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移动用户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接入IP多媒体子系统(IMS)时,GPRS和IMS都会对移动用户进行认证和密钥分配,操作过程类似,通信开销大,缺乏效率。为解决该问题,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种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只进行GPRS的认证与密钥分配(AKA)协议操作,IMS基于GPRS的认证结果实现了对移动用户的认证。同时给出了该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无线安全网关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无线局域网所面临的用户访问控制问题.根据网络端口访问控制标准IEEE802.1x的用户认证协议,提出了无线用户访问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双向认证协议EAP-TLS,设计了用户与网络之间的双向认证.最后,本文分析了在有效结合RADIUS认证服务器时,无线安全网关上的用户访问的端口控制.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中的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新协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提出了一个新的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解决了移动通信中移动用户与网络之间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问题.使移动网络系统向移动用户提供匿名服务、访问网络与非法窍听者无法获知用户的身份信息,保证了用户身份信息和所在位置信息的机密性,并通过为用户分发临时签名私钥和匿名数字证书提供不可否认服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一代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IKEv2)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初始交换过程中存在发起者身份暴露和认证失败问题.而在无线接入网络环境下,对发起者身份等敏感信息进行主动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环境下的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让响应者显式地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实现了对发起者主动身份保护.并通过重新构造认证载荷,有效防止了认证失败问题.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下,证明了该协议达到了通用可组合安全.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少的计算量和通信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802.11无线局域网(WLAN)的漫游需求,基于DH交换提出了一种新的漫游认证协议.该协议能够对客户身份进行有效保护,具有在漫游时认证过程对客户透明的特性,减少了认证消息的交互次数,并且具有可证明的安全性和必需的安全性质.协议有效地实现了漫游对协议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ARP协议的局域网访问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案。通过实时捕获、分析了网络数据报发现登录局域网络的非法主机,采用ARP协议机制杜绝其对局域网内合法主机的非法访问;利用服务器对网络主机IP地址、MAC地址和其他辅助信息的多重认证,以及网络主机客户端ARP缓存机制实现网内合法主机之间的限制访问,从而有效地保护局域网资源。  相似文献   

7.
WAPI实施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增强的BAN类逻辑——AUTLOG逻辑,对中国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无线认证和保密基础设施(WAPI)实施方案的认证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实施方案改正了原国家标准中密钥协商协议存在的安全缺陷,在协议执行结束时能够保证用户端和接入点实现对彼此的身份认证,并且使双方建立了共享的单播主密钥.该协议能够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身份公钥的移动IP认证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于身份的公钥系统,设计一个移动IP的认证方案. 该方案实现移动IP各实体间的相互认证和可确认的密钥协商,并向移动用户提供匿名服务,保证用户身份和位置信息的机密性. 通过对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满足移动IP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移动IP注册过程中的匿名认证问题,提出了一个具有用户匿名性的移动IP注册协议.移动用户通过对家乡代理的身份和新建立的Diffie-Hellman 密钥进行Hash运算,并把该Hash值与移动用户的真实身份进行异或,来构造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符; 家乡代理把接收到的临时身份标识符和重新计算的Hash值进行异或可以得出移动用户的真实身份;每次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临时身份标识符都不断变化,从而实现了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和位置移动的不可跟踪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不仅实现了移动实体的认证,而且具有很强的匿名性;与彭华熹、冯登国提出的匿名无线认证协议比较,该协议减少了在移动用户端的运算负荷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终端对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的适应能力,一针对WLAN中安全接入机制的多样性.提出了基于IEEE802.11b网卡的Wi-Fi保护接入(WPA)和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WAPI)集成解决方法,该方法能够将WPA和WAPI协议集成到802.1lb网卡上,根据网络特征信息选择正确的协议,使终端能够自适应地接入网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身份认证协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两方身份认证协议,并扩展到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多方身份认证协议.协议中通信用户初始共享的纠缠粒子对用作认证密钥.用户通过对事先共享的纠缠粒子对进行纠缠交换和经典通信,实现用户之间的身份认证.另外对2种量子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multi-owner tag authentication,a TTP-free weighted multi-owner RFID tag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is proposed.In this protocol the Shamir secret sharing threshold scheme is used to manage the key,with the message encrypted with the key stream that is generated based on the hash function.It realizes the mutual authentication between all of the readers and the tag.In the proposed protocol,no TTP is involved,and the key update and de-synchronization attack are realized.Compared with similar protocols,this protocol is more concise and effective.The formal analysis of the BAN logic proves that the protocol satisfies the mutual authentication.The analysis of security characteristic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protocol satisfies anti-replay attack,anti-de-synchronization attack,forward security,untraceabitility,confidentiality an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etc.  相似文献   

13.
