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总结了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损害情况,对桥梁的抗震设计和加固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我国桥梁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自然灾害当中,地震是造成桥梁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桥梁的主要震害,然后对目前主要的抗震设计理论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了桥梁抗震的发展趋势:由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理论发展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3.
桥梁作为交通生命线的枢纽工程,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震后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使得人们对桥梁的抗震性能越来越重视。桥梁抗震性能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建桥梁采取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二是对现役桥梁的抗震加固。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桥梁抗震加固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桥梁抗震加固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以期对我国现役桥梁的抗震加固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赵子文  梁春  何才山 《四川建筑》2011,31(5):149-150,154
通过对桥梁震害机理及震害破坏形式的阐述,依据多级设防原理深入分析了桥梁抗震的设计思想,同时对桥梁抗震分析法中的静力法和反应谱法进行了分析。从桥梁总体设计和抗震构造方面提出了桥梁抗震加固措施,以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轨道交通桥梁抗震设计可依据GB 50111-2006《铁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两本规范,但两本规范的抗震设计理念有较大区别。笔者基于工程实例分别根据两种规范对轨道交通桥梁进行抗震设计,包括对墩柱主筋、箍筋的配置,桩基基础主筋的配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对轨道交通规范中桥梁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董宏昌 《山西建筑》2014,(11):164-165
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通过阐述桥梁设计标准及设防目标,对中小跨径桥梁进行了抗震分析与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对同类桥梁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斌  纪延安  杜昊璇 《山西建筑》2009,35(7):338-340
针对我国桥梁抗震研究的重要性,对当前桥梁抗震分析方法中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及概率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指出同一桥梁对不同地震动输入有不同地震反应,合理的地震动输入至少应是桥址区的可能地震动,强调了大力发展桥梁抗震随机分析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樾 《山西建筑》2009,35(2):310-311
阐述了地震的产生机理、危害以及对桥梁的破坏性,分析了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思想、原则和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最后对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具体措施作出探讨,从而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冻土退化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桥墩-墩台-基础有限元模型,采用反映谱分析法对桥梁抗震性能在不同冻土上限退化深度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如下结论:冻土退化对桥梁的抗震性能有严重的影响,冻土退化越严重,墩顶和桩身水平位移越大;冻土的含冰量对桥梁抗震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冻土的含冰量越大,退化时墩顶和桩身水平位移增量越大,桥梁的抗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越低。  相似文献   

10.
秦永刚 《市政技术》2020,(2):98-101
城市桥梁抗震加固规划需要在已建桥梁抗震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桥梁抗震加固的优先顺序,以保证桥梁抗震加固工作有序进行。文章首先明确了桥梁抗震加固的优先原则,提出抗震加固优先等级及优先指数的概念,分析影响抗震加固优先等级的主要因素,包括桥梁位置重要性、抗震能力、加固难易程度及桥龄,通过计算抗震加固优先指数确定桥梁抗震加固优先等级。按照抗震优先等级评估方法,对北京市城市桥梁进行抗震优先等级计算分类,提出抗震加固规划建议。文章中的一整套评估体系,可为各地桥梁养护管理单位进行抗震加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设计的特点,建立了桥梁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公式,实现了应用结构最优化设计理论设计桥梁减、隔震支座动力控制参数,使得桥梁墩、台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最小的同时满足小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保持弹性;强震作用下减、隔震支座发生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的减、隔震设计思想.通过编制的桥梁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程序,对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采用橡胶支座的简支梁桥抗震计算的理论、方法及抗震措施 ,并以江苏宿迁桥梁抗震设计为例 ,分析纵桥向、横桥向地震作用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表明 ,江苏宿迁桥梁在地震时 ,下部设计由地震作用控制 ,纵桥向、横桥向水平力均较大。研究结果表明 ,桥梁设计应在详细的调查基础上 ,把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有效的抗震措施结合起来 ,方可得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中小跨径桥梁的抗震性能,总结了青海玛多地震、汶川地震等震害,阐述了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以及合适的构造措施,基于“多道设防,分级耗能”“一可三易(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可控、损伤部位或构件易检、损伤部位或构件易修、损坏部位或构件易换)”的桥梁抗震理念,提出将支座作为“保险丝式单元”的桥梁抗震概念设计。针对中小跨径简支梁桥易发生落梁震害,提出了适当增加盖梁宽度和横向设置双层挡块的抗震构造设计,建议在进行桥梁抗震设计和抗震评价时,统一抗震构造措施,不应再按照烈度(或基本地震动参数)划分桥梁抗震构造设计。从结构基本周期和频谱成分的角度,总结并分析了玛多地震中结构相似的相邻桥梁发生不同震害的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抗震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辉明  赵文  徐虎  蔡贵春 《工业建筑》2006,36(Z1):452-454
新疆属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是结构分析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实际地震动记录分析某大型人行景观天桥的抗震能力,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时程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人行景观天桥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现有的设计方案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不会因地震而导致破坏。  相似文献   

15.
李永强 《山西建筑》2009,35(2):293-295
介绍了能力谱方法的原理及基本步骤,并结合桥梁工程分析了在能力谱方法中地震烈度及场地条件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指出地震烈度越大,性能点的位移也逐渐增大,总体趋势是地震反应由弹性进入塑性;场地条件越差,地震反应越大,性能点位移增加较快,抗震能力下降也较快。  相似文献   

16.
《Soils and Foundations》2014,54(4):874-882
The seismic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 has been improved through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earthquake damage and advances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Bridges, including a volume on seismic design, have been revised three times since the 1995 Kobe earthquake. 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major changes and improvements in the seismic design techniques for highway bridge foundations with the effects of liquefaction and their background since the 1995 Kobe earthquake.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assessment, ductility design of pier and abutment foundations for liquefaction, and seismic design of pier foundations for liquefaction-induced ground flow.  相似文献   

17.
谢华伟  雷叙渌 《山西建筑》2010,36(18):303-304
通过历次地震的震害调查,指出桥梁结构等生命线工程的损坏对救灾行动以及灾后恢复均有极大的影响,总结了桥梁震害的各类情况,对现有的抗震设计理念进行了论述,以期指导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8.
试论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 《安徽建筑》2009,16(1):92-93
桥梁结构工程师应掌握桥梁结构的抗震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桥梁设计中。以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本文简单介绍现行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及其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传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优化,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结构形式,即上部结构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下部结构采用圆形钢管混凝土格构式桥墩。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传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连续刚构优化桥型及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在近、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连续刚构优化桥型抗震性能要明显优于传统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且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抗震性能更佳,近场地震作用下桥墩弯矩下降达41.9%,剪力下降达66.1%,远场地震作用下桥墩弯矩下降达37.5%,剪力下降达76.4%;相较远场地震,近场地震作用致使结构输入的地震能量大幅增加,相同桥型桥墩位移最大增幅达5.7倍,桥墩弯矩最大增幅达3.5倍;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是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桥梁结构形式,可为西部地区装配式钢混组合桥梁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薛建朝 《四川建材》2014,(3):167-169
对已建桥梁按照新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性能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考虑采取足够的构造措施和基于性能设计方法保证结构的整体延性,防止桥墩等构件的局部破坏,按照最新抗震规范,对某一在役混凝土梁式桥桥墩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通过计算分析验证抗震加固的有效性,对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