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收集大量资料和对实际运行输水管线的测量数据的基础工,阐述了输水管线水力工况模拟计算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且探讨了输水管线上空气阀设置的问题,从整体上分析了城市给水系统输水管线在设计、运行、管理上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对沈阳市大伙房长距离输水管线进行了水力工况模拟计算与分析,同时进行了空气阀设置位置的校核,为实际输水管线的维护、管理提供了参考。 针对长距离输水管线长度长、水量大、可测量点少等问题,提出了输水管线阻力系数的间接测定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实际输水管线的阻力系数的测定中,既在实际测压中得到很好的实现,又从测试结果分析中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精度,为水力工况的模拟计算提供了基础参数。同时建立了实际长距离输水管线水力工况模拟计算与分析系统,将恒定流理论和瞬交流理论应用于实际输水管线的计算中,研究了瞬变流的特征线解法。在实际管线的静态模拟计算中对不可测量的源头阻力提出了“黑箱”确定方法,讨论了此种方法的可实施性;在实际管线的动态模拟计算中讨论了分管段长度的时步取法的精度,利用波速调整值的优化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时步的选取。在沈阳市大伙房输水管线的模拟计算中,编程完成了运行、设计、设计校核、运行动态、事故动态的计算和分析,得到了该输水管线的最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程特性及总布置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某些引调水工程的输水管线断流设备选择了闸门.长距离输水管线闸门开关引起的水锤与阀门相比更为严重.因此基于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闸门启闭机制造水平,选定合理的闸门关闭/开启规律尤为重要.针对某供水工程,对比计算了其管线末端闸门在不同关闭/开启规律下的输水系统过渡过程,发...  相似文献   

3.
在长距离输水管线中,当事故停泵时,管路会产生负压,甚至出现汽化和液注分离,如果不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会导致管线的破坏。根据气液两相水锤计算模型,结合某长距离输水工程水力过渡过程数值模拟计算,利用空气阀和单向调压塔联合作用,并配合泵后阀门2阶段关闭的防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管线的水锤压力。  相似文献   

4.
在长距离输水管线中,当事故停泵时,管路会产生负压,甚至出现汽化和液注分离,如果不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会导致管线的破坏.根据气液两相水锤计算模型,结合某长距离输水工程水力过渡过程数值模拟计算,利用空气阀和单向调压塔联合作用,并配合泵后阀门2阶段关闭的防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管线的水锤压力.  相似文献   

5.
大口径重力、泵送混合的长距离输水管线具有口径大、距离长、输水量大、工艺难度高等特点,一旦管线事故关阀或停泵产生水锤现象,将引发爆管事故,导致全线停运中断供水,带来重大损失。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此类长距离输水管线薄弱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构建水力模型,根据工程实际经验提出薄弱段分析原则,进行长输管线稳态薄弱段分析、瞬态薄弱段分析、薄弱段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薄弱段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管线的水锤现象,以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供水工程为背景,根据一维水锤计算基本原理,计算分析了阀门两阶段线性关闭快慢和组合关闭方式对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管线水锤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关阀总时间对管线水锤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阀门第1阶段快速关闭的幅度越大,则管线沿程水锤压力越大;阀门同时关闭时管线水锤压力较大,交错关闭时水锤压力较小;延长关阀总时间有利于减小管线水锤压力,该工程两阶段线性关闭最佳历时为1 400 s。该研究对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管线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长距离城市地下输水管线,建立了水力过渡过程空气阀的数学模型,说明了新型二级、三级缓闭防水锤型空气阀的特点及其水力瞬变的计算方法。对于长距离管道输水,考虑在充水未经过的管线所有空气阀都会进排气,而不是只在充水来临的一个空气阀工作,得出按照局部管道充水的需要选择的空气阀进排气孔径具有较大的裕量结论,据此提出了一个实用的选择空气阀的类型和布置的方法。并以丹东市应急输水管线工程为例,研究了水击防护的方法,包括空气阀、气囊式压气罐的布置和参数选择及水击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中的水锤压力,是影响供水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末端阀门的关闭引起的水锤问题是最常见而又最突出。针对长距离有压输水管道末端阀门关闭引起的水锤问题,以特征线法为理论基础,以南水北调中线某配套工程有压输水管线为例,分别对该管线末端阀门在直线关阀和先快后慢两阶段关阀两种工况下的水锤压力进行计算,进而对末端阀门的关闭规律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阀门的关闭规律可有效的降低长距离有压输水管道系统的水锤压力。  相似文献   

