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4,6-三氯酚(TCP)属于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但通过添加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酸可以加速其生物降解的速率.本实验通过添加甲酸和乙酸来研究其对提高TCP生物降解速率影响.同样加入1 mM的甲酸和乙酸可以分别提高TCP生物降解速率66%和88%.对TCP代谢途径分析发现,TCP在生物降解过程中,通过分子氧和电子载体的共基质作用启动其初始的还原和单加氧反应,在苯环上加入羟基.不同加入量的甲酸和乙酸对TCP降解的实验表明,加入0.25mM的乙酸加速TCP生物降解速率正好与加入1mM甲酸的效果相当.这表明,电子数的加入对TCP的生物降解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水中氟比洛芬紫外光降解的动力学与机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反应温度、氟比洛芬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溶液腐殖酸浓度、常见阴阳离子对氟比洛芬紫外光降解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检测光降解的中间产物,推测可能的光降解途径.结果表明,氟比洛芬紫外光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提高反应体系温度,或降低氟比洛芬初始浓度都有助于降解速率常数的提高;氟比洛芬在偏酸性(pH在6~7之间)环境中光降解效果最好;低浓度腐殖酸对光降解几乎没有作用,但当腐殖酸质量浓度超过10 mg/L时,会产生很大抑制作用;天然水中常见阴阳离子对光降解影响很小.此外,在光解过程中,氟原子很容易从苯环上脱落下来,形成F-,继而发生去羧基化和羟基化.  相似文献   

3.
含油废水在旋转光化学反应器中降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解的新方法,研究了溶液初始浓度、辐射时间、光源功率、液层厚度等因素对含油废水的降解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油废水的初始浓度对降解率影响最大,随浓度增加降解率衰减很快;辐射35min左右反应就很完全,降解率基本稳定于98.6%,光解反应速度快;500W的光源较300W的光源更有利于光解反应的进行;而液层厚薄对油类降解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UV/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偶氮染料铬黑T模拟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探讨了溶液的pH值、染料浓度、[H2O2]/[Fe^2+]以及光照强度对脱色和矿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能够有效地提高脱色速率,在紫外光下照射1h、铬黑T初始浓度为100mg/L时,脱色率可达到95%以上,矿化率可达70%以上,因此UV/Fenton方法对于处理类似铬黑T这种深色度、含芳香烃成分(UV254)的,并且溶解有机碳含量高的偶氮染料废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铁(Ⅲ)-草酸配合物在可见光及太阳光照射下,对碱性染料的光解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pH=4.0,Fe(Ⅲ)浓度为0.080mmo/L,H2C2O4浓度为5.76mmol/L(草酸分2次加入)、光照3h的条件下,20mg/L的亚甲蓝的降解率为93.0%。溶液pH值、铁与草酸浓度比和碱性染料浓度均对降解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功能光化学反应仪,对八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呋喃(OCDD和OCDF)在正己烷中的紫外光解
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DD及OCDF的降解主要是通过脱氯反应,OCDD在正己烷溶液中脱氯反应优先
发生在侧位 (2 ,3 ,7 ,8 )上,而OCDF的光解脱氯反应优先发生在邻位(1 ,4 ,6 ,9 )上。
同时OCDD和OCDF在正己烷中的光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增加汞灯功率,可加快OCDF在正己烷溶液中
的光解速度。  相似文献   

7.
紫外降解四溴双酚A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UV)光解技术作为四溴双酚A(TBBPA)工业废水的预氧化技术,考察了光照时间、pH值、TBBPA浓度、紫外辐射强度等因素对降解TBBPA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解可有效改善TBBPA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在pH=11、TBBPA初始浓度为50 mg/L,紫外辐射强度为8mW/cm2,温度控制在25℃条件下,反应210 min,B/C可提高至0.28。同时,各影响因素下TBBPA动力学降解特性的研究表明,TBBPA的光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分别应用TiO2光催化氧化和Photo—Fenton氧化两种高级氧化技术降解环境新型污染物——人工甜味剂糖精钠(SaccharinSodium,SAC)。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糖精钠浓度,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降解糖精钠,TiO2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并得出该体系最佳条件:500W汞灯、0.04gTiO2和DH=7。Photo.Fenton体系降解速率受糖精钠的初始浓度、H2O2浓度和Fe2+浓度配比的影响,体系的最佳浓度配比为:CSAC:CH202:CF,e2+=5:60:1;降解过程中总有机碳逐渐降低,最终降至92%左右,说明降解过程中有机物被矿化或被转化为CO2。  相似文献   

9.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以二氧化钛(T iO2)水溶液为壳层、聚乙烯醇(PV A )水溶液为芯层进行同轴静电纺丝,成功制备出了PVA@ TiO2纳米纤维光催化材料。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T iO2纳米粒子的负载量高达91%,是同类方法的2倍之多,同时具有良好的负载牢固的性能;研究了其在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能力,实验表明,20 mL的1×10-5 mol/L罗丹明B溶液在10 min内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0.
探讨水分蒸发抑制剂成膜材料十六醇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表明,在经过驯化的活性污泥中,以能够生物降解高级脂肪醇的微生物为主,这类微生物被抑制剂溶液诱导产生可以生物降解抑制剂的酶,对水分蒸发抑制剂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当降解时间为3h,底物质量浓度为70mg/L,污泥浓度(MLSS)为3.3g/L,溶解氧为3.0mg/L时,生物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88.57%.并且实验证明了铺展抑制剂后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小,无污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步水热法合成了由反丁烯二酸和草酸共同构筑的稀土配位聚合物[Sm2(fum)2(OX)(H2O)4]·4H2O(fum=反丁烯二酸盐,OX=草酸盐),并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及热熏(TG)分析。单晶XRD结果表明,反丁烯二酸和草酸的羧基氧原子均与Sm^3+配位,化合物是由草酸做柱支撑S...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步水热法合成了由反丁烯二酸和草酸共同构筑的稀土配位聚合物[Sm2(fum)2(OX)(H2O)4]·4H2O(fum=反丁烯二酸盐,OX=草酸盐),并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及热熏(TG)分析。单晶XRD结果表明,反丁烯二酸和草酸的羧基氧原子均与Sm^3+配位,化合物是由草酸做柱支撑Sm—rum层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且沿a轴,具有孔径约为6.4×9.7A。的长方形孔道,孔道被配位水分子和游离水分子占据。  相似文献   

