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建筑》2019,(11):38-42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老旧工业区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对老旧工业区成因的探究、后工业景观发展与影响的解析,明晰风景园林驱动下老旧工业区转型的理论支撑。随后对发展相对成熟的西方典型成功案例——德国鲁尔区埃森市转型与仍未取得突破的案例——美国底特律工业区升级转型进行实践剖析,提取总结出如何利用风景园林的手段驱动老旧工业区转型,并结合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西方的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国内老工业城市转型中,以实现城市发展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大批工业建筑闲置,如何有效更新这些老旧工业厂区是城市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从7个维度构建老旧工业厂区再生更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多源数据,结合大数据GIS平台,用组合赋权和TOPSIS法建立评价模型,选取重庆中心城区颇具代表性的6个待更新的老旧工业厂区项目进行潜力评价,为老旧工业厂区再生更新的优先权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国内学者对于城市战略规划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城市战略规划是"地方的事",要准确理解城市战略规划的起源、作用及其核心理论和方法论必须从地方政府行为特征入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变迁,我国地方政府已经经历了"企业经营型政府"和"城市经营型政府"两个阶段。与之相适应,我国城市战略规划也经历了产业主导和空间主导两个阶段。在当前经济社会面临重大转型和城市政府正在朝着"治理型政府"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城市战略规划要以治理理论作为核心理论,积极推进城市战略规划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协调"转型、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型、从"宏伟叙事"向"嘘寒问暖"转型,使战略规划不仅真正成为凝聚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景,更要成为政府实现"善治"的政策平台和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黄磊  彭义  魏春雨 《新建筑》2015,(3):98-102
近些年都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国内将老工业区转型为艺术社区的现象相当普遍。近来几个介入到老旧工业建筑的城市艺术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城市自觉与空间自觉。从三个实践案例的研究出发,试图通过对其共性与特性的分析,总结艺术展中影响旧空间再生的策略与工具,归纳这种模式的驱动力与成效,从建筑空间、城市空间及公众生活等方面探寻艺术展对工业遗产更新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便存在大量老旧住房,虽然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但存在着设施不足、功能不全等诸多问题。通过对老旧小区的重新打造,以完善配套设施为切入点,适度提升公共空间环境,营造干净整洁的小区生活环境,解决居民的民生问题和构建和谐社区,让城市更美更宜居。基于此,以一个实际的项目为案例,详细分析其整体规划及其细节实施过程,探析老旧小区改造过程是地方政府需要关切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滨水地区的繁荣、衰败以及复兴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于上海黄浦江西岸的物质空间环境脉络变迁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以政策引导与多方合作、文化事件介入、工业地块转型及城市资本再分配等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黄浦江滨江更新的"西岸模式",并对城市开发公司作为更新推手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后工业时代城市滨水区发展的困境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侯雷 《福建建筑》2010,(2):13-16
局部地块概念规划是城市规划师主动服务的一种务实性规划,是针对体制转型阶段中城市快速发展的应对方法之一。通过规划实践,强调该类型规划的在解决城市敏感地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旨在加强规划编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科学引导,逐步改善规划师长期困惑的"被动式"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8.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已成为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转型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福州市鼓楼区持续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城市空间重新梳理整合。为此,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对其展开老旧小区改造满意度调查,着力探究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原因及其对策,为此,提升居民满意度,为后续的老旧小区改造与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以及产业的更新,工业地块的转型也势在必行。如何转型?如何开发?什么样的工业地块更新才是上海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本文通过华鑫置业的实践案例以及国际上相关优秀工业地块城市更新的研究,并应用在区域规划研究、调整的实例来探讨上海城市更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开发区作为城市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区,走上了"二次创业"的转型之路。随着转型的推进,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载体已趋紧,面向存量工业地块的更新逐步成为政府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路径,而由此面临的产权协调困难、利益冲突、监督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剖析了当前开发区工业地块更新中面临的困境,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总结了公私合作的要件,重点从合作更新、弹性操作和联合执行3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某公司为例,阐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政策投资平台向市场化企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3个关键点:一是融资渠道的丰富;二是在公用事业和盈利效率双导向下的投资策略;三是转型过程中配套管理体系的搭建与优化。