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的研究程度事关地质找矿成效的关键性问题.在简述区域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大田某铁矿床地质特征,并从成矿物源、岩性、层位、构造、岩浆岩及岩体后期蚀变作用与矿化关系等方面入手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铁矿床矿体赋存于林地组与栖霞组之间的不整合面上的灰岩层位中,燕山早期的张地岩体是铁矿矽卡岩化的必要条件,其接触带附近的蚀变带是矿化及矿体赋存的必然条件.矿石类型主要为风化残余型褐铁矿,属热液充填型与接触交代型矿床.该研究可为矿区及外围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指导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州利国铁矿区是江苏省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基于勘查基础,对其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和成矿规律。研究认为:利国铁(铜)矿属于接触交代-热液充填型矿床,其成矿母岩主要为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赋矿层位主要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其成矿作用明显受中酸性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成矿特点,早期以磁铁矿成矿为主,晚期以铜(金)成矿为主。矿床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东向西铜(金)矿化有逐渐增强的趋势,由此推断矿区西部具有进一步寻找铜(金)矿的可能;垂向上,矿体主要赋存于主岩体的上接触带,在主岩体东部(矿区东部吴庄一带)倾伏端其剥蚀深度较小,具有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武钢金山店铁矿是地下开采铁矿山,为武钢主要矿石原料基地之一,位于湖北省大冶县境内,矿区有公路与铁路,铁路至武汉市和黄石市的里程分别为117km和37km,交通方便。该矿矿床赋存于石英闪长岩与大理岩或角岩接触带上,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设计开采的有Ⅰ号、Ⅱ号、Ⅲ号三个主要矿体,形态为似层状或似脉状,呈北西西至东西向平行展布。倾向为南南西,倾角57°~89°,矿体平均厚度25m。矿石类型主要有块状磁铁矿石、粉状磁铁  相似文献   

4.
矿山宝铁矿床位于大长沙盆地的南端,矿体赋存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带内,矿床的顶、底部为大理岩、火山凝灰岩,花岗斑岩呈岩墙状穿插、切割主矿体。根据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及矿石的矿物组合特征认为,本矿床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矿床的铁质主要来源于上侏罗统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层,同时可能有深部来源的铁质参与。花岗斑岩的侵入,对原始沉积铁质进行了叠加改造(矽卡岩化),围岩中活化的成矿物质补充到热液中,成矿物质随热液迁移到接触带的薄弱界面,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富集形成矽卡岩型铁矿。  相似文献   

5.
铁山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山铁(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西亚带、鄂东南铁铜成矿区亚带北段.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早中期侵入的闪长岩类和三叠系大冶群碳酸盐岩第三~六段的断裂复合接触带上.从岩浆的侵入到岩体结晶冷凝,接触带经历了压性到张性改造的转变.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研究,铁山铁铜矿床成矿作用主要为早期闪长岩浆熔融出富铁熔浆沿张性构造带贯入成矿,矿体与围岩呈截然接触关系,矽卡岩化较弱,后期为接触交代成矿.根据铁山铁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两期成矿与先后侵入岩体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初步建立了铁矿浆充填成矿、接触交代式成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布赫特山地区铁铜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欧龙布鲁克陆块东北部,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床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中岩组上部和下部碳酸盐岩组合与华力西期中酸性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接触带附近。矿体呈明显的磁异常和磁异常变化,矿区内已发现铁矿(化)体4处,铜矿(化)体2处,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分布严格受矽卡岩带控制,发育矽卡岩化、蛇纹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类型,其成矿类型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7.
东园铁矿位于广东省怀集县,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矿床,矿体产于花岗岩中残留大理岩体的接触带上,并伴生铜、锡等金属矿产。从矿区地层、岩体及构造等方面剖析该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旨在寻找隐伏矿体,对指导矿山生产和远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山西西里北铁矿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就矿区找矿前景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1)该矿床产于燕山期二峰山系列辉石二长闪长玢岩与中奥陶统上马家沟组一至三段白云质灰岩、花斑状灰岩等围岩的接触带附近,矿体与围岩接触带的形态、规模以及复杂程度为重要的控矿因素,同生背斜褶皱、层间滑脱面为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岩体钾长石化、矽卡岩化为找矿的直接标志;(2)西里北铁矿为一接触交代型磁铁矿床,矿体一般赋存于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上,矿体的成矿母岩为燕山期二长闪长玢岩,围岩为奥陶系灰岩,燕山期二长闪长玢岩侵入于奥陶系灰岩中,在高温热液蚀变的作用下,铁质发生富集,磁铁矿被大量析出沉淀,从而形成了磁铁矿床;(3)矿区已经揭露的矿体南东部、北东部,5#线北西部以及4#~6#线区域,矿区东部十村山附近,距离大王磁异常5~15 km的东亢磁异常、南孙磁异常、东张磁异常、张綦磁异常以及宋村磁异常的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9.
莱芜式接触交代-热液铁矿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类岩石与燕山晚期闪长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通过研究柴庄矿区地质特征及岩体分布特征,推测出矿体受辉石闪长岩和竹叶状砾状灰岩接触带控制,据南侧矿坑一壁所见辉石闪长岩和灰岩接触界线产状,推测矽卡岩铁矿体倾向南西,倾角75°,属于莱芜式接触交代-热液铁矿。  相似文献   