13.
以V2 O5和草酸的黄褐色悬浊液为前驱物水热合成 VO2(B)纳米带,采用XRD技术研究水热条件对V O 2(B )纳米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为180~190℃、水热时间为20~24 h时,可以制备结晶良好的VO2(B)纳米带;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VO2(B)纳米带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晶格畸变度逐渐减小,且产物的择优生长趋势逐渐明显;水热反应初期,VO2(B)纳米带的平均晶粒尺寸增长较快,随着水热时间的延长,VO2(B)纳米带的晶粒生长趋于平衡,晶格畸变度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且产物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结晶取向。  相似文献   

14.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几种二元弱酸在离子强度μ =0.1(KNO3),V(乙醇)/V(水)=10%混合溶剂中的电离常数及其与Cu2+形成的MAB(M=Cu2+;A=水杨酸、5-硝基水杨酸、5-甲氧基水杨酸;B=丙二酸、苯丁基丙二酸)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弱酸中取代基官能团对电离常数及配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芳环的配体水杨酸中引入吸电子基团时电离常数降低,引入推电子基团时电离常数升高.对于丙二酸配体,增长碳链电离常数增加,配体芳环之间的堆砌作用可以增强配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3df,3pd)//6—311G(2d,p)法研究了CrO2+(2A1/^4A″)+C2H4生成P1[Cr(OCH2)^+(^2A″/^4A″)+CH2O]和P2[CrO^+(^2∑g/^4∑g)+C2H2O]的气相反应,重点对影响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的势能面交叉现象进行了讨论,并运用Hammond假设和Yoshizawa等的内禀反应坐标单点垂直激发计算的方法大致确定了势能面交叉点(crossing point(CP))或势能面交叉缝(crossjng seam)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CrO2^+活化乙烯C-C键是一个[2+2]类型反应,整个反应经历了重排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在云杉针叶和飞灰表面的光解半衰期(t1/2)与其结构的定量关系,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基组上优化和振动分析计算了48种PCDFs的分子空间几何结构,得到其各原子之间空间拓扑距离,并建立拓扑空间距离矩阵.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应用原子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修饰,得到量子拓扑指数XP1、XP2.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对48种PCDFs在云杉针叶和飞灰表面的t1/2进行模拟分析,分别得到2定量结构一性质相关(QSPR)模型,并用这种模型对t1/2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同时对QSPR拓扑模型采用留一检验法(LOO)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磺胺主要用于抗菌消炎,但易产生耐药性.本文以磺胺(SNM)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为功能单体,利用量子化学方法,采用DFT/B31YT/6-311++G**基组优化计算模板与功能单体的结构参数和能量来研究磺胺分子印迹聚合体系的不同功能单体和磺胺相互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磺胺分子印迹体系的最佳功能单体为丙烯酰胺(AM).同时也计算模拟了分子印迹体系的溶剂化能大小,选择出了体系的最佳溶剂为三氯甲烷.研究结果对磺胺分子印迹的合成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Von Neumann代数上的广义Jordan可导映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φ:A一A是一个线性映射,如果任意A,B∈A且AB+BA=I,有φ(AB+BA)=φ(A)B+Aφ(B)+Bφ(A)+φ(B)A—Aφ(I)B-Bφ(I)A,则称φ是A上的单位广义Jordan可导映射;如果任意A,B∈A且AB+BA=0,有φ(AB+BA)=φ(A)B+Aφ(B)+Bφ(A)+φ(B)A-Aφ(I)B-Bφ(I)A,则称φ是A上的零点广义Jordan可导映射.证明了Von Neumann代数上的每个范数拓扑连续的单位广义Jordan可导映射与零点广义Jordan可导映射都是广义内导子.  相似文献   

19.
多不杂铜矿床不同类型矿化的穿插关系和分布特征表明,其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多期次、多阶段活动特点。根据野外详细观察,结合室内显微镜下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把成矿作用分为三大期:岩浆后期、热液期、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又分为3个阶段:磁铁矿-辉钼矿阶段、黄铜矿-黄铁矿阶段、硬石膏-黄铁矿阶段。研究表明:(1)多不杂铜矿床包裹体极其发育,数量较多,主要呈负晶形,类型主要为含子矿物包裹体,大多数包裹体成群、成带分布,大小集中在5~20μm;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350~400℃;压力在47.9×105~184.2×105Pa;盐度(w(NaCleqv))在36.6%~48.4%;密度1.076~1.107 g/m3。(2)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液相成分主要为Cl-和Na+;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氧逸度、二氧化碳逸度和硫逸度逐步降低,pH值和Eh值逐步升高。(3)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早期主要以岩浆水为主,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成矿温度逐渐下降,大气降水的比例逐渐增加。(4)该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高温、高盐度、浅成、弱酸性以及强氧化环境中,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