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煤矿电气火灾起因系由电火花、电弧、电热辐射烘烤、接触高温、静电等引起。而产生以上引火现象的直接原因,则是短路、过载、接触不良、发热、接地不当、违章作业等。该文对煤矿井下电气火灾的形成、预防、救治方法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1972~1984年英国煤矿由于井下瓦斯或煤尘爆炸、地面火灾,提升机过卷及触电或电气起火等造成死亡事故1.7次,死亡45人,其中电气事故10次,死亡11人,其中有电工6人;由于地下火灾和触电或电气起火等造成  相似文献   

3.
《煤矿机械》2017,(11):174-176
煤矿电气火灾是威胁煤矿正常运营的重大事故之一,快速有效地评估煤矿电气火灾风险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选取人员因素和电气设备因素作为评估体系的准则层,员工违章操作和矿用变压器短路等10个因素作为因素层建构煤矿电气火灾评估体系,采用模糊评判和灰色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建立电气火灾评估模型。以登封向阳煤矿作为实例,基于该模型对其电气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向阳煤矿的电气火灾危险性评估分值为71.10,危险性等级处于中等,评估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针对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为煤矿的电气火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一、矿内火灾的概况煤矿井下火灾,亦称矿内火灾,包括发生在井下巷道内、峒室内以及老空区内的火灾,也包括地面井口附近发火而能够波及到井下的火灾。根据矿内火灾的起因可以分为:内因火灾(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两种。内因火灾大多数发生在煤矿井下的采空  相似文献   

5.
毛郢孜煤矿井下供电现状毛郢孜煤矿仇士弼,许博据统计、6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我国煤矿井下由于电气原因发生的火灾、煤尘及瓦斯爆炸、人员触电事故计146起、利,72次发生在采煤、掘进工作面、74次发生在其他场所。下图是用故障树分析法歹]J出我矿自1992...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防范煤矿电气火灾风险,必须建立电气火灾预防管理机制和科学评价电气火灾风险性。针对现阶段电气火灾风险评价方法选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电气火灾系统模糊性强、影响因素繁多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煤矿电气火灾评价模型。从人员因素和设备因素出发,建构煤矿电气火灾风险评价体系,其中该体系内准则层包括2项指标,指标层包括10项指标。介绍了三角模糊模型的具体评价步骤,并以S煤矿为工程实例开展了系统的安全评价。结果表明:S煤矿电气火灾风险等级分值为5.16,属于中等风险,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吻合,同时针对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煤矿机械》2017,(7):40-42
针对煤矿电气火灾频发问题,考虑到煤矿电气火灾危险源呈现模糊性强且复杂多变等特点,基于层次分析模型建立煤矿电气火灾评价指标体系,选取G1法分配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表明,导致煤矿电气火灾发生的诸多指标中人员因素的权重为0.583 3,其中人员因素中疏忽管理和员工违章作业两子指标权重较大,分别为0.277 0、0.173 1;电气设备异常的权重为0.416 7,其中电气设备异常中导线短路和电气设备过负荷的权重较大,均为0.096 0。研究结果为强化煤矿电气火灾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2016,(5):248-250
电缆在煤矿井下使用非常广泛,由电缆而引发的事故也频频发生,通过列举煤矿井下电缆典型火灾事故,对井下电缆的火灾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引起井下电缆火灾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相关建议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洪亮 《煤矿安全》2014,(4):128-131
通过虚拟现实、3D建模、模型控制开发等技术手段,利用Maya、Unity3D等开发工具,将井下胶带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准确、逼真的虚拟仿真模拟,直观展示煤矿井下胶带火灾发生、发展过程。以便煤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煤矿井下胶带火灾发生时的可怕场景、危害程度,对井下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教育、警醒的作用及增强突发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条件恶劣,机电设备种类较多,低压供电电网相对比较复杂,从而造成了井下低压电缆合理的选择相对较困难,在很多情况下低压电缆规格选择的不合理很容易造成煤矿井下电缆线路发生短路、漏电、断相而烧毁设备、引发火灾,甚至发生人身触电及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为解决这一难题雁崖煤业公司电气区通过技术研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低压电缆选择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矿机械防爆电气现状及其合理选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我国煤矿机械防爆电气发展现状和煤矿实际使用状况 ,阐述了煤矿井下作业机械设计中其防爆电气选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议井下电气装备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煤矿井下电气装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例,论述煤矿井下电气装备的现状,同时对一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以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煤矿井下电气装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例,论述煤矿井下电气装备的现状,同时对一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静 《河北煤炭》2012,(3):58-59,90
通过在云驾岭煤矿使用电气检测设备以来,解决了原来井下使用的开关和电机没有一套高效严格准确的电气性能检测设备,使用后提高了煤矿电气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井下矿用设备的故障率,缩短了电气设备的检修时间和减轻维修劳动强度,保证井下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扑灭井下火灾,以注氮为主的防灭火是井下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损失的一种非常有价值和实用的技术,它可用于煤矿自然发火的预防(稳定和控制发热)、火势控制、窒息火区、启封火区等。对于开采自燃煤层煤矿火灾防治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浅析煤矿井下电缆着火事故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缆在煤矿井下广泛使用,由电缆着火和延燃所酿成的煤矿井下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此,文章分析了煤矿井下电缆着火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预防井下火灾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井下火灾是煤矿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它既影响井下正常生产,而又威胁着工人们的人身安全。对井下火灾如何早期发现,及早扑灭,国内外煤矿安全工作者,开展过不少的探索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外一般地都是分析井下气样中的 CO 含量,做为早期发现井下火灾的技术指标。在我国一九六五年特别是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平庄矿务局元宝山煤矿广大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8.
葛明臣  刘大同 《煤炭技术》2020,39(9):195-198
由于井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井下电气设备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时,矿井供电系统的电气连接点处将产生串联故障电弧,引起严重的电气火灾。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井下电弧火灾预警方法。BP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系统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可精确捕捉井下串联型故障电弧的动态特性,在矿井供电系统出现潜伏的串联电弧时进行报警,从而避免了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地对井下串联故障电弧进行识别预警,减少了井下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新型智能矿井工作环境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煤矿机械》2017,(5):180-182
煤炭本身具有易燃的特点,而在煤炭开采中,井下存在的瓦斯气体和煤矿粉尘一旦遭遇明火甚至火花,都可能会导致爆炸,造成严重的后果;井下空间狭小,各类生产设备堆积,电力电缆众多,在较大的用电负荷下,电缆可能会发热,导致易燃物质的燃烧,引发火灾事故。因此,做好煤矿井下火灾的监控,对于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意义重大。结合CAN总线技术,对其在煤矿井下火灾监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应用在煤矿工程中的煤矿供电技术,并且对井下电气的一些关键要点展开了论述和探讨。近几年来煤矿供电技术和井下电气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进,但是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供电系统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煤矿工程供电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供读者用来参考,以此来提高煤矿井下开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