9.
归纳总结长距离输水管道系统中常用的调压方案和措施,分析其适用情况。以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某输水管线为工程实例,根据工程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压设计,经综合比选确定调压方案,通过在管线末端增设旁通管、增大水头损失,满足配水井水位要求,使得输水管线系统在小流量供水工况下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0.
采用Geostation for City(岩土三维勘察设计系统)进行黄水东调输水管线的三维地质建模,并对长距离管线建模过程进行方法梳理。应用该软件系统基本实现长距离管线地质模型的建立,地质信息展现直观形象。利用三维方式展现地质模型将对以后地质工程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真空吸气阀与单向调压塔在长距离、高起伏、首尾落差不大的输水管线中水锤防护效果,本文建立了真空吸气阀及单向调压塔水锤防护设备模型,以特征线法对其进行求解,对比模拟分析事故停泵管线水锤防护效果,最终确定最优水锤防护方案。结果表明:管线波峰处采用真空阀与空气阀结合方案,水锤防护效果优于单向调压塔方案。长距离、高起伏、首尾落差不大的输水管线中可推广真空吸气阀作为水锤防护设备。  相似文献   

12.
彭震宇 《东北水利水电》2021,39(1):22-23,39
长距离输水管线工程施工过程中势必会遇到穿越河流、拦河坝、公路铁路等情况发生,本文介绍了观音阁水库输水管线工程在穿越不同交叉部位时所采用的开挖和顶管两种施工方案,为类似管线穿越工程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小关闭水锤对长距离输水系统造成的破坏,对输水管道进行水力过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水锤防护措施是重要的环节.采用特征线法,对某工程典型工况下的关闭水锤进行水力过渡计算.安装调压井能有效缓解液柱分离再弥合现象的发生,使水锤压力在管道设计压力范围之内.其中根据输水管线工程总体布置及工程特点,采用相对应的边界条件和不同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呼伦贝尔市某长距离输水工程建立水锤计算数学模型,对停泵和关阀状态下的水锤现象及变化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确定了防护措施,保障了输水工程多年的安全运行,也为类似长距离输水管线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文山州某泵站提水工程为实例,依据水锤特征性方法对某泵站工程水力过渡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水锤防护措施.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针对长距离、高扬程、大流量特点的某泵站提水工程,泵后采用快关止回阀或两阶段关液控阀并结合沿输水管线布置双向调压塔的联合水锤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管路系统中水锤正压,消除水锤负压和满足水...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一些地区资源丰富,但就近水源缺乏,不得不采用长距离有压重力输水。长距离输水工程管线长、起伏大,管道工程投资高,因此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意义重大。结合工程实例采用线性规划法对长距离输水管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特征线法计算了管道水锤压力。  相似文献   

17.
张立春 《人民长江》2013,44(16):18-21
在长距离、高扬程供水管路中,由于阀门的启闭或水泵机组动力突然失灵停机而产生的水锤现象,对管道系统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以河南省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16号口门神垕镇供水线路为例,通过对输水管线可能产生的水锤过渡过程进行数学计算,分析了沿线水锤压力的变化规律,弄清了各种工况下最大水锤压力和管道中出现的负压状况,从而为选择经济适用的水锤防护措施方案和优化管线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确保了输水管线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对调水工程的2种输水管道进行水力过渡过程计算,对比分析长距离加压输水系统和长距离有压重力输水系统的水锤防护措施。分析计算结果可知,长距离加压输水系统产生的最大正压多发生在水泵出口处,而负压多发生在管线连续爬坡处,通过泵后止回阀、空气罐、单向稳压塔、双向稳压塔、空气阀、水击泄放阀等以及组合方式可以进行有效防护;长距离有压重力输水系统水锤防护措施分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主动防护要点为在各种工况下保持水流的平稳流态,被动防护为在末端设置水击泄放阀。  相似文献   

19.
水库输水管线的优化设计是确保输水工程供水效率和水资源优化利用的基础。根据二坝西干引水渠实际情况,对二坝西干引渠输水管线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段引水管道流量大、扬程低,管材应选用管径1.2 m的球墨铸铁管,在满足供水管线正常使用和检修的基础上确定输水管线的管顶覆土厚度最小为1.5 m,为保证管道运行的安全性,管道水力计算在管道压力等级低于1.0 MPa进行。在输水管线上布设排气阀井、排水阀井、检修阀室、分水阀室、流量计井、镇墩等附属建筑物。该方案可为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山区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管道工程输水管线长、工作压大,沿线地形、地物条件复杂,输水管线随地形有升有降、起伏不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工程设计中的管线布置、管材和管径选取、穿河穿路方式以及管道水锤防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