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荧光磁粉检测(MPl)和荧光渗透检测(FPI)是两大表面无损检测方法。作为检测的必要配件之一,紫外灯的作用十分重要,与缺陷的检出率直接相关。1水银灯泡紫外灯传统紫外灯的典型产品需要安装一个125 W的水银灯泡。该灯  相似文献   

2.
莫瑕琳 《无损检测》2004,26(2):91-92,98
渗透检验的优点是能检出非金属和非磁性零件的表面开口缺陷,也能检出因几何形状和尺寸限制而不适合进行磁粉探伤的零件表面开口缺陷,因此在航空企业受到特别重视,作用愈来愈大。但要取得良好的渗透检验结果,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着重讨论荧光水洗渗透检验中干燥箱温度和干燥时间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使用不同系统灵敏度的荧光渗透液对人工盲孔缺陷试样进行检测,分析验证了在不同系统灵敏度的荧光渗透液下人工盲孔缺陷显示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相同系统灵敏度的荧光渗透液对人工盲孔进行检测时,后乳化型较水洗型灵敏度更高。对于孔洞类缺陷而言,直径和深度的关系是影响渗透检测灵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比了小螺距螺栓清洗前后的荧光渗透检测结果,发现螺栓根部表面开口裂纹缺陷无荧光显示的主要原因是裂纹开口污染物阻碍了渗透液的有效渗入。对螺栓表面进行彻底清洗,能够有效提高裂纹缺陷的检出率;采用高灵敏度和超高灵敏度的渗透液能提高裂纹的检出能力。综合考虑检测准确性和成本等因素,采用高灵敏度的渗透液进行检测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余慧澎  康茂东  王俊 《铸造技术》2023,(10):953-963
熔模精密铸件表面缺陷严重降低铸件的服役可靠性。工程上,铸件表面缺陷的检测通常采用荧光检测方法。然而,由于荧光检测的图像复杂、检测员水平参差不齐和长时间检测引起的视觉疲劳等原因,降低了荧光检测的精度和效率,严重影响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服役安全。近年来,荧光自动检测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荧光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给出了基于传统处理法建立荧光自动检测系统的主要步骤,梳理了近年来新出现的基于深度学习法的荧光自动检测方法,并对未来荧光缺陷智能化检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FGH96粉末、FGH97粉末镍基高温合金涡轮盘、篦齿盘无损检测方法研究,确定了粉末盘超声检测和荧光检测工艺。通过检测结果研究发现,热等静压+锻造态合金有利于超声检测,并发现了缺陷显示;直接成型热等静压态合金有利于荧光检测,并发现了缺陷显示。  相似文献   

7.
针对黑白光照度对日常荧光渗透检验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及不符合要求的黑白光照度严重干扰检验人员对缺陷的判定等问题,开展了黑白光照度测量有效性的研究。从黑光测量的距离、角度开展试验,对相关标准中黑白光照度的不同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引入精益理念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黑白光照度测量的相关因素并制作了专用的测量工装,保证了零件渗透检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水溶液中合成铕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在紫外灯下发出明亮的红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是配体的吸收;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配合物中Eu3+与羰基氧双齿螯合配位;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最佳激发波长为395 nm,发射光谱为Eu3+的特征光谱,发光强度最高的是波长为616nm的5D0→7F2跃迁,峰形尖锐,半峰宽仅7 nm,Eu3+处于无反演对称中心格位上,荧光发光机制属于M-M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DD5单晶高温合金叶片在渗透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大面积弥散的点状荧光显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采用微观分析手段确认了叶片荧光显示的性质。并结合人工缺陷试样定量分析实际缺陷尺寸与荧光显示尺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D5单晶合金叶片上大面积弥散点状荧光显示主要是由于腐蚀造成的,为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的研制和荧光显示评判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荧光渗透检验在航空零件的制造过程中使用非常广泛,但荧光检验的结论与零件的表面状态有密切的关系。针对钛合金复杂结构铸件荧光检验时,铸造缺陷多次检验一致性差的问题,通过试验验证了腐蚀、热处理和超声波清洗等预处理工艺对荧光检验的影响,并结合零件的制造工艺,在加工的不同阶段安排合适的预处理工艺。通过工艺改进,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轮箍表面自动荧光磁粉探伤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对荧光磁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详细介绍了自动磁粉探伤系统中的数字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经高精度CCD摄像机提取的检测图像,采用局部平均平滑处理、边缘提取和灰度图像二值化处理后,可有效识别出可疑缺陷,完成荧光磁粉探伤系统的缺陷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2.
刘保平 《无损检测》2010,(7):547-548,554
针对石油套管接箍的荧光磁粉检测,从设备、器材的使用步骤到检测准备、探伤操作要领等方面,指出了石油套管接箍荧光磁粉检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同时提出了检测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原材料和制造过程中,70%以上的缺陷为表面缺陷,对电站锅炉的运行安全威胁巨大。根据JB/T4730-2005标准规定,铁磁性材料进行表面检测时,宜采用磁粉检测。简述了磁粉检测的磁化方法、磁化电流、主要检测工艺以及质量控制要素,给出了电站定期检验中推荐的检测工艺。  相似文献   

