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就西藏引水式小水电站夏秋季普遍存在的前池泥沙淤积问题 ,提出了采用漏斗冲沙和管道排沙的工程措施 .冲沙漏斗的排沙流量占设计引水流量的 7%左右 ,是节水型的排沙设施 .对西藏农牧学院教学实习电站前池泥沙严重淤积的工程实例进行冲沙漏斗和排沙管道设计 ,同时也提出排沙设施的运行方式 .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高水头电站水轮机组发电引水的泥沙问题,结合引水系统的地形条件,将常规布置于取水口的沉沙池置于渠道末端,通过适当加大渠道流速解决明渠淤积问题。在渠末布置沉沙及冲沙设施,将沉沙池与压力前池结合布置,压力前池由沉沙池尾部取用表层清水,结合布置设计有效解决了发电引水的泥沙问题,增大了压力前池的有效容积,减小了分开布置所需的场地,紧凑的布置更易于适应狭窄的地形条件,减小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3.
柴建江 《小水电》1997,(3):28-30
博尔塔拉垦区共建造27座水电站,这些水电站工程的水工设计中,遵循了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比较好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和排冰的问题。电站运行期间,没有发生过因泥沙磨损破坏和受冰冻破坏导致的停机事故。文中就引水渠首、引水渠道、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厂房设计及泄水陡坡等工程设计进行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4.
QMS水电站工程为引水式电站,具有水头低,流量大的特点,为形成有效的发电水头,在引水渠道末端设置压力前池,压力前池基础为砂砾石换填基础,前池在运行时出现渗水情况,前池基础一旦出现渗流破坏,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根据压力前池实际建设情况,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压力前池稳定及渗流进行了计算分析,评价结果认为,建筑物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5.
吴亮 《红水河》2022,41(1):72-78
QMS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具有水头低、流量大的特点,为形成有效的发电水头,在引水渠道末端设置压力前池.压力前池基础为湿陷性黄土和砂砾石互层,基础厚实,施工过程中采用砂砾石换填基础.压力前池在运行时出现结构缝漏水情况,渗漏水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进一步加大了结构缝的破坏,加大了压力前池运行的风险.笔者根据压力前池实际建设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英吉沙康帕二级水电站引水渠、前池和尾水渠的改造,解决了该电站引水、排冰、排污及泄水不利的问题,改善了电站运行工况,提高了出力,为电站机电部分改造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北方多泥沙河流上的径流式水电站提供了一条新的改造途径。  相似文献   

7.
水库泥沙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和水电站,在发挥各自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少水库随着进库泥沙的淤积,库容日趋减小,降低了效益。有的水电站,由于事前对泥沙淤积情况没有作出符合实际的估计,对于新出现的问题,没有给以完善处理和补救办法,遗留下来的泥沙问题,使电站不能正常地发挥其效益。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干旱地区,如北非的一些国家,同样碰到水库严重淤积和寻求减淤以保持库容、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西藏玉曲河扎拉水电站运行后水库泥沙对电站取水发电产生的影响,基于扎拉电站整体河工模型试验成果,对扎拉电站运用50 a水库泥沙淤积过程,泄水建筑物及电站引水口前泥沙淤积分布、淤积高程,电站过机泥沙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库运用50 a末,库区泥沙基本达到冲淤平衡,水库淤积总量约占总库容的66.45%;坝前泥沙淤积高程基本与底孔进口底高程齐平,对底孔泄流排沙影响不大;电站引水口前形成较明显的冲刷漏斗,引水渠淤积对电站正常引水影响不明显;电站过机泥沙,在水库运用初期没有0.1 mm的粗沙,在水库运用50 a末,遇常年含沙量洪水,过机泥沙中粒径0.1 mm的粗沙占过机总沙量的3.2%。建议下阶段进行优化水库调度,提高水库排沙效率的研究,进一步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减轻泥沙对机组的磨损。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多泥沙河流泵站前池泥沙淤积严重、影响泵站正常运行的现状,根据泵站前池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结合泵站设计实践,提出泵站前池设计思路。认为在水流平顺与泥沙淤积的矛盾中,应首先解决泥沙问题,从而控制前池形态,实现较好的水流条件;适当减小前池体积是解决泥沙淤积、控制前池形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鹏  宋华婷 《中国水利》2012,(22):54-55
新疆库玛拉克河塔尕克水电站是引水径流式水电站,位于新疆阿克苏市温宿县,从库玛拉克河上已建成的协合拉枢纽东岸总干渠分水闸引水.水电站两台机组运行到2008年8月17日,因水轮机磨损停机. 一、电站泥沙情况 2008年5月库玛拉克河来水量增大,水质变差,发电机组由清水期运行方式转为浑水期运行方式,根据水质情况电站前池排沙闸每36 h启动1次进行排沙.电站机组运行到1 800 h时发现电站前池积沙较多,根据这一情况电站将排沙孔运行方式由36 h改为20 h排沙1次.  相似文献   