10.
杨庄铁矿床位于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西南段的钟姑山矿田内,属于宁芜地区次火山岩系与沉积岩接触带中形成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闪长玢岩岩体与徐家山组接触带部位及闪长(玢)岩岩体内部。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杨庄铁矿属于玢岩型热液充填-交代铁矿床,发育于岩体内部的矿体应为接触带矿体崩塌、沉陷所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铜山铜矿矿体形态变化与岩体接触带及地质构造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矿体的空间产出受接触带断层产状变化的制约,创立接触带断裂伸展剪切控矿模式.通过钻探工程验证,在4#矿体的倾向延伸方向上发现了大规模的隐伏矿体,新增铜金属储量超过20万t,证明了理论模式创新对老矿山深部找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在高岭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野外岩、矿石物性测定表明,矿区内铁矿石磁化强度高,而围岩磁性相对磁铁矿较弱,这为在矿区进行高精度磁测提供了可靠地地球物理依据.本次工作在研究区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探测地下铁矿化因此的磁异常,并结合地质资料,对潜覆盖区和矿区深部矿体进行反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符山铁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磁铁矿床,矿体均赋存于燕山期闪长岩与灰岩的接触带,矿山经过了30余年的开采,矿产资源已接近枯竭,亟需在矿区深部探查新的铁矿石资源。阐述了高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工作原理,通过其在符山铁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就其探测出的异常利用钻探手段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其在本次深部找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意见,对指导同类型矿山进行深部找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阳山县观音山铁矿区处于华南褶皱系武夷—云开断褶带湘桂褶陷南东部位,区域上岩浆活动强烈,岩体接触带及附近地区有铁、铅、锌及多金属等矿产产出。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上泥盆统碎屑岩,发育有北西及近南北向2组断裂构造,岩浆岩主要出露为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了更好地指导勘查工作,扩大矿体规模,增加资源储量,矿区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圈定区内8个磁异常,并对异常进行了评价。通过矿区矿床地质研究,讨论了矿区的主要控矿因素。通过对矿(化)体赋存条件的研究和已验证矿致物探异常的对比分析,得出该矿区具有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香格里拉欠虽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杰  赵玉 《煤炭技术》2013,(9):154-156
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域中甸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欠虽铁矿是通过磁异常扫面发现的矽卡岩型铁矿床。矿体受图姆沟组大理岩与浅成中酸性侵入岩接触带控制,Ⅰ号主矿体走向长940m,平均厚度39.88m,延伸稳定,边界未封闭,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矿床以Fe为主,伴生S、Cu、Pb、Zn、Au、Ag。矿石结构简单,铁矿品位富。高强度磁异常,褐铁矿、磁铁矿露头,矽卡岩和构造破碎带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辽宁有色地质局109队在辽西火山岩下发现3 000万t铁矿资源。查马屯地区磁异常面积53km~2,共有5个异常带。辽宁有色地质局109队在该区获得一处磁异常,由2个异常带组成。其中,1号异常带长1 200m,宽800m,经钻探验证有2个铁矿盲矿体,最大伪厚320m,铁矿石最高品位45.24%,平均品位33.79%,目前已控制走向延长520m,控制倾斜延深410m,控制宽60m,矿体水平厚  相似文献   

17.
摘要通过对铜山铜矿矿体形态变化与岩体接触带及地质构造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矿体的空间产出受接触带断层产状变化的制约,创立接触带断裂伸展剪切控矿模式。通过钻探工程验证,在4^#矿体的倾向延伸方向上发现了大规模的隐伏矿体,新增铜金属储量超过20万t,证明了理论模式创新对老矿山深部找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冶铁矿尖林山—狮子山矿段接触带形态及控矿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冶铁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期闪长岩体南缘与三叠系灰岩的接触带上。通过研究大冶铁矿地质资料和生产探矿资料,利用Surfer工具中的数学模型,绘制闪长岩体接触带等值线和表面图;并以尖林山—狮子山矿区为实例,对其等值线和表面图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矿体赋存规律,为矿山深部找矿勘查和工程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SOKOYA铁矿位于塞拉利昂中部苏拉山—坎格瑞山绿岩带内,北侧紧邻全球最大磁铁矿山——唐克里里铁矿,成矿条件良好。在详细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该矿床由原地矿体和次生堆积矿体组成,原地矿体呈陡倾单斜形态产出于围岩中,控制矿体长2 000 m、最大延深1 075 m;次生堆积矿体呈面状分布于矿区北部山顶附近,与下部原地矿体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矿体产状受地形影响较大。2矿石品位分布均匀,有害元素含量低,自然类型可分为原生矿、混合矿和氧化矿,工业类型为需选弱磁性铁矿石和炼铁用铁矿石。基于上述结论,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SOKOYA矿床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20.
程潮铁矿矿体空间展布模型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潮铁矿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与三叠系下统大冶群的接触带及附近。本研究选取程潮铁矿矿区自西向东共39条生产勘探线剖面资料,运用GeoMine 3D系统分别建立程潮铁矿岩体接触面形态模型和矿体的空间可视化模型,以及两者的复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接触面形态特征与矿体空间展布位置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岩体接触面的陡缓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矿体多赋存在接触面由陡变缓的平台或凹陷地段,并据此预测了矿区的成矿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