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和强度学术讨论会第一届会议于1981年11月11日~16日在湖南省柘溪水电站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75人,收到论文42篇.建国三十多年来,已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数以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和强度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8日~12日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水电系统及高等院校的33个单位的86位代表。这次会议在第一届会议的基础上,检阅了两年来在岩石和混凝土断裂与强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情况。针对收到的68篇论文,代表们集中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断裂参数的测试方法;(2)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第三届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和强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23日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专业委员会和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情报网共同主办.会议得到了安徽省水利学会,安徽省水利设计院和徽州地区水电局的大力支持.参加会议代表共90人,收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与强度情报网会议,与水利水电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与强度情报网会议,最近同时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举行,参加的共33个单位86名代表,提交的学术论文和交流资料共  相似文献   

5.
国际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学术会议1988年4月25~27日在巴黎召开,我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的11篇论文选入了论文集,其中有我院科研所刘麟德和唐剑虹的《巨型离心机用于土工试验研究》及《深厚覆盖层坝基建堆石坝及混凝土防渗墙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两篇论文。会议共收到世界各国提交的论文100多篇,经评审后,选入了87篇,内容包括土工离心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工专业委员会岩石与混凝土断裂力学分委会举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和江苏省力学学会联合承办的全国第十二届岩石混凝土断裂、损伤与强度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防裂学术会议于2012年5月11日至13日在南京河海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单位9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聆听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张楚汉院士、中国工程院陈厚群院士和孙伟院士应邀出席了大会。大会邀请张楚汉院士作了题  相似文献   

7.
1991年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6—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国际大坝委员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发起组织的。参加会议有来自13个国家150多名代表。会议交流宣读论文70篇。英国《水电站与坝工》杂志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专刊。可以说这次会议是继1988年十六届国际大坝会议以来,碾压混凝土工程界同行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利学会岩土专业委员会于10月20~26日在武汉召开了岩石力学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除水利水电系统的代表外,还有中国科学院、煤炭、矿山、高等院校及生产仪器设备的厂家等共46个单位的68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共54篇,并特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曹乐安同志作了题为《从葛洲坝工程的实践谈软弱岩石的变形模量测试技术中的有关问题》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1999年7月27日~29日,贵州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勘专委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在贵州兴义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召开’99学术交流会,来自我省各地(州、市)水利水电、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铁路、工程勘察及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贵州省科协学会部有关领导莅临会议指导。大学共收到论文43篇,其中贵州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勘专委提交论文15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景阳教授等4人撰写的论文《碳酸盐岩斜坡岩体的表生改造作用及斜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设计方法与准则是基于材料极限强度概念,断裂力学则以构件中含有裂纹为研究对象发展了相应的试验技术和设计方法,并在许多领域内被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1981年11月中国水利学会和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合召开了首次大型的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和强度学术讨论会.兹据会议岩石方面论文内容归纳为下列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断裂力学专题组于1982年10月7~10日在南京华东水利学院召开了混凝土断裂韧度科研课题协调和成果交流会。来自科研、生产、高等院校等十三个单位的二十八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在国内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文章共分四个部分:(一)阐述了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的发展过程;(二)介绍了混凝土断裂力学。由于混凝土断裂韧度是混凝土断裂力学的核心问题,因此在这里主要讨论了混凝土断裂韧度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介绍了岩石断裂力学。这里讨论的也是该学科的主要问题——岩石断裂韧性。最后概述了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工业民用建筑和矿山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 全国第四届水工混凝上及钢筋混凝土学术、信息交流会于1993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河海大学召开,来自全国53个有关科研院校、设计施工单位的85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交流会。大会共收到交流论文54篇,评审推荐出优秀论文24篇。 会议期间,河海大学周氐教授作了“关于新《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若干主要问题”的讲座,有30位代表在大会或分组会上进行了论文宣讲。代表们就新规范和有关水工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及热烈的交流。代表们还观看了由与会单位提供的有关新型材料施工方法及工程实例的录像,并参观了河海大学建工系实验室和观摩了正在进行的各种试验。  相似文献   

14.
我院地质大队首届学术交流会于1991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兰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兰州大学、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及西北院院部、总队和地质大队代表近5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共20余篇,交流了18篇.论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意义.大会宣讲论文后,开展分组讨论,代表们各  相似文献   

15.
水利水电混凝土坝情报网于1988年11月26日至30日在我院召开了“碾压混凝土坝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科研、施工和大专院校共43个单位,52名代表。会议共收到专题论文22篇。我院高安泽副院长致开幕词。华东院代表李世珍高级工程师作了情报网一年来的工作小结。成都科技大学李国润教授介绍了第16届国际大坝会议后国外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新动  相似文献   

16.
水利部水文司于1988年5月在长沙召开了《全国水文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代表80人,收到论文报告74篇,会上发表30多篇。会议着重讨论了水文系统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研究布置了今后开发和应用的前景。(陈子余)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国际土木与建筑工程计算机应用会议于1991年7月29—3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参加会议代表共70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373篇.我国共提出论文36篇,中国土木学会代表团一行1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还有几个其他单位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利学会于1965午11月15~23日在甘肃兰州市召开了水工混凝土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和有关高等院校共81个单位的92位代表;此外,临时参加会议的有53位同志。大会先后收到论文共89篇。全体代表首先学习了周总理在第三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人民日报“打破洋框框,发挥创造性”的社论,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讨论会自始至终以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度能源部、水利部院校机械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会于1990年11月11日至13日在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召开。能源部、水利部机械局杨天培总工程师、王继孝处长出席并主持了会议。来自两部系统的院校机械系领导、研究院所与厂矿企业的专家以及《水利电力机械》编辑部等共18个单位的2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对6所部属院校的20篇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认真地评审,最后评选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3篇,并表扬毕业设计(论文)7篇。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2月11日至15日,第十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换届会议在广东广州举行,并首次在香港设置分会场。本次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香港大学、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等单位协办。来自国内外的近千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长江科学院参会代表捧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