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焦炭热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试验焦炉(SCO)对梅山常用11种单种强粘煤进行了试验,研究了炼焦煤的性质对焦炭热强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炼焦强粘结煤的粘结性、变质程度和碱度指数是对焦炭热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焦炭的机械强度和碱度指数是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焦炭中的灰分作为高炉冶炼过程中的有害成分,其全部来源于配合煤,配合煤的粘结指数可以反映其粘结性和结焦性,对焦炭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统计某焦化厂配合煤的灰分、粘结指数及焦炭的热性质和冷强度,对配合煤灰分、粘结指数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煤灰分与焦炭的抗碎强度(M40)和反应后强度(CSR)呈负相关关系,与焦炭的耐磨强度(M10)和反应性(CRI)呈正相关关系;粘结指数与M40和CSR呈正相关关系,与M10和CRI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分析灰分及粘结指数对焦炭质量的影响,有利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单种煤灰分、挥发分、硫分、胶质层厚度、黏结指数、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等指标对焦炭热态强度的影响.基于配合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在1.3%~1.4%时焦炭热态强度达到最优区间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整配合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优化配煤炼焦方案,使焦炭反应性降低了1.9个百分点,焦炭反应后强度提高了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配煤炼焦是通过控制配合煤的灰分、硫分、挥发分、G值等常规指标对焦炭质量进行预测,以达到生产预想质量焦炭的目的。随着高炉容积的不断扩大,焦炭在高炉生产中的骨架作用越发重要,高炉生产对焦炭的热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预测手段很难对焦炭的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进行准确的预测。随着显微镜下对煤的镜质体反射率的进一步研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岩相分析进行配煤炼焦,通过检测配合煤中的煤岩成分的类型和比例对焦炭质量进行预测,很好地填补了常规工业指标预测的不足,我公司对煤岩的研究及应用与国内行业先进单位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仅介绍一些生产中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利用13种粘结结焦性质指标相近的配合煤进行70 kg小焦炉试验,比较了所炼焦炭的热性质与矿物质催化指数、煤岩显微组分和焦炭光学组织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配合煤粘结结焦性指标相近时,焦炭热性质主要由灰成分中矿物质催化指数MCI决定;煤岩显微组分含量也是影响焦炭热性质的因素之一;焦炭热性质中CSR不仅受CRI影响,而且受焦炭中光学各向异性指数OTI及光学组织含量的影响。该结论对指导配煤生产,稳定和提高焦炭热性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廷万 《四川冶金》2003,25(3):20-22
通过对攀钢焦炭质量、配合煤的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冶金焦热强度的原因,确定了改善焦炭热性能的措施并成功运用于生产实践,同时提出了下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选取了鞍钢化工总厂常用的4种炼焦煤和神木长焰煤为实验煤种,采用2kg室式实验焦炉分别对单种煤和配合煤在三种堆密度下炼焦,所得焦炭按GB1997-89测定其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旨在寻求不同堆密度炼焦对焦炭热性能和长焰煤对捣固炼焦焦炭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种煤、配合煤炼焦的焦炭CRI都随着炼焦煤堆密度的增加而降低,CSR则提高;添加长焰煤炼焦对焦炭的CRI、CSR的总趋势是长焰煤配比越高则焦炭CRI越高,而CSR越低;但通过提高堆密度的方式炼焦,可以减小低阶煤对焦炭CRI和CSR的劣化.  相似文献   

8.
邹祖桥 《武钢技术》1993,(11):38-41,7
根据20kg小焦炉试验结果,对武钢焦炭转强度和配合指标之间关系进行了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炭转鼓强度和配合煤指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配合煤可燃基挥发份、粘结指数与粉碎细度的乘积对抗碎强度有显著影响,配合煤可烯基挥发份,粘结指数,粉碎细度,粘结指数与粉碎细度的乘积对耐磨强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结焦时间对冶金焦热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婳  李德谨  王凯 《中国冶金》2006,16(2):26-29
焦炭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配合煤质量和炼焦操作。配合煤质量和炼焦加热温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已有详尽论述,但结焦时间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塔塔钢厂的实验表明.焖炉可提高焦炭的平均尺寸和焦炭结构的致密性。焦炭经重大的结构变化.使其各向同性结构减少.粗粒和细粒镶嵌结构的数量增加。孔径减小。随着结焦时间的延长,焦炭的热态性能。即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煤与废塑料共焦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种煤与废塑料共焦化过程的配合性进行研究。首先进行了煤与PE、PP、PET、PS和脱氯PVC 5种塑料混合物热解过程的热重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煤与上述5种废塑料的20 kg试验焦炉的共焦化试验,考察了不同种类废塑料对焦炭冷、热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和不同种类废塑料发生热解反应的温度区间及热解失重速率的温度分布曲线对共焦化后的焦炭强度有直接影响,表现为煤阶较高的烟煤与废塑料共焦化后焦炭强度下降,5种废塑料中PS和PET与煤在共焦化过程中的配合效果不如其他3种废塑料。  相似文献   

