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为了促进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本文总结了煤炭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水文、地质的影响,在分析煤炭资源不合理开发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性危害的基础上,从以下诸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煤炭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如:完善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统筹规划煤炭工业发展布局等。  相似文献   

2.
刊首语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炭工程》2013,(Z1):5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我们"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国家基础能源的煤炭行业由于煤炭资源大量开发,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排放了大量的矿井水和矿井瓦斯,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沉陷,并引发了水土流失,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流失,引起地表干旱和植被退化,以及矸石粉尘,自燃烟尘和SO2、CO2的排放等,对煤炭矿区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对我们煤炭这一特殊产业而言,将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在拉动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打破了矿区生态环境的原始平衡。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追求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并行。本文在系统分析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双重影响的基础上,研究煤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因子及驱动机理,构建了煤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煤矿区特色生态文明测度方法体系,以期为煤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提供新疆煤炭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开采的对策,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相适应,总结分析了我国煤炭能源基地建设规划和新疆煤炭资源赋存特征、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现有开采方法特点。分析表明,新疆地理环境特殊,与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采矿后环境变化的地质条件与特征不明;煤炭开采引起覆岩活动与地质灾害规律不清;煤炭开发与环境的相容性以及可采性不确定。研究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开采的环境效应,需要重点考虑煤炭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容性、采矿方式影响生态要素及系统的可逆性、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煤炭资源的可采性这3类关键问题。因此,针对新疆煤炭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开发的研究不充分及区域环境容量已对煤炭资源开发规模与布局形成倒逼机制的形势,提出了新疆煤炭资源宏观开发策略与微观开采技术相结合的策略,重点需要加强新疆煤田资源赋存特征、水文循环与水资源转换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特征研究,划分出煤炭资源-水资源-自然生态环境组合类型;煤炭开采引起覆岩活动与地质灾害规律、生态环境损伤机理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价值与技术经济条件的新疆煤炭资源可采性研究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优化煤炭产业布局、制定合理的煤炭开发规划、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因地制宜划定生态红线,同时对加大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研究推广矿山绿色开采技术,促进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陕北高强度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技术》2016,(1):314-316
高强度采煤对生态环境影响显著。从高强度采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评价、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4个方面评述了陕北地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可为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新疆煤炭工业现状和发展规划和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需要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开发布局、多元产业发展格局、自主创新、建设能力、市场化改革、生态文明矿区建设、安全生产、国际化9个方面回顾了我国煤炭工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认为我国煤炭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整体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为煤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努力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建设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创新发展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绿色发展体系,建立煤炭行业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保障体系,建立煤炭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开放体系,健全和完善煤炭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煤炭工业协调稳定发展与开发建设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煤炭生产、消费、进出口和基本建设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煤炭工业现状;从现有煤炭生产企业保有储量和资源量,可供开发的煤炭资源状况和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特点上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状况;分析并预测了我国煤炭供需情况;从新项目接续规模、煤炭基本建设规模、煤炭开发规划与布局和开发建设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煤炭开发建设的规划和模式。  相似文献   

9.
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在拉动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打破了矿区生态环境的原始平衡。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追求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并行。本文在系统分析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双重影响的基础上,研究煤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因子及驱动机理,构建了煤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煤矿区特色生态文明测度方法体系,以期为煤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资源状况对煤炭工业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斌 《中国煤炭》1995,(3):26-29
从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的数量、质量、资源勘查对煤炭工业发展的保证程度和资源状况,及其对煤炭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指出目前煤炭资源勘查精查储量严重不足、普查详查储量缺乏的状况难以保证煤炭工业三个时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三项对策建议: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并重、加强和发展煤田地质工作、加强煤炭资源的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1.
在山西省1978—2001年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计算的基础上,对生态足迹的3项指标进行了数量、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该时期的多年人均生态足迹2.075 hm2,超出了2.0 hm2的全球生态阈值;平均人均生态承载力0.877 hm2,远低于1.6 hm2全球生态标杆。多年平均生态赤字是生态承载力的1.38倍,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的状态,并有逐步扩大的态势。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的持续减少、能源消耗的快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消费品市场进一步扩大,以及煤炭等矿产资源的长时间、大面积、高强度开采,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生态足迹量大幅增加;二是山西省耕地整体质量差、生态生产力低下,未利用地面积过大,使土地生态承载力低下。因此,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加大以荒山荒坡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力度是提高全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生态经济学的生态足迹理论为依据,通过计算1990-2007年山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万元GDP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分析了山西省18年来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以及各类土地的生态足迹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经济发展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化石能源用地需求增加迅速;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均出现生态盈余,草地和水域呈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2005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William Rees 等提出的生态足迹分析法对大连市2005 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5 年大连市人均生态足迹为3.2018 hm2 ,可供给的人均生态承载力面积仅为0.849 hm2 ,大连市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面积的3.78倍,表明大连市生态系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大连市可持续发展不乐观。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生态经济学的生态足迹理论为依据,通过计算1990—2007年山西省人均生态足迹、万元GDP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分析了山西省18年来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以及各类土地的生态足迹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经济发展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化石能源用地需求增加迅速;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均出现生态盈余,草地和水域呈生态赤字。  相似文献   

15.
生态贫困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外生态贫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找出了生态贫困提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生态贫困的定义,并对生态贫困的特征、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生态贫困问题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矿山生态规划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小军  朱建新  张大超 《中国矿业》2007,16(10):32-34,38
本文探讨和研究了我国矿山生态规划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矿山生态规划建设的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并就我国矿山的生态规划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宜宾市1985-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宜宾市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985-2005年宜宾市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幅度较大,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生态承载力结构具有不对称性,以耕地为主;人均生态赤字变化幅度较大,1985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2005年出现严重的生态赤字;1985-2005年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呈现增长趋势,增幅显著。宜宾市生态安全程度持续降低,经历了安全状态-稍不安全-较不安全-极不安全的发展阶段,人类的生活、生产对宜宾市生态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宜宾市未来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8.
苏丽萍 《煤炭技术》2012,31(7):74-75
以唐山南湖生态园林为例,研究了对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所要实施的途径,并分析了这些治理途径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王艳  王力 《煤炭学报》2011,36(9):1593-1598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陕西神木县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分别以神木县总能源消费量(包括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和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和以非工业能源消费量计算了其生态足迹,前者生态赤字达17.058 ha/cap,后者生态盈余为0.209 ha/cap,说明神木县生态赤字主要来源于工业能源消费,即是通过高能耗产品将其他地区的生态足迹转移到了神木县。最后根据生态足迹分析结果,提出了关于神木县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虞听  周轶晗  陈天依  徐可  胡业翠 《中州煤炭》2021,(3):39-43,58
保障生态安全是提升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充分发挥生态功能以及满足人对绿色空间需求的基础。以广西河池为例,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识别选取生态源地,参考高程、土地利用覆被等阻力因子构建生态阻力面;通过生态源地和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分析区域生态安全现状,得出以下结论:河池市生态源地总面积为1 347.68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5%,主要分布于河池市的西部和中部,打狗江、刁江、红水河等重要水系沿岸,基本涵盖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识别结果比较合理。生态廊道总长度为698.34 km,为城乡总体空间格局发挥生态屏障作用。研究综合考虑了生态安全保障中生态过程的重要性,为河池市融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对其他地区生态安全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