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欣  赵聃 《江西建材》2015,(7):48+50
"城中村"一直被人们当做一种城市问题,各大城市以改造城中村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这种改造确实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城中村"的城市功能一直被忽略。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也会给城市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从城市肌理,城市拥挤,城市交通,城市界面,空间个性和弹性以及新的城中村危机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城中村被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不断探索改造方式和改造策略。但是现有的"城中村"改造措施往往只针对城市的物质空间,忽略了其中原住民的发展诉求。本文以重庆市改造后的"城中村"为例,对"城中村"原住民融入城市的困境进行研究,剖析其原因,再结合实际情况对原住民市民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8):138-139
城中村作为我国二元经济体接结构下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与旧式农村的一种结合体。它是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地域现象。它的存在,在城市内部形成独特的城乡二元化格局,在经济、社会、环境、景观、文化等方面导致一系列问题,给城市面貌、建设管理、土地的集约利用、城市的精神文明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各地政府纷纷开展城中村改造工程。但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学界对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讨。本文将从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以武汉市"江堤模式"为例,探讨城中村改造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中村"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中普遍存在,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对城市的发展影响也较大,"城中村"的改造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从人居环境建设的角度来探索昆明麻园村的改造,以寻求在"城中村"改造中更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城中村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都陷入不同程度的困境,究其原因是由于它们在推进过程中都面临着资金压力大和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本文在认真的研读了城中村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特性之后,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供求关系,提出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导向的城中村改造思路;并以武汉市"六合村"改造为例,在规划研究和实践中以充分利用和提升城中村的租住功能为主线,通过物质环境、土地产权、村民身份、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转变,将村民私营的出租屋改造为政府公共租赁住宅,以期对今后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可供操作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和利益,改造难度较大。特别是具有特殊城市职能的城中村改造,其所面临的问题必须全面考虑其特殊的城市职能。如何成功地改造此类的城中村,是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该文通过对鹰手营子矿区城中村改造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探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谈城中村的成因分析与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城中村的形成原因,探讨了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以更好地解决"城中村"问题,把城中村打造成文明社区,实现城市建设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各城市都在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优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城中村改造在完全铲平原有村庄痕迹的同时也遗失了很多东西,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如何在城中村改造中更好地保护、继承、弘扬地区城市传统文化,创造优美的环境,进而实现与整个城市的协调持续发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为背景,探讨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重点、难点、改造模式及思路,以广州白云区棠涌村改造规划为例着重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和政策,展望"城中村"改造为广州城市发展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造成了“城中村”的特殊现象。本文以益阳高新区为例,对益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所面临问题进行了全面地研究,结合益阳市“城中村”改造政策以及高新区开发建设特点和现状情况,提出了益阳市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园林》2018,(7)
新城或新区建设中经常会碰到"城中村"的改造问题,而要将新城或新区建设所倡导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到城中村改造中就更有难度。本文结合厦门翔安新城的城中村村庄内的海绵试点区的改造项目,在保留原有建筑格局及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低影响开发技术策略进行改造,让"美丽乡村"不再"千村一面"。  相似文献   

12.
李乐宁 《城市住宅》2022,29(3):202-204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有机更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对衰落的城市区域进行改造与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衰败的空间,促使其重新焕发发展活力与人文记忆再生,进而实现高质量城中村改造.立足城市有机更新视角,结合"十四五"发展方向,对王湖村城中村改造规划新理念、城市更新视角下王湖村城中村改造规划的强化...  相似文献   

13.
有人总结,城中村有“三难”:拆迁安置难、招商引资难、土地转性难。如何将城中村改造当作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让城中村这一城市建设管理的“难点”变成城市发展的“亮点”,许昌市城中村改造的决策者创新思路,做了一些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武汉新区为例,剖析了武汉市城中村改造政策,针对武汉新区城中村改造所面临的水平低、规模小、改造周期长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结合城中村改造政策,新区开发建设特点,城中村现状情况以及规划案例,提出在新区大规模成片开发背景下,城中村改造不宜以行政村为单位分散改造,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的原则,在大规模开发区域内以乡为单位统一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5.
蜷缩在城市角落的城中村小学出现了规划不合理、硬件设施落后等"夹缝"遭遇。对城中村小学进行合理的规划改造,处理好校园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对于带动城中村建设发展和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西安市杜城小学研究分析后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法,探索一种符合城中村小学特征的经济性改造方法和更新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6.
雒薇 《建筑与环境》2010,(5):140-143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可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城市不得不选择向外扩张与蔓延。与此同时,许多的村落被城市建设用地分割和包围,形成城中村。城中村的出现不仅制约了城市的功能拓展,也对城市环境和社会治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使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透过城中村问题表征,探寻城中村发展的深层机制和改造过程博弈模型,从而为城中村的改造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使改造各方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襄阳市王寨社区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为襄阳市其他城中村改造提供借鉴的坐标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城中村改造都是一个敏感而热门的话题。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其城中村改造似乎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尤其是燕庄、小李庄等村庄的成功改造,更是创造了城中村改造的“郑州模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正在为现有的城中村改造而竭尽努力的时候,另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即在城市的周边一大批潜在的“城中村”是否也正在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改造和规划是近几年比较热点的课题,根据城市发展的布局,将城中村改造建成新居民区的规划和建设是有其必要性的.本文结合兰州首批试点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中的一个,分析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存在的特点,有别于传统的农村和现代化城市形态和本质;同时探讨如何在城中村整体规划以及单体建筑平面布置上考虑城中村规划和建设的特点,以合理安置人们的居住问题,为同类城中村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田江霞 《山西建筑》2007,33(36):46-47
结合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太原市对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思想、改造思路和改造模式,以加快城中村的改造步伐,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要求,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