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2005,29(7):i002
在6月29日举行的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授牌仪式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努力推动产业由大到强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子商情》2005,(7):73-73
6月29日,由信息产业部主办的首届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授牌仪式及园区建设座谈会在武汉举行。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副部长娄勤俭、湖北省省长罗清泉、省委副书记陈训秋、有关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31个国家产业园区代表出席了会议。王旭东宣读了信息产业部关于认定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决定,并与有关领导一起为园区授牌。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2004,28(10):i002-i002
9月28日,由信息产业部主办、中国电子报社承办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授牌仪式暨基地建设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副部长娄勤俭出席授牌仪式。娄勤俭宣布北京、天津、上海、青岛、苏州、杭州、深圳、福厦沿海地区、广东珠三角地区等9个城市和地区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王旭东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部9月28日在京举行了首批9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授牌仪式,包括北京、天津、青岛、上海、苏州、杭州、深圳、福厦沿海地区和广东珠三角等城市和地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指信息产业规模大、科研开发能力强、骨干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和配套服务完善的地区。信产部今后将根据行业和市场发展情况,每两年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某一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产业聚集区)的认定条件做出相应调整。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一项战略举措,因此,将获得国家和地方在政策和财政上的重点支持。(钟)…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2008,32(3):20-20
为贯彻落实《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进一步规范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申报、认定、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依据《关于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意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信息产业部日前修订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并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集成电路应用》2005,(8):10-11
国家(宁波)集成电路产业园前不久授牌,作为信息产业部重点扶持的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该园区将定位于“长三角南翼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为宁波及周边区域制造业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近日,信息产业部颁布并授牌了首批31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各自拥有突出区域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不同产品领域内具有一定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区内优势企业比较集中,产业链相对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具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高新产业园区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赋予了更高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国内的电子信息大公司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将面临着以下挑战:跨国公司不断强化对产业的控制力;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性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原有的产业优势可能出现弱化。娄勤俭说,要充分认识实施大公司战略的重要意义,全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大公司发展。近期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电子信息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柱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产业。为促进国内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面落实年初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任务,信息产业部颁布了旨在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工作的信部规【2005】219号文。为配合做好宣传工作,本刊将陆续介绍一些特色园区,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精神,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强国战略,鼓励和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意见)》、《关于印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信息产业部同意北京、天津、上海、青岛、苏州、杭州、深圳、福州—厦门沿海地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等9个城市和地区为首批国家电子  相似文献   

11.
日前,信息产业部召开了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工作通报会。2005年信息产业部将继续深入开展电子强国战略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和鼓励信息技术应用两项重大政策的研究制定;全面开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继续抓好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建设、软件产业基地建设、数字电视、移动通信、汽车电子、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专项工作;加快实施标准战略,做好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的授牌仪式12月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建立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进一步推动我国动画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动画基地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树起了新的旗帜.标志着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8):i0001-i0001
在初具规模优势的基础上,为了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我国首次确定31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涉及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13个省市。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集中了我国通信、视听、计算机、显示器、元器件和家用电子产品等领域的主要优势企业,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园中,通信领域的4个产业园手机产量占全国手机总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14.
部领导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出要求创造良好环境实现做大做强日前,在 2005 年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工作情况通报会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副部长娄勤俭、苟仲文分别听取了各地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汇报。王旭东部长指出,要积极推进信息化应用,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娄勤俭副部长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认为,推动电子大国、电信大国向电子强国、电信强国转变,是时代赋予信息产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产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他还全面阐述了信息产业部今后一段时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思路。奚国华副…  相似文献   

15.
数据     
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国家队”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是大而不强:产品生产制造仍以组装加工为主,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件主要依赖国外;大企业不强,中小企业不专,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公司更少。因此,从建设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资源分散、政府缺乏推动产业发展“载体”的局面必须改变。而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正是做大做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途径。《中国电子报》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要求娄勤俭在2004年全国信息应用工作会议上指出,贯彻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是信息产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下一阶段,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统筹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要把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大市场,转变为建设电子强国、电信强国的巨大动力。二是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制定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战略规划,完善和强化各省市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机构,形成全国信息技术应用的工作体系和全社会关心支持信息技术推广应…  相似文献   

17.
在日前举行的信息产业科技会议上,信息产业部发布了《支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 在政策目标方面,《政策》提出,要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并举、中央与地方合作互动、规模扩张与产业升级并重,推动基地和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引擎,成为我国信息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增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世界电子强国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8.
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第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演讲中指出,刚刚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大陆信息产业未来3年的发展进行了部署.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振兴,就是要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化自主创新,完善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天津市经委获悉,“十一五”期间,天津将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集中布局在开发区西区、西青开发区、津南八里台工业区。规划建设以西青开发区和津南八里台工业区为中心的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350亿元,年均增长13.4%,占  相似文献   

20.
《电视技术》2004,(4):86-86
记者从3月2日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工作通报会中获悉,中国正着手制订指导电子信息产业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政策纲要,它将对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进行高层战略定位,并做出长远部署。这个计划的名字目前暂定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和鼓励信息技术应用政策纲要》,政策法规司已向信息产业部提出了该纲要的思路和建议,力争在一两年内加快研究,完成制订工作,并提交国务院。会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要加强政策规划指导,促进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增强产业整体实力。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完成工业增加值5100亿元,增长27%;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