14.
魏鹏宇 《无损检测》2009,31(5):415-416
为了澄清容器表面检测中渗透检测方法比磁粉检测方法直观,没有必要做磁粉检测的错误观点,介绍了渗透和磁粉检测的原理、应用范围及各自的优缺点。得出在铁磁性材料中,磁粉检测不仅能检出表面开口缺陷,还可以检出近表面缺陷的结论。该结论在一台浮头式换热器的对比试验上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郭海鸥 《无损检测》2003,25(11):581-584
介绍俄罗斯某厂航空修理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方法,包括磁粉探伤中的围磁法和弹簧通电磁化法,超声瑞利波探伤的沟槽探头,涡流探伤的旋转探头,荧光渗透检验中的湿法显示以及复合材料的声阻法检测。上述方法能有效发现缺陷隐患,保证航空修理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管在出厂前可能存在的横、纵裂纹对在役过程中的安全使用存在的巨大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磁场环境下的磁法检测技术。通过对试验样管的内外壁制作人工刻槽,并且根据钢管的特殊形态,建立合适、稳定的阵列式检测装置的方式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磁传感器采集到的磁场强度进行差分处理分析,并实现了二维成像。试验结果表明,磁法检测对该不锈钢管的外表面刻槽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对该壁厚样管的内部刻槽也能很好地检出。同时,该成像方法能够直观地表示出缺陷的具体位置,为缺陷的判定带来便捷。  相似文献   

17.
钢管二维漏磁检测系统的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何辅云 《无损检测》2000,22(2):68-70
基于二维磁化和缺陷漏磁原理的钢管自动化检测系统,采用集成化磁敏传感器、预放器降低系统的温度漂移,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缺陷检测的再现性、可靠、性;特殊的滑环技术将多路信号归为一路传送;模拟缺陷信号的多种运算方式,可依用于检测钢管内壁各种缺陷;结合计算机测控技术,对检测全过程监测,分析、运算、存储缺陷信号参数,对缺陷标记、定位。  相似文献   

18.
球形储罐是储存各种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常用压力容器之一,在石油、化工、冶金和城市燃气供应等方面得到广泛使用。针对球形储罐在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表面缺陷,磁粉检测是重要的检测方法之一。介绍了球形储罐的实际缺陷分布状态,针对不同部位的实际缺陷,介绍了采用的相应磁粉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磁粉检测的各个操作步骤和要点,并初步介绍了磁痕的显示特点,以及对缺陷的后处理方法。对球形储罐的磁粉检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采用直流磁轭方法检测表面覆盖有不锈钢的复合钢板缺陷的工艺、过程、结果以及返修方法。证明了采用磁粉方法,透过不锈钢覆盖层,检测基体为铁磁性材料中缺陷的可行性。所得检测结果可与射线和超声波检测结果形成印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火车轮内部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磁场环境下的无损检测方法。首先理论分析微磁检测应用于火车轮轮对内部缺陷的可行性,然后根据火车轮外观尺寸设计火车轮微磁检测系统,最后通过检测预制人工孔洞缺陷的火车轮试块完成微磁检测的试验部分。研究采用阈值法处理磁梯度检测信号,数据分析结果验证微磁检测对火车轮内部缺陷检测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试件中孔洞缺陷直径一定时,埋藏深度越深,缺陷引起的磁感应强度相对变化量越小,而当孔洞缺陷埋深一定时,孔洞缺陷直径越大,缺陷引起的磁感应强度相对变化量也同样会越小,但磁场的异常区域越大;采用阈值法可有效识别缺陷,并实现缺陷微磁检测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