通过案例分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借、用、管"3方面开展企业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权力下放、市场化及全球化为特征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转型,城市营销业已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活动中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城市营销以及内生型城市营销概念的解析,利用尺度研究工具,从认知度、集聚度、联通度、管治度四个方面构建尺度跃迁与内生型营销的结构关系。以江苏省盱眙县为实证案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详细阐述内生型城市营销的过程及其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和尺度跃迁的机制。并认为内生型城市营销的关键在于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集聚优势和联通优势,同时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与话语权的提升,形成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治理模式,构建根植性更强的内生型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林祖锐  杨思  常江 《工业建筑》2015,(4):52-55,91
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工矿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保护和再利用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基于工业遗产保护,通过对新河矿区独特的工业文化以及文革文化景观的挖掘,结合地块的资源禀赋和城市发展对地块的驱动,以生态修复为先导、文化再现为灵魂、适宜改造为支撑,提出适合新河矿区的转型发展新模式,促进矿区及周边地块的复兴及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梅丰社区公园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中康路和北环路交汇,占地面积4674.35m2。梅林片区地处福田区的北面,也是"背面",主要以城中村、老旧住宅和工业区等功能混杂,城市建筑老化,空间品质不高,形成了大量的"城市盲区"。地块原本与临旁小区属同一地块,因业主与开发商的纠纷,其承诺给业主的公共配套没有实现,业主们因此对该地的建设非常敏感,曾多次抵制该地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大中城市中的小区已经变得陈旧,客观上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如何通过一种合理的更新方式来解决当前老旧小区所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从而使老旧小区焕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微更新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微更新是指在对城市的原有结构与风貌进行保护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内部微小地块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式进行更新和改造。在城市微更新背景下,本文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原则为切入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重现老旧小区活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6.
张希晨 《工业建筑》2013,43(1):9-13,161
更新旧建筑以节省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决策的共识。在城市重新规划定位的过程中,科学理性地看待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将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方式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块的开发意向有机结合,把建筑的保留再利用作为新的规划设计的契机,从而打造出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将成为城市再造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土地开发与再开发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为系统总结土地再开发研究现状,针对中国知网的中文核心、CSSCI、CSCD数据库,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城市土地再开发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方法上,从量化分析到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介入;(2)模式转型上,从“房地产化”到城市竞争力提升;(3)动力机制上,从房屋、地块开发动力到成片开发动力转变;(4)利益博弈上,从地方政府主导到多元利益主体合作转变。现有研究仍存在部分西方“舶来”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认识不够深刻、成片土地再开发的博弈关系及机制挖掘亟待深入、对地方政府在土地再开发中的角色认知的关注度不足等问题。未来土地再开发研究可关注以下方向:一是结合中国语境深化理论研究,二是深入挖掘土地再开发背后的空间生产机制,三是深化土地再开发的政府角色认知等。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4):68-72
包装传统与推进文化产业化是当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学者关注了文化商品化导致的原真性丧失以及文化衰落等现象,而忽略了城市转型过程中,地方社会关系和文化如何被重新塑造的问题。以东莞包装莞香传统为例,讨论传统再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呈现了东莞城市发展面临的双重危机;包装莞香传统的具体实践,分析莞香速食化包装背后的动力和机制,以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同时涉及了意识形态、政府政策、全球化经济体系在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市的城市更新与转型,从职业化教育的观念出发,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根植工业城市建筑文化的建筑学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依托"建筑环境认识实习"与"历史建筑测绘实习"两门实践课程,以废弃锅炉房改造项目——刘鸿典建筑博物馆为调研原点,辐射其周边老旧社区,以学生参与工业城市更新项目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工业遗产城市的特征,通过工业建筑遗产自身魅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唤起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共鸣与责任,掌握有关工业城市建筑改造的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工业城市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增加、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的过程中,一般倾向于大力引进盈利性项目,例如商业地产、别墅住宅等。它们为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土地出让金,以及可观的税源,并成为区域市场的新经济引擎。因此,各城市争先推出优质地块打造盈利性项目,令政府彻底在城市规划中迷失方向,不能理顺盈利性与公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