11.
梁彩凤 《天津冶金》2011,(6):38-40,62
为了提高焦炭质量,改善焦炭的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在不同的喷洒时间将不同浓度的钝化剂溶液分别作用在两种强度的焦炭表面上,进行焦炭热性质的试验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钝化剂浓度和焦炭本身的质量对焦炭的热性能影响很大,而钝化剂的喷洒时间对焦炭热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炉的大型化,焦炭抗碎强度M40高低对高炉生产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影响焦炭抗碎强度的各种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调整配合煤细度、降低焦炭灰分、改善配合煤质量等措施,使焦炭抗碎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为高炉稳定顺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分析近年来昆钢新焦配合煤结焦特性指标变化对焦炭热态性能造成的影响,找到配合煤结焦特性指标与焦炭热态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配合煤结焦特性值x、Y、G、b适宜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4.
齐婳  王凯  陈松 《四川冶金》2015,(2):5-7,12
为探讨不同粒度配合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以5mm作为粒度分割点进行分样试验。工业分析、岩相分析和小焦炉试验结果都表明:粒度小于5mm的煤样中气煤成分较少,而肥煤、焦煤和瘦煤成分较多,惰性组分少,易粉碎;粒度大于5mm的煤样中气煤成分较多,惰性组分多,难粉碎。煤种的粗粒部分多数为非活性组分,在炼焦过程中成为焦炭裂纹的中心,不利于焦炭质量的提高,所以在控制配合煤细度的同时还应控制煤料粒度的上限。  相似文献   

15.
根据阿莫索夫-夏皮洛配煤原理,结合我国煤炭资源性质,研发了煤岩配煤技术及焦炭质量检验系统。CBI和SI是影响焦炭强度的两个主要指标,可以指导炼焦煤选购、确定最佳配煤比和预测焦炭强度。通过实例证明了可利用煤岩配煤技术控制调整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6.
1 前 言印第安纳港焦化公司 (以下简称IHCC) 1 998年 3月投产的热回收焦炉采用了内陆钢铁公司设计的配煤方案 ( R°max1 .1 1 %)。所生产的焦炭用于Ispat的 7号高炉。随后 ,在 5次大的不同配煤变更中 ,对煤样和焦炭样做了仔细分析。配煤变化主要是通过连续增加煤种 ( R°max1 .1 5 %~ 1 .42%)来表示。配煤后的炭化大部分都是在IHCC带有热回收设备的 6个炭化室内进行的。本文对煤和焦炭的关系进行了评定。注重于选择不同的配煤 ,没有考虑焦化设备操作条件的影响。2 配煤试验及结果从 6种配煤的炼焦结果来看 ,煤的质量与焦炭的综合质…  相似文献   

17.
陈君安  杨海顺 《河北冶金》2023,(9):25-28+41
焦炭强度指标和炼焦煤煤质的相关关系是制约利用焦炭质量预测模型指导配煤炼焦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了焦炭强度指标固定时,配合煤料的煤岩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配煤炼焦。为较大范围的调整煤料的CBI和SI指数,选择了4个矿点的煤料进行筛分,选取部分粒级进行炼焦。通过调整配合煤料的CBI和SI指标,利用小焦炉炼焦,分别探索焦炭机械强度M40≥86%、M10≤6.5%时,配合煤料的CBI值和SI值的对应关系。利用spss对CBI值和SI值作回归分析,发现焦炭机械强度M40≥86%、M10≤6.5%时,配合煤的CBI指数在≥1和<1两个区间,CBI值和SI值分别呈二次相关;通过拟合获得CBI≥1和<1时,CBI指数和SI指数的相关数学模型。利用配合煤的煤岩指数和结焦性能的关系、配合煤的灰分和硫分与焦炭相应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合生产条件和市场煤价,以炼焦煤的总价格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满足要求的炼焦煤配比。该方法可以快速确立炼焦煤配比方案,为优化炼焦配煤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张代林  余亮  郑明东 《钢铁》2009,44(1):15-0
 随着煤岩测定技术的进步,炼焦煤的煤岩性质已在炼焦配煤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多种单种煤和配合煤的煤岩特征以及对应的40 kg试验焦炉所炼焦炭的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单煤种的R0max在1.3%~15%间,所炼制焦炭的冷态机械强度(M40和M10)最好,其热性质(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也较好;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图特征越接近正态分布,则所炼制的焦炭冷态机械强度(M40、M10)就较好,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图特征偏离正态分布越远,其焦炭热性质越差;40 kg试验焦炉所得焦炭的反应性CRI高,其反应后强度CSR较低,存在负相关线形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COREX所用2种块煤在不同条件下所成半焦的显微结构、热态强度进行观察,分析了影响块煤成焦质量的内在因素。比较2种块煤所成半焦的组成结构及性能差异后,发现兴隆庄煤成焦结构要优于大同煤,但兴隆庄原煤组织反应性较高,故在前期其煤成焦强度低于大同煤,直至成焦结构较多时,才高于大同煤。通过对COREX风口焦及实验室自制半焦的微观形貌和性能进行对比,确定了风口焦的来源,风口前兴隆庄煤形成焦炭的表面呈现出较浅的孔洞,其热态强度明显高于大同煤形成的焦炭。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炼焦煤特性对焦炭粒度的影响,对鞍钢常用炼焦煤进行了炼焦试验分析和配煤炼焦试验优化研究,并在配煤炼焦生产中进行了试验应用.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的炼焦煤对焦炭冷热态指标及焦炭平均粒度指标的影响差异明显.试验条件下,焦煤成焦质量最好,粒度>40 mm的焦炭比例极高、达到90%以上,平均粒度在70 mm以上;调整鞍钢6 m焦炉用配煤方案,配入瘦焦煤10%,降低焦煤配比5%,停用瘦煤,能够使焦炭热态反应性降低2.1%,焦炭平均粒度提高1.8 mm,且焦炭粒度均匀性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