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表面活性剂区别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特征有: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临界胶束浓度(CMC)、临界溶解温度(Krafft Point)、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以及分子定向、界面吸附、界面张力等;除HLB值与浊点外,对其他有关的特性将结合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部分,分别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反胶束     
《印染》2012,(7):5
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当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在有机溶剂内形成的胶束叫反胶束(reversed micelle),或称反相胶束。在反胶束中,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基团在外,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接触,而极性基团则排列在内形成一个极性核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通用五十余种表面活性剂的钙皂分散需量、钙离子稳定性、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临界溶解温度、浊点进行测试比较,阐明分子结构与分散性能间的关系,并以此与钠皂复合,测出混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钙皂分数需量、去污、泡沫等界面效应、获得阴、非离子复合、阴、阴离子复合的良好效果。利用沉降、超滤等试验进一步证实混合胶束的形成为钙皂分散剂与钠皂产生协同效应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引言文献中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电介质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有:1.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来说,电介质的影响是基于一种静电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和胶束由于水合氢离子的形成而呈现弱正电性。2.通过降低氧乙烯链的水合作用,电介质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部份盐  相似文献   

5.
虽然临界胶束浓度(CMC)常被用来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的量度,但表面活性剂吸附在界面上的趋势、胶束作用以及在液/空气表面上的吸附作用却并不一定是相互平行地发生变化的。在液/空气界面上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在低浓度时能降低水溶液体系表面和界面张力的物质,由一些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溶解性的化学基团集合于一个分子所组成。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如图1所示,在同一分子上同时具有亲水和亲油基团。正是这些不一致的结合构成了表面活性剂的活性作用,其结果是有效地降低了会干扰纺织加工过程中渗透、乳化和净洗等的高能量障碍。  相似文献   

7.
借助聚醚链段在天然产物异斯特维醇上连接不同基团,制备了3种异斯特维醇衍生物,对制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并借助分子模拟对产物分子的电荷分布进行定量分析、预测产物分子与水分子产生静电吸引的位点、计算产物分子与水分子作用的结合能,初步探究衍生物临界胶束浓度与分子结构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张力法测定3种衍生物作为表面活性剂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7.6、10.0、10.9 mmol/L,模拟显示对应分子的柔顺性越来越弱、偶极矩越来越大;分子模拟和HLB值定量计算证明,3种衍生物分子均具有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相似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8.
一、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征 分子中既有较强的亲水基团又有较大的亲油(憎水或疏水)基团即所谓两亲结构,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特征。非极性的憎水基团的存在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中产生“憎水作用”而有远离水的趋势,分子间相互缔合,尽可能与水隔离;极性的亲水基团的存在能防止表面活性剂成为不溶解相从溶剂中析出,因为极性基团是溶剂化的。  相似文献   

9.
用滴体积测表面张力的方法测定了25℃和35℃时纯毛纤维自中性水溶液中对TX-100的吸附及脱附等温线.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在纤维/水界面的吸附等温线为S型;低浓度和高浓度时,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大;中等浓度(临界胶束浓度以下)时,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并详细讨论了相应的吸附机理和吸附层结构,由吸附通用公式估算了表面胶团聚集数和表面胶团化标准自由能.  相似文献   

10.
一,表面活性剂与染料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内兼有亲水(极性)基与疏水基(非极性)存在,所以它在气-液、液-液、固-液界面有取向吸附的性质,并在溶液内形成稳定的聚集体(胶束)的性质,此外还有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的性质可作为它的第三种特性也不能予以忽视。特别在表面活性剂与染料共存的场合,染料本身也与表面活性剂一样,通常有极性及非极性结构,故在溶液或各种介质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1.
引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加工中是一种重要的助剂,它在低浓度时就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以及水和基质间的界面张力,从而使织物迅速润湿。  相似文献   

