为90°直角相连接,利用直角拐角的不连续性产生寄生参量对阻带远端由高次谐波产生的寄生通带进行抑制,极大地缩小了低通滤波器的体积.同时将低通滤波器中的部分传输线用与其等效的T形节替代,实现了带阻滤波器嵌入到低通滤波器内部,既对阻带近端由低次谐波产生的寄生通带进行抑制,又不影响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内性能.此低通滤波器性能优越,体积比常见的高低阻抗低通滤波器体积小了50%,通带0~2GHz,插入损耗<0.4dB,超宽阻带(3个倍频程)3~9GHz,抑制>20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