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提高航电测试软件的可移植性及复用能力,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参照通用开放式软件架构FACE(Future Airborne Capability Environment)标准,基于将可移植组件通过标准接口快速接入通用软件框架的思想,设计了分层解耦的通用测试软件架构。将测试软件划分为平台适配组件、基础服务组件、测试指令通信组件以及测试用例组件。在此架构基础上,设计了统一的测试软件通信规约,定义了标准的接口规范。基于此架构开发的测试软件不仅可满足航电产品的测试需求,而且可以实现不同项目之间测试用例的快速接入和裁剪。所设计的通用测试软件架构改变了传统一型产品定制开发一个测试软件的现状,可满足航电测试软件通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等要求,其在航电产品测试领域的推广可有效提高测试软件开发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和定位航空电子设备的故障,研究并设计了一种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架构;该架构包含了测试软件和测试数据库,测试数据库存储有测试被测设备的相关数据,测试软件将其作为输入,通过自动测试设备输送给被测设备,最终测试软件接收被测设备的输出并将其与测试数据库的预期数据相比较得出测试的结果;测试软件由手动测试模块、自动测试模块、系统自检测模块、测试记录读取和测试结果记录模块4个功能模块组成,自动测试和手动测试可以自由切换;该系统不仅能使用自动测试功能仿真被测设备的飞行环境,还可以使用手动测试功能具体定位分析故障,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缩短了维修时间。  相似文献   

3.
自动驾驶软件测试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动驾驶系统(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ADS)是一种集成高精度传感器、人工智能和地图导航系统等模块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该类系统中的自动驾驶软件完成了从高级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任务中关键的感知、定位、预测、规划和控制任务。随着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车载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软件已经逐渐应用于多种安全攸关的场景中,保障其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测试技术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重点。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自动驾驶软件测试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梳理。结合自动驾驶软件的架构特点及系统特征,讨论了面向自动驾驶系统的仿真测试和实景测试,以及面向组件的测试技术。其中,在仿真方法方面,分析了软件仿真、半实体仿真和在环仿真等技术;在仿真对象方面,讨论了静态环境仿真、动态场景仿真、传感器仿真和车辆动力学仿真等。同时,本文介绍了当前实景测试的进展与情况,重点分析了实景测试案例中的得失优劣。在面向自动驾驶软件组件的测试技术方面,重点讨论了当前数据驱动技术在感知组件、决策规划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测试方面的进展。最后,本文总结分析了自动驾驶软件测试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自动驾驶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测试软件体系结构是实现测试系统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的关键,减少测试系统开发和维护费用的关键。TestStand提供了许多实现开放性测试软件体系结构的特征。以TestStand为核心,提出了一个开放性测试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方案,并介绍了组成测试软件体系结构的各个组件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测试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放性测试软件体系结构是实现测试系统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的关键,减少测试系统开发和维护费用的关键.TestStand提供了许多实现开放性测试软件体系结构的特征.以TestStand为核心,提出了一个开放性测试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方案,并介绍了组成测试软件体系结构的各个组件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面向电网流式数据处理的性能测试平台的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针对电网流式数据的业务场景特点,测试平台支持基于浏览器的测试脚本设计和测试场景设计,并支持测试任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高可用保障.为了满足大规模负载测试需求,测试平台提供基于Linux容器的虚拟化测试资源池,实现了测试资源的轻量化、弹性管理.  相似文献   

7.
测试结果信息描述及交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试结果信息的标准化描述是实现不同ATS平台之间测试结果交换的关键,为此,针对电子设备通用测试平台中测试结果信息的描述需求,对测试结果信息的规范化描述和信息交换方法展开了研究,将继承、多态与纯虚类等贯穿于测试结果信息Schema定义之中,所给出的测试结果信息Schema清晰明了、信息完备,能够较好地满足测试结果信息的描述需求;利用VC开发了测试结果组件,该组件接口友好、使用方便,测试软件中直接调用测试结果组件即可生成符合本文定义的测试结果文件,完成测试结果的存储与浏览,满足了测试结果信息快速方便的交换需求。  相似文献   

