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把好的宜兴紫砂壶是要集紫砂壶的材质美、工艺美、造型美、功能美、品味美于一体的传统紫砂文化艺术品。紫砂壶一直以来都是以它古朴的材质与紫砂壶特有的适茶性,与茶文化相辅相成,让大家熟知,经常有人说道爱壶人士不一定都喜爱喝茶,但爱好喝茶的人几乎都为紫砂壶倾倒。一把精品紫砂"佛手壶"的出现是紫砂匠人精湛技艺的体现,也是他们情感传输的一个过程,形与意的互相触碰,是意境美与生命力的表现,这把紫砂"佛手壶"把实用与观赏相结合,是一把审美度极高的手工艺品。  相似文献   

2.
范建中 《江苏陶瓷》2012,45(5):29-30
"雨打芭蕉壶"是在紫砂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诗词的意境、传统紫砂花器的塑形手法、艺术文化内涵的表达以及通过"静"的紫砂语言表现雨打芭蕉"动"的神态、自然现象的动态美、节奏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3.
蒋旭霞 《佛山陶瓷》2014,(4):53-53,58
紫砂艺术是紫砂艺人情感抒发的载体,也是艺术的融合体。它融合着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艺术题材,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我们在品茗之时,欣赏紫砂壶的历史文化、艺术创作和紫砂艺人想要表达的思想,真可谓是美不可言。其中的意境只能是使用者自己体会,一切尽在一壶中。  相似文献   

4.
在华美风气盛行的今天,作品《传炉》以其别样的简约别致脱颖而出,给人们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它如流水平静地娓娓道来,昭示着素面朝天中蕴含的别有洞天,展现着紫砂艺术的别样多姿.此壶是传统意义上的紫砂光素器,器身形状方中寓圆,比方器多了几分圆润之美,以无声的方式诉说着紫砂艺术中的无限魅力.此壶的造型之美已无需多言,其蕴含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庞大的紫砂家族里,仿自然形体的壶型我们称之为"花货",它是通过提炼物象精神,将自然界中的花草、鱼虫、水山、奇石等物象,用紫砂艺术来表现,达到灵秀、象征的艺术效果。这种紫砂壶既有象形美又有寓意美。紫砂茶具"空竹鸣泉"融入了秀竹、山泉、鹅卵石等诸多元素,在充满诗意的艺术形体中表达竹蕴高洁、泉存清明、壶溢茶香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叶水英 《江苏陶瓷》2010,43(2):50-50
宜兴紫砂传承数百年.在悠久的艺术历史上紫砂艺术造型往往不是单一的形式,而是形式与寓意的结合。现代紫砂作品“玉璧”壶的创作。就充分运用了紫砂造型“形”与“意”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雕塑自从融入紫砂艺术以后,它是艺术工作者有意识地把具有约定俗成寓意的形象作为作品的造型,从而表现出紫砂雕塑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紫砂雕塑质朴、安静而从容,它的形体造型在表现壶意的同时,也产生了审美价值与人文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陶都宜兴坐落于太湖之摈,这里不仅有着江南水乡的秀丽,更以它壶艺的独特艺术魅力而闻名海内,这便是有着"富贵土"传说的紫砂艺术。紫砂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它所代表的艺术美丽不仅仅是造型技艺方面,有时更重要的是作者透过紫砂实体造型而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这就是紫砂审美观中的一个方面:形与意。  相似文献   

9.
周琴娣 《江苏陶瓷》2009,42(3):14-15
宜兴紫砂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个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壶艺流派与风格,形成了宜兴紫砂艺术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为我们当今学习制壶和研究壶艺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这是前辈紫砂艺人留下的艺术珍宝,也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并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胡欣 《江苏陶瓷》2013,46(4):65
中国人自古就有饮茶的习俗,紫砂茗壶便在这样一种大众习惯中自然诞生,但不可不提的是,它更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产物。每一把紫砂茗壶上都凝聚着人们的愿望、志向或思想情感,因而它往往牵动着人们的心情,吸引着人们的视觉眼光,并最终成为一种博采众长的文化现象而发展至今。宜兴紫砂茗壶历史悠久、经典不断,与此同时,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寓意一直备受关注,也因此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是集艺术和人文为一体的手工艺代表。  相似文献   

