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破碎带下磷矿开采诱发地表沉陷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破碎带下矿体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地质现象和产生机理,并介绍了离散元法的原理和常用离散元软件UDEC的特点及其控制参数的选择方法,利用该软件结合某磷矿山的具体工程地质情况,对破碎带下采矿诱发地表沉陷的地质力学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机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某地下开采铝土矿山,临近地表河流,有部分巷道和采空区在河流保护矿柱内,存在河水灌入矿井的风险。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三下开采理论"为原则,划定了河流保护矿柱的范围,提出在划定的保护矿柱范围内禁止开采,通过计算确定采用1.2m厚的楔形墙体结构作为采空区密闭设施的密闭方案。最后对保护矿柱范围外矿体的开采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保护矿柱范围外矿体的开采对河流基本无影响,表明河流保护矿柱范围划定方案是合理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河床下的矿山采空区密闭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潘秋川 《河北化工》2015,(2):120-121,123
针对矿山开采时矿体内采空区带来的矿山安全和经济问题,通过对120号矿体内采空区基本情况综合分析,结合对周边矿体采空区治理调研资料和矿方现有充填系统,提出采用充填法综合治理采空区的措施方案。治理后观测结果显示采空区无垮落现象且整体稳定性较好,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效果,为后期矿山开采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以银厂坡铝土矿缓倾斜薄矿体为例,通过建立仿真模拟模型,同时借助Tecplot软件对仿真模拟结果进行处理,分析了矿柱和顶板的应力、位移以及地表沉降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在应力、位移变化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开采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达到安全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矿山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对戈塘金矿二龙口矿段上免浪块段13~25号勘探线之间的13、30、34号矿体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建立了钻孔数据库、地表三维实体模型及金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并对矿体形态进行了分析。为矿山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优化生产方案、高效管理及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新桥矿已开采完毕矿体所取得的地质资料 ,与原有的地质勘探资料进行对比 ,以检验矿区地质勘探网度的合理性 ,从而为同类矿体的地质勘探选择合理的勘探网度 ,为矿山整体规划和开采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六十年代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以来,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在不稳围岩倾斜中厚矿体中的应用亦逐渐增多。 当围岩不稳固时,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选择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它要兼顾安全、高效、损失贫化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在各类采矿方法中:由于围岩不稳固,空场采矿法不宜采用;或者由于矿石品位及价值低,使成本较高的充填采矿法被放弃。因此,在地表允许崩落的矿山,崩落法就成为开采这类矿体的可行采矿法,从中亦随之出现了开采急倾斜矿体所未曾暴露的新问题,如下盘矿石损失就是其一。  相似文献   

8.
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增盲矿体,根据其赋存地质条件,利用原有开拓、采切系统,对覆盖层的形成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制定4套开采方案,通过经济技术对比分析,确定采用预留矿石覆盖层和顶板岩石自然冒落相结合的开采方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新增盲矿体的安全开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都江堰Lafarge三线石灰石矿山扩建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Surpac软件首先建立矿山地质数据库、地表模型、三维矿体模型和块体模型,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山三维设计,设计合理的矿山基建总平面布置,优化矿山开采境界,并对开采境界内的可采矿量、夹石和废石量进行储量计算,计算结果准确、快速,为合理编制矿山采剥进度计划和开采矿石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都江堰Lafarge三线石灰石矿山扩建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Surpac软件首先建立矿山地质数据库、地表模型、三维矿体模型和块体模型,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山三维设计,设计合理的矿山基建总平面布置,优化矿山开采境界,并对开采境界内的可采矿量、夹石和废石量进行储量计算,计算结果准确、快速,为合理编制矿山采剥进度计划和开采矿石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刘店铁矿开采现状及地表塌陷坑破坏情况,对矿山塌陷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矿山塌陷坑亟须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矿山现有技术条件,提出了塌陷坑治理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塌陷坑治理的合理方案及相关技术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朱秀梅 《化工时刊》2012,26(6):56-58
介绍了矿井水污染特点,矿井水分类及其特征,总结了矿井水控制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沈月霞 《河北化工》2014,(9):57-58,62
邢东矿后备区地下构造极其复杂,掌握其构造特点是井下开采前提条件。本文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反映,结合区域资料,通过多专业多专家的多次研究论证和研究,认识了邢东矿后备区有别于邢东矿其它采区的特点,确定了测区内构造格局,为矿方修改矿井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许合  曹伟康 《河北化工》2014,(11):127-129,133
老母坡矿井综合技术改造在充分利用原矿现有资源、设备、工程和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对采区实施联合布置交替开采、在工作面引进先进的薄煤综采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井提升和通风能力,改造原矿井的薄弱环节,提高矿井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效率和设备利用率,改善矿井技术面貌和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进而建设成高产高效本质安全型现代化矿山。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整合矿井煤炭回采率低的问题,以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矿为背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际经验参考等研究方法,分别从留设区段护巷煤柱宽度和采煤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优化:区段护巷煤柱宽度由30m优化为20m,采煤方法由分层开采优化为一次采全高。经优化后使阜生矿的煤炭采出率提高6.1%,回采率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露天矿最终边坡角确定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矿最终坡角确定的合理与否对整个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但传统的确定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露天矿最终边坡角确定的神经网络方法,经实例验证该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大煤矿采掘作业面的纵深发展,推动了相关采煤技术的进步和完善,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矿井下的采煤技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矿整体产能的提高。分析了我国煤矿井下采煤技术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煤矿采煤技术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邢台矿7614充填工作面跨采了一部强力带式输送机机尾、二部强力带式输送机机头等矿井主要运输巷道。工作面的采动将影响这些巷道的正常使用,特别是工作面下方40多米处的二强机头对巷道变形要求最高,一旦保护不力,将影响到这条矿井运输大动脉的正常运转。为此,邢台矿采取了对二强机头以及一强机尾处进行打锚杆、注化学浆等巷道加固措施,通过制定合理技术参数,并在跨采巷道内布置观测站对巷道变形量进行全面观测,充分分析充填开采采动影响。通过观测,45 d后巷道变形已呈现稳定趋势,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河南栾川钼矿马圈矿区民采空区情况,对其民采空区地压进行了空区稳定性评价和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民采空区允许的最大暴露面积和允许承受的地应力,并提出了保证空区稳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德胜 《河北化工》2014,(6):20-22,25
基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庞矿S2704工作面采高大、开采条件复杂等的情况,建立了工作面顶板的力学分析模型,并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倾斜工作面来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垂直应力分布主要表现为下部大,中部次之,上部小的特征,揭示了特定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