8.
信息处理组件的设计与验证是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设计了一个基于嵌入式多媒体系统的红外信息处理组件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能够通过嵌入式系统完成红外目标场景视频流的实时生成、伺服控制模型的在线解算,软件仿真环境通过以太网与实物系统交互,实现针对红外信息处理组件的半实物闭环仿真测试,为信息处理组件的设计、仿真验证和性能评估提供了集成验证环境,将能够有效缩短整个系统的研制周期,提高研制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提出在数字城市网络化进程中为满足大型虚拟场景以及多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从而首次引入了P2P网络架构,继而提出在混合式P2P架构中服务器既要维护大量的客户连接又要使性能最优的要求,从而首次引进了IOCP模型,本文的重点是通过研究分析IOCP模型的优良机制以及建立IOCP程序软件的流程,设计了P2P网络数字城市系统中基于IOCP的用户资源协调服务器原型系统,并对服务器软件的功能及相关实现技术进行了介绍,最后应用当前最流行的测试软件LoadRunner对服务器进行了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登录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正常。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发控设备所使用的测试设备一体化程度低、测试方法自动化程度低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化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测试系统基于发控设备研制调试、交付验收、试验保障等环节的实际使用需求,采用“测控计算机+负载模拟单元”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体化硬件平台及自动化测试软件。该测试系统在实装环境下完成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有效性。其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测试过程,达到了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的双提升,所做研究对开展测试设备类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用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仿真测试是嵌入式软件系统测试阶段的一种有效测试方法,探讨了通过在PC机上仿真模拟ARM嵌入式系统,对嵌入式系统软件进行仿真测试的通用测试平台的设计。该平台可以在不做大幅度修改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嵌入式系统软件进行各种测试。重点介绍了仿真模拟器、测试管理器和测试平台专用工具链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测试管理器的实现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的快速研制是确保高性能数值模拟应用与高性能计算机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当前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软件测试是软件研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影响软件研制效率的重要因素。研制适应于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和环境对于软件的快速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广泛使用的商业、开源自动化测试平台无法很好地满足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测试的需求,因此,设计实现了一种面向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该平台可以适应各类数值模拟软件的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需求,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简单易用,用户可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方便快捷地访问测试结果,从而快速定位测试中发现的程序错误,为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测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该平台已为实际的数值模拟软件研发提供测试验证服务,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的19个软件,1 108个验收测试算例进行自动化测试,提供长时间的稳定测试服务,展现了该平台的普适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Web应用系统性能测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的性能测试是对被测系统执行效率、资源占用、稳定性等进行检验,以验证系统能力,尽早发现系统缺陷,为系统性能优化提供支持。研究了Web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与性能特点并结合实际测试经验提出一种通用的性能测试过程模型,基于此模型应用HP公司自动化测试工具LoadRunner对某市城市管理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并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The explosion in computer performance allows average engineers to use simulation as part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enables them ‘to search all possible design alternatives, and find the one that best meets the overall design criteria’ by performing hundreds of simulations rather than just one or two. Yet, ‘the advanced analysts resist the effort, concerned that it would be hard to get the correct answers.’ An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for simul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reduces the effort required for finding of the correct answers through integration of the simulation package with data-management (DM) software. The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is based on three elements: input/output (I/O) handling, autonomous operation and control. I/O handling is provided by an add-on interface constructed in the DM tool,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fact that simulation software tools are increasingly able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with other software tools in an integrated way. All user interaction with the simulation can be done via this interface—input data entry, triggering the execution of simulation runs, and analyses of the results, which are automatically transferred by the simulation and recorded in the DM tool. Autonomous operation allows the execution of batch of simulation runs in the background leaving the user free to engage in other activities. Control, beyond providing the means for autonomous operation, enables the inclusion of simulation within larger context such as simulation–optimization schemes. Consequently, the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allows simulation to be ‘routinely applied as a powerful, flexible and general purpose engine for optimization from the initial concept across the full product life cycle’.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升智能管理单元研发测试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就地化保护智能管理单元自动测试系统的构建方案。给出了智能管理单元自动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设计了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框架;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软件体系架构,增强了测试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详细介绍了自动测试系统的功能实现流程和测试操作流程。根据测试项目全自动生成测试用例,构建智能管理单元运行仿真环境、完成故障模拟,采用多线程等计算机技术,高效、可靠地实现了对智能管理单元的全自动闭环测试。该自动测试系统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全自动生成用例、规范测试流程及模拟电力系统故障。实际应用表明,该设计能够显著提高测试质量和测试效率,其层次化的软件架构设计及规范化的流程设计对其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 dual architecture fo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The implementation application is an autonomous visual inspection system for waste stored in drums. We discuss the three main architectures commonly implemented on mobile robots. The various modules needed for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a mobile robot are analyzed, and software and hardware requirements for each modules are noted. We make arguments as to which architecture is best suited for each component. From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we propose a new dual architecture fo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Rather than developing a single hybrid architecture that has qualities of both behavioral an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s, we have taken an approach that involves the integration of two distinct architectures. Next, we detai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robot, and the advantages of our architecture as it pertains to the integration of system components. System performance in the testing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 1997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7.
杨志  关昕  马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0):2284-2286,2290
软件性能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元素,是理解软件系统对不同负载反应能力的方法.Web系统应用对并发服务性能的严格要求决定了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的必要性,但是,不对Web系统性能测试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则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针对性.从对Web系统结构和Web性能测试的特点分析入手,重点讨论了Web系统性能测试的过程,包括测试的目的、测试时机,测试策略和测试工具等;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性能测试流程.  相似文献   

18.
赵明华  陈榕  王小鸽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0):1731-1733,1736
针对构件技术的特点,提出并采用新的测试模式实现构件的自动测试.首先分析了基于源代码的自动测试工具的局限性,并根据构件的自动测试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构件自动测试方法.接下来介绍了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构件自动测试工具的原理、部件和功能,通过测试结果的比较并结合工程实践的应用说明了此种自动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刘晓艳  周宽久  西方 《微机发展》2010,(1):147-150,216
嵌入式软件实时性、嵌入特性、反应性等特点,使得仿真测试成为嵌入式软件系统测试的一种有效测试方法。针对SPARC V8体系结构特点,综合考虑硬件系统工作流程和仿真器性能要求,提出了一种全数字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案。采用有限状态机构建系统模型,并对CPU仿真框架,内存系统框架,指令集仿真和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实现了SPARC V8微处理器的内核仿真器和仿真调试器。仿真模型易于控制、移植,解决了传统测试环境中依赖硬件、灵活性差、错误难以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