11.
泵站前池泥沙淤积,除源水泥沙含量因素外,前池湍流涡黏也是重要因素。开展泵站前池湍流涡黏及治理措施研究,对降低泵站前池泥沙淤积、提高引水行流效率具有技术和应用意义。文章依据案例数据,借助FLUENT智能计算系统,采用Standard k-ε湍流涡黏数理模型,对引黄灌区正向泵站前池防淤课题开展模拟分析研究,以为同类引水行流治淤技术应用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宽浅明渠横向取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验研究了宽浅明渠横向取水时的分流特性及泥沙在引水渠中的淤积。试验结果表明,当渠首为无闸引水时,渠道中将产生回流,进入渠道的泥沙在回流区产生严重的淤积,影响渠道的正常引水。进而提出了在渠首建闸的方案,试验研究了闸门的形式、布置方案、过流能力、闸门开度及渠道的断面形态、泵房前池形状等水力学问题和在设计高低水位时的泥沙淤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淤清淤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选定的闸门布置形式和渠道形状基本能满足引水的要求。采用高速水流搅拌冲沙的方法能有效地防止泥沙淤积。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相似的工程有参考价值,并可为数学模型的验证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方起分 《小水电》1995,(3):39-41
为解决高寒地区引水式小水电站冬季运行中的冰冻危害,一般是对引水渠末端的压力前池采用“正向排冰,侧向进水”的布置方式。但据实践来看,这种方式的压力前池必须要有足够的排冰流量,才能保证电站冬季的正常运行。故在哈桑河一级电站设置有格栅排冰堰的压力前池,经五年运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泄湖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临夏地区大夏河末端,是引水式电站,引水渠长2km,设计水头35.4m,流量17m~3/S,装有1台3000kW国产机组和1台1560kW保加利亚引进的机组。电站于1969年投入运行,由于在水工设计中对电站冬季运行缺乏有效措施,致使电站的前池和钢管在冬季被冰凌堵塞,造成电站投产后有8个冬季不能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  相似文献   

15.
过渡过程计算分析对水电站安全运行极为重要。基于一维明渠和有压管道的非恒定流基本理论,针对某具有超长引水明渠的水电站,构建了"长引水明渠+压力前池+压力管道+机组"的过渡过程数学模型。根据边界条件,分别利用特征线法计算有压管道的瞬变过程和Preissmann隐式差分法计算明渠的瞬变过程。重点分析了本电站在机组甩负荷工况和增负荷工况下,引水明渠和压力前池中水位和流量的变化过程。并根据明渠浅水波传播慢的特点,针对电站增负荷工况,提出了该电站合理的运行调度方式,既保证了引水明渠及前池的最低水位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又保证了电站运行时一定的经济效益,可对类似的工程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吕庆平 《山西水利》2011,27(8):37-38
交城县旮旯水电站是一座引水式电站,为保证电站安全,压力前池须设退水设施。根据地形条件,电站压力前池有退水管和退水渠两个方案,对压力前池退水的两个方案从工程布置、工程运行管理、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认为明渠退水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泥沙较多的河流中修建小水电站,常会在前池里淤积泥沙,影响发电。四川都江堰灌区古城电站,在前池底板上开一些排沙槽,不但简单易行,而且效果良好。那个电站的前池宽18米,长55米。在后段25米范围内安排了5条排沙槽,槽与槽的中心相距3米,槽长25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电站概况云贵响水电站位于云南、贵州两省交界处北盘江上游,是北盘江干流规划开发11个梯级电站的第6个梯级,为引水式高水头电站,装机容量2×50 MW。电站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其中含有大量的石英和长石成分,区域多年平均输沙模数达1 000~2 000 t/km2。每次机组停机都会在压力钢管末端中产生严重的泥沙淤积。对机组的正常  相似文献   

19.
山区径流式小型水电站多采用低坝引水,常常不太重视防沙设计,致使大量推移质泥沙进入渠道,影响电站经济运行。全州县鹞子江电站引水枢纽设计,根据不同条件,采取沉沙槽、冲沙闸等工程措施来解决渠道淤积问题。电站建成后已运行3年,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少明  蔡富 《人民黄河》2012,(9):111-114
文泾水电站位于多泥沙的泾河上,泥沙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文泾水电站发电效益和安全的重大技术问题。设计采用泄洪冲沙洞作为泄洪排沙建筑物,通过计算分析、模型试验确定冲沙洞相对位置、规模,成功地解决了泥沙淤积问题,保证了电站发挥正常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