一种适用于HOTP的一次口令生成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MAC SHA-1杂凑函数和动态截短函数设计了一次性口令算法HOTPC.该算法具有计算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易于采用令牌或IC卡硬件实现.因此.该算法适用于HTOP认证架构.此外.提出了基于令牌的认证协议应具备的3个基本条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计数器同步的认证协议.该协议通过在服务器端设置最大认证尝试次数来防止蛮力攻击.并设置前顾参数来实现计数器重同步.分析表明.谈协议能够有效抵抗蛮力攻击和截获/重放消息等常见攻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基于 Hash 函数的 RFID 双向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物联网应用中,基于Hash函数的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RFID,射频识别)安全认证协议存在缺陷以及安全协议认证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Hash函数的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协议能保护标签的数据隐私,防止重放、追踪、伪造等攻击。通过和已有的此类安全认证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更高的认证效率,并且引入了标签认证标志Tuse、Tstore以及动态秘密值S,能有效地防止去同步化攻击的威胁,适用于低成本的RFID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WLAN Mesh安全解决方案中,一个新的Mesh设备在接入时要与其邻居及认证服务器之间进行两次802.1X认证和两次四步握手,大大增加了设备的接入时间和复杂性的问题,基于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采用签名认证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接入认证协议。新的协议只需要四轮的协议交互便可以实现上述三者之间的相互认证和密钥确认,而不需要四步握手进行密钥确认。在DDH假定成立的前提下,新的协议在扩展模型中是可证明安全的,并且通信效率和计算效率都优于现有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宏电路网络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外部网络及数据接入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宏电路网络的接入认证方案。该方案将密钥协商协议和身份批签名验证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可用于对同类数据流的签名进行批量验证的方法;采用密钥协商协议避免了口令攻击、假冒攻击等威胁,在密钥协商协议中采用无证书隐式认证方式解决了传统证书认证中密钥托管和认证过程中隐私信息暴露等问题;采用批量签名验证算法解决了逐个签名验证的计算开销大和验证效率低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在单签名者的批量签名验证中具有较显著的验证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无线医疗传感器网络环境下身份认证协议在登录和密码更新阶段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加密的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可快速检测不正确的输入,将Hash函数与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相结合,使登录和密码更新阶段更有效.通过形式化分析工具BAN逻辑和仿真实验对该协议进行安全及性能分析,发现其可以抵御常见的攻击,如仿冒、重放、在线或离线密码猜测等,同时在性能上也符合无线医疗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提高远程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能,将椭圆曲线、挑战/应答机制、生物特征、智能卡和口令认证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三因素身份认证协议。协议采用椭圆曲线的点乘运算,既提升了安全性又降低了运算复杂度。认证双方使用挑战/应答机制的3次握手来实现双向认证,协议的认证过程引入随机数,并完成会话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能基于Hash函数的单向性、椭圆曲线的离散对数难题和生物特征的安全特性。通过对多种已知攻击的形式化推演,证明该协议能抵御各种常见攻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经仿真实验证明,协议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has developed rapidly. It is foreseeable that the numberof mobile terminals will find a majority over that of per-sonal computers, and it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inconnection methods to the Internet in the future[1].Nowadays the accessing method of mobile phone isonly based on registration, thatis, subscribers firstreg-ister in their home network. If the home network hascertain roaming agreements with visited networks, userscan obtain services 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