12.
润版液的表面张力愈小,它的铺展性能也就愈好。一般纯水的表面张力较高,通常高达72.75dyne/cm,所以一定要降低它的表面张力,才能适用于润湿印版。故此最好的办法是在纯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胶印润版液中加入乙醇、异丙醇、以及其它一些醇类、低级羧酸等,就是为了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 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物质浓度的升高,先是迅速下降,物质浓度若再增加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几乎不变,所以加入表面活性剂要适量,不宜过多。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双亲”分子,是由非极性的亲油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基团共同构成的。 表面活性剂性质的不同取决于亲水基团的结构,因此,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依据亲水基团是否在水中发生电离以及电离出的离子类型,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四大类。  相似文献   

13.
卢行芳  匡卫 《西部皮革》2005,27(12):29-32
运用760CRT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S/FC8P)复配体系的吸收光谱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浓度的变化,出现可见光区460 nm处吸收峰消失和近紫外区吸收峰转移(350 nm→380 nm)的现象;出现这两种现象时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分别位于复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附近.  相似文献   

14.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邻苯二甲酸单酯钠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彤  李万超 《印染助剂》1998,15(4):12-15
论述了醇醚单酯化,并优化了酯化条件。测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润湿性、乳化力、起泡性及去污力等表面性能,并与两种同类型单酯的表面特性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亲油亲水基团的结构对单酯型表面活性剂特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对T1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以及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T1脂肪酶活力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T1脂肪酶进行处理,再以对硝基苯酚月桂酸酯作为底物,测定处理后的酶活变化。研究发现,低浓度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T1都有激活作用,使其相对酶活提高50%到150%。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其临界胶束浓度,T1的活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吐温80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阳离子型(CTAB)、阴离子型(N-L与SDS)和两性离子型(SB3-14)表面活性剂都对脂肪酶的酶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带电基团与蛋白质表面的带电氨基酸产生强烈的电荷相斥作用,导致蛋白变性而失去活力。T1脂肪酶是一类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耐热脂肪酶,研究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其活力的影响,对于在不同目的下选择使用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它是由联结基团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多个单体表面活性剂连接在一起,可以获得临界胶束浓度低、表面活性高、增黏能力强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这些优良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综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质、合成及在皮化材料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绘制拟三元相图研究吐温/短链醇/丁酸乙酯/水微乳体系(MEs)的相行为,比较不同吐温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短链醇及表面活性剂与短链醇的质量比(Km)对单相微乳区面积及全稀释通道数的影响,并基于NMR方法对吐温80/乙醇/丁酸乙酯/水单相微乳区全稀释线上(混合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的质量比9∶1,逐渐增大水相分数)的微观结构变化、分子运动性及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表征。揭示单相微乳区稀释线上可能存在油包水→有序双连续结构→水包油→肿胀胶束的微观结构变化;根据NMR-1D NOESY选择性激发试验结果推测双连续结构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为:丁酸乙酯分子包裹在双层结构内部,与水分子较少接触;乙醇分子同时存在于液滴界面及水相中,与水相有直接作用;吐温80的亲水基团在界面外层与水相接触,疏水基团在界面内层伸向油滴内部,与水相无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染色厂在用染色牢度好而匀染性差的酸性染料来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匀染效果的实验过程中,数种染料水溶液的颜色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关系发生显著的变化。已经知道,如果表面活性剂与染料的电荷相反时,或者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染料水溶液的吸收光谱会发生变化。此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阴离子型酸性染料的吸收光谱的影响存在特异的现象。其中匀染  相似文献   

19.
造纸工业用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活性剂就是能在液体中溶解分散,并有选择性的吸附表面,具有各种实用的物理化学及化学性质的化合物。其分子中至少有一个对极性表面具有亲和性,能增溶于水的基团,另外还有一个对水没有亲和性的基团。实际应用的表面活性剂一般都是这类化合物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甚多,在造纸及其他工业中应用时,应满足有良好水溶性、生物分解性好、无毒性和价格便宜等条件。根据其在水中是否能电离以及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电离电性,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应用于制浆过程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渗透扩散功能…  相似文献   

20.
反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自发形成的具有热力学稳定性的纳米级聚集体,反胶束萃取可以分为前萃和后萃2个过程。文章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后萃过程的动力学研究以及后萃蛋白质优化的方法,为今后反胶束后萃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