11.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紫砂壶集实用、艺术、人文于一体,同时融入文学、绘画、书法、篆刻、金石等诸艺术于一身,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美感,它的美兼容并蓄,十分丰富,作为以紫砂泥抟造而成的艺术作品,它的质感美是相当明显,也是相当重要的.紫砂壶的质感美是一个相对宽泛的立题,其大致可以通过外在造型装饰和内在文化属性等来体现,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达到壶艺性能的全面展示与升华.现以紫砂“玲珑提梁壶”(见图1)为例,谈一谈这把壶的质感美.  相似文献   

13.
王牟霆  范建红 《江苏陶瓷》2013,(6):67-67,69
宜兴紫砂源远流长,蕴含着感性美和理性美的双重内涵,呈现着特有的古朴、典雅、哲理的艺术效果.本文以紫砂“四方吉祥如意壶”为例,简述了紫砂四方壶的特色、演变和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吉祥如意纹饰装饰在紫砂壶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提璧壶器型是由当代紫砂艺术巨匠顾景舟先生所创,因其壶盖面似玉璧而得名。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围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是顾氏毕生的经典之作,表现出材质美、形式美、功能美和意境美,乃当代紫砂茗壶一绝。师古不泥古,宜兴窑艺《紫玉提璧壶》是为纪念顾景舟大师对紫砂艺术所作的巨大贡献而制,根据材质的  相似文献   

15.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古典文化艺术气质的象征物,凝结着中国人对自然、艺术的看法,展现出一种坚实健康的美感。"树魂壶"从真实二字出发,于古拙粗粝中透露中国独特的艺术智慧,是融合紫砂壶技艺之美与自然灵气之美的花器佳作。  相似文献   

16.
曾经在不知名的书册上,看到过这样来比喻紫砂艺术魅力的话语——黯淡之光!也许它狭隘了些许,“黯淡”大多数用来修饰老旧,而“黯淡之光”也多为描述经历文化积淀的老壶、旧壶。其实紫砂艺术无新旧,它有着那独特的魅力、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17.
顾中南 《江苏陶瓷》2010,43(1):54-54,56
紫砂花器在整个紫砂艺术的殿堂中以其独特的华丽绚美而闻名于世。它的艺术手法秉承取法自然的原则,追求把自然万物美景融入紫砂造型艺术之中。 纵观紫砂业界的花器作品,大多以单壶为主,一般都是依照花鸟鱼虫的自然形态进行直观或者抽象的艺术造型塑造。对于自然景态的塑造相对来说往往比较少。而运用紫砂壶组合造型来表达自然万物美态的紫砂艺术就更加少了。  相似文献   

18.
王智明 《陶瓷工程》2013,(10):64-64
陶刻艺术需要注重陶刻的内容,在形式上贴合壶身.手法上技巧娴熟,这些都在紫砂陶刻家的手中一一体现。因此需要陶刻家有较高的文学、书画、艺术素质,才能雕刻出一把形、神、意相互统一的壶,表现出紫砂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正紫砂艺术作品,不仅仅讲究作品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也逐渐注重装饰画面的文化意蕴的展现及制作工艺的精细,使紫砂艺术作品不但富有实用价值,其艺术观赏价值也逐渐增加。而作为紫砂艺术作品造型装饰中最为惊奇的装饰手法——泥绘,为紫砂艺术作品的文化韵味增添了独特艺术魅力。图1这款"泥绘石瓢壶",紫砂艺术创作者吸收紫砂光货线条简洁、造型实用的特点,整体壶器线条流畅,质朴浑厚,颇有一种大气简雅的气度,壶流  相似文献   

20.
紫砂光货的造型,纯粹的几何圆球体或椭圆球体是很少的。透过紫砂壶造型的有限体量和空间,充分感受到了内在的无限魅力。不管是光货还是花贷,都需要具有制壶者的创作理念,也包含某种意义和追求,这样才能体现壶的内在灵气。紫砂“掇只壶”的光货造型,是紫砂造型中一种富有特色、极具情趣的艺术形式,它的圆润之美形成了紫砂造型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造型和审美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