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CBN刀具切削GCr15淬硬轴承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切削实验,研究了PCBN刀具精密切削淬硬GCr15轴承钢时切削力的特征、锯齿切屑的形态和刀具的员特征,又从表面粗糙度、硬化层深度、亚表层的白层现象和残余应力的分布方面深入研究了PCBN刀具精密切削淬硬轴承钢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PCBN刀具应用于GCr15轴承钢的精密切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PCBN刀具的硬态切削加工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PCBN刀具的物理特性、靡损特性、锯齿形切屑的形成机理、切削力和金属软化效应、已加工表面质量等方面综述了PCBN刀具切削淬硬钢的适应性,着重从刀具磨损,已加工表面白层和残余应力的形成论证了PCBN刀具在淬硬钢切削加工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PCBN刀具连续切削磨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ZN8200PCBN刀具硬车削GCr15轴承钢为实验对象,分析了PCBN刀具连续切削时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BZN8200刀具硬车削GCr15淬硬轴承钢时刀具磨损主要是氧化磨损、粘结磨损和扩散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PCBN刀具切削GCr15淬硬轴承钢时刀具磨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切削实验,研究了PCBN刀具切削淬硬轴承钢时刀具磨损形态及磨损机理。实验表明。PCBN刀具前刀面的磨损为月牙洼磨授,后刀面的磨损为机械磨损,其磨损程度与工件硬度呈非线性关系,并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磨损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PCBN刀具干切削淬硬轴承钢时磨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干切削淬硬GCr15轴承钢的PCBN刀具磨损试验 ,得出了后刀面刀具磨损曲线 ,结合扫描电镜对刀具的磨损形态进行了宏观和微观观察 ,研究了PCBN刀具的磨损特征及磨损机理 ,并对切屑形态与刀具磨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发展高精度数控机床、引入新兴超硬刀具材料,是硬态切削技术能够在机械加工业中得到有效应用的关键,硬态切削的优越性使得淬硬钢精加工可实现"以车代磨"。本文主要介绍了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的性能特点,以及PCBN刀具在硬态切削中的有限元仿真、几何参数的优选、切削力影响和刀具磨损等近年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使用PCBN刀具对不同淬硬状态工具钢Cr12MoV进行了精密干式硬态车削试验,运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切削速度、试件硬度、刀具前角、切削深度4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并得到了最优车削参数.试验表明:影响表面粗糙度最显著的因素是切削速度与淬火硬度,切削深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陶瓷刀具切削淬硬轴承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淬硬GCr15轴承钢作为一种难加工材料,过去的精加工一直采用磨削加工,由于超硬材料刀具的出现及数控机床等加工设备精度的提高,以硬切削来完成零件的最终加工已成为一种新的精加工途径。本文以国产陶瓷刀具切削淬硬GCr15轴承钢轧辊为研究对象,通过切削试验对切削过程中切削用量与切削力和加工表面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硬车削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硬态干式车削淬硬钢SKD11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单因素法研究了PCBN 刀具硬态干式切削淬硬钢SKD11过程中,进给量、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刀尖圆弧半径和倒棱宽度等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淬硬钢GCr15难切削问题,应用专业仿真切削软件对比模拟分析了PCBN和Al2O3(3Y)两种刀具二维切削状态下的切削性能。在相同的刀具几何参数和干式切削加工条件下,两种刀具的X向切削力基本相同,Al2O3(3Y)刀具的Y向切削力较大,切削力波动情况明显大于PCBN刀具,刀头等效应力最大值分布范围较大,且主要集中在刀具的后刀面靠近主切削刃处。Al2O3(3Y)刀具切削温度明显高于PCBN刀具,高温分布区域较大且主要集中在前刀面靠近切削刃处。研究结果表明,PCBN刀具与Al2O3(3Y)刀具相比,更适合淬硬轴承钢GCr15的干式切削加工。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PCBN刀具对45淬硬钢进行普通车削和超声振动车削的正交试验,研究切削用量对工件表面质量和切削温度的影响.通过两种车削方式的对比研究发现,在较小切削用量下,与普通车削相比,超声振动车削可以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和较低的切削温度.对超声振动车削切削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试验最佳切削参数.  相似文献   

12.
陶瓷刀具干切削淬硬钢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通过采用陶瓷刀具对86CrMoV7淬火态轧辊钢进行干切削试验,分析了干切削淬硬钢的特点,研究了陶瓷刀具材料及刀具几何参数的优选、刀具磨损特性及T┐V规律、加工表面粗糙度等,得出了对实际加工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H13淬硬模具钢精车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洪  夏巨谌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1):985-989
采用热力学耦合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淬硬钢精车过程中切屑形成规律。运用H13 淬硬模具钢流动应力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考查了H13淬硬模具钢精车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工件性能和刀具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削速度愈高,进给量愈小,刀具刀尖半径愈大,则工件加工层上的静水拉应力愈小,表面质量愈好; 淬硬钢精车时径向力起主要作用,大于切削力;切削速度愈大,切削力和径向力则愈小,愈有助于改善工件加工层上的表面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刀具刀尖圆角半径愈大,工件和刀具温度愈高,愈易导致刀具前刀面扩散磨损和刀具后刀面磨损。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H13淬硬模具钢精车过程中工艺参数选择和改进刀具镶片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设计方案,对淬硬到60HRC的冷作模具钢Cr12MoV进行高速车削表面粗糙度试验,分析了切削用量和刀具变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表面粗糙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刀尖圆弧半径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在相同条件下,陶瓷刀具加工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好于PCBN刀具;由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可知,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而刀尖圆弧半径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焦锋  李太平  赵勇 《工具技术》2009,43(11):22-25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PCBN刀具对45淬火钢进行的普通硬车削与超声振动硬车削的对比试验,研究切削用量在两种切削方式下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切削速度下,采用小进给量和小切削深度时,超声振动硬车削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要比相应的普通硬车削小得多。  相似文献   

16.
使用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和PCBN刀具对渗碳淬硬钢20CrMnTi进行干式车削试验,通过测量不同切削条件下的表面粗糙度值,得出切削速度、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验证了以车代磨的干式切削渗碳淬硬钢20CrMnTi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于静  董海  张弘弢  李嫚 《工具技术》2012,46(6):13-16
通过正交设计方案,对淬硬到60HRC的冷作模具钢Cr12MoV进行高速车削切削力试验,分析了切削用量和刀具变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切削力的经验公式。得到如下结论: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切削力影响最小,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对切削力影响较大;三个方向力中,轴向力最小,径向力和主切削力相接近,与常规切削相比,径向力偏大;小刀尖圆弧半径的PCBN刀具是进行高速切削淬硬钢时的理想刀具;经验公式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约5%-20%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硬态切削具有良好的加工柔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在对工件性能起关键作用的精加工中,已成为磨削加工的有力挑战者。表面完整性是评价加工质量和工件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硬态切削和磨削工艺的加工表面完整性(包括白层、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表面硬化层等),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此外,还分析了硬态切削与磨削工艺相互结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着重说明了车削淬火钢件时,如何通过合理地选用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达到理想的切削效果,并提出车削淬火钢件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用五种自制的PCBN刀具和一种国外产刀具进行了GCrl5淬硬轴承钢的高速干式连续切削试验。以崩刃作为刀具失效的判据,研究了高速切削中切削速度对PCBN刀具的切削性能的影响,对这六种刀具的高速切削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各刀具所适用的切削条件。试验结果表明,56^#和53^#刀具更适合在较低的切削速度(〈200m/min)下工作,54#适宜在较高速度下(〉200m/min)工作,在更高速度条件下(〉230m/min),可选用A^#和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