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一鸣 《城市住宅》2022,29(3):211-213
我国建筑业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提出了近零能耗建筑的概念.近零能耗建筑在我国寒冷和严寒地区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然而在人口密集的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缓慢.为加快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发展,从被动式节能技术、主动式节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使用3个方面论述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的技术措施,同时建议相...  相似文献   

2.
与建筑有关的耗能约占我国总能耗的30%,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已成为建筑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针对该地区的近零能耗建筑的围护体系关键技术进行探索,以期为该气候特征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大力推进净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已经开展一批示范工程,并编制相关的技术导则和标准,净零能耗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净零能耗示范工程项目,以及国内外颁布的超低能耗和零能耗的标准,从场地与空间、围护结构、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健康与舒适等多维度分析研究,初步构建符合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内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门窗能耗较大,为了探讨夏热冬冷地区合适的外窗遮阳技术,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上海和浙江湖州地区典型建筑遮阳技术进行调研发现,两个地区常采用的遮阳方式为水平遮阳板。在调研基础上建立建筑能耗分析模型,采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上海和浙江湖州地区外窗水平遮阳板深度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关系,为夏热冬冷地区遮阳改造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近零能耗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近似为零,是建筑节能发展的必然趋势,外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对实现建筑近零能耗至关重要。本文从外墙、屋面、外窗类型及窗墙比对住宅能耗的影响着手研究,得出了夏热冬冷地区较为适合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和建筑各朝向最佳窗墙比。建立了以工程实例南京锋尚国际公寓1栋住宅为基础的模型建筑,根据得出的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和建筑各朝向最佳窗墙比,对该住宅模型的外围护结构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其是否能够达到近零能耗建筑的标准,为夏热冬冷地区研究近零能耗住宅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采用何种技术来降低建筑能耗成为行业探索的新课题。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实践的调研,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从建筑体形设计、围护结构优化、门窗气密性提高、外遮阳的选择和绿化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整套因地制宜的被动式节能技术体系,为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在节能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某近零能耗办公建筑为例建立能耗模型,应用DeST-c软件进行建筑能耗模拟分析,研究我国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4个气候区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经济性。为我国近零能耗办公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厚度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夏热冬冷地区涵盖了我国16个省市(区),约有5亿人口,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这一地区的建筑长期没有供暖和降温的措施。冬季湿冷、夏季闷热,居住建筑环境十分恶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这一地区居住建筑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在这个背景下,朗诗在长兴研发基地进行的被动式建筑的探索和项目实践,为被动式建筑这一技术体系在该气候带的落地提供了实践数据。朗诗布鲁克被动房是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设计、建造的第一个被动式酒店项目。项目通过采用被动式建筑技术,在保障室内舒适度的情况下降低能耗需求,为解决南方冬季采暖问题以及降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空调能耗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重点讲述了被动式建筑技术体系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落地,并通过分析该建筑冬季工况下的运行测试数据情况验证了被动房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江南 《建筑学报》2007,(11):16-18
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其恶劣的气候原因和相对发达的经济使这一地区的建筑能耗不断激增。作者通过设计完工的低能耗绿色小住宅对"夏热冬冷"地区的低能耗建筑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近零能耗建筑研究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变得日益重要,热泵技术是近零能耗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夏热冬冷地区某低密度近零能耗住宅进行实测,对比分析了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的关键运行参数及能耗指标.案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室外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系统日均耗电量为40.1 kWh,而地源热泵耗电量为27.9 kWh,地源热泵具有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对化石能源需求量较大,“近零能耗建筑”是我国降低采暖能耗的有效途径。我国之前主要参照德国被动房的设计规范,但严寒和寒冷地区与德国的气候并不完全相同。文中利用DeST建立寒区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模型,以哈尔滨、沈阳和北京为代表城市,对基准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进行模拟,结合中德两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进行严寒和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德国被动房的能耗指标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同时应针对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制定能耗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产生的建筑能耗主要为夏季空调能耗。对建筑外窗采取遮阳措施,夏季能降低空调能耗。从建筑节能角度看,采用外遮阳比采用内遮阳更能降低夏季空调能耗。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结合建筑朝向,对居住建筑外遮阳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影响民用建筑能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正确地应用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尤为重要。地方标准将贵州划分为四个气候区域,即温和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凉冬冷地区[1]。为了使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更加有效,根据贵州省四个气候分区特点,对民用建筑围护结构典型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相关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和贵州省经济、环境特点,提出适合贵州不同气候区域民用建筑的墙体、外窗、屋面、遮阳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钢烽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10):115-117
清华大学开发的利用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ST-h,以某住宅建筑为模型,对夏热冬冷地区三个典型城市的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分析。从外墙保温砂浆厚度和窗户类型两方面对住宅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模拟分析其对住宅建筑全年能耗的影响情况,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IES-VE,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内外组合保温、外保温和内保温进行了建筑全年能耗模拟,结果表明外墙内外组合保温能耗值最低。通过分析夏季和冬季典型日逐时能耗值与室内空气温度,得出内外组合保温节能效果较好主要由于其更适应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间歇式、分室用能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冬 《山西建筑》2011,37(6):172-174
针对冬冷夏热地区高层建筑节能改造现状的研究,提出了高层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方案和具体措施,从高层建筑物的墙体、地面、屋面、门窗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节能改造技术,推进了冬冷夏热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进程,提高了已有建筑的节能效率,降低了建筑能耗,增强了建筑物舒适性,保证了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热桥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夏热冬冷地区热桥是否需要做保温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该文抛开热桥对结露的影响,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不同建筑形态的实例工程进行模拟定量研究,分析了热桥面积百分比的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及热桥部位有无保温层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考虑热桥部位的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夏热冬冷地区教学楼主动式节能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热冬冷地区的教学楼建筑由于区域特征,大部分没有安装空调、采暖设备,原有的节能设计也是一种被动式的计算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节能型教学楼成为设计主导方向.将节能设计融入建筑设计中,把被动式节能设计变为主动式设计,是推动建筑节能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方案设计的过程,主动式节能设计可以相应的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