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胀焊接头制造工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壳式换热器中管子与管板胀焊接头的加工制作,是先焊后胀还是先胀后焊,至今用有争论,详细分析比较了两种连接加工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提出了胀接与焊接先后次序选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得出了几点有用的结论。为实际生产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的质量提供指导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管壳式换热器中管子与管板胀焊结构接头的加工制作,是先焊后胀还是先胀后焊,至今仍有争论。详细分析比较了两种连接加工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提出了胀接与焊接先后次序选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得出了几点有用的结论。为实际生产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的质量提供指导与保证。  相似文献   

3.
以常见的低碳钢换热管与低合金钢管板胀焊连接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焊接过程的模拟,研究了焊接温度场作用下,不胀区长度Lx对先胀后焊接头胀接区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焊接对胀接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胀接区接触范围及接触压力数值的减小,采用接头接触压力减小系数fpr和接触面积减小系数far来定量描述焊接对先胀后焊接头胀接区的影响,给出了焊接对先胀后焊接头中胀接区影响的定量数值。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当增加不胀区长度Lx时,焊接对胀接区的影响有所减小。先胀后焊连接接头设计应考虑焊接对胀接的削弱作用,对于中等厚度的管板、胀接连接性能要求较高的胀焊接头,不推荐采用先胀后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高温高压换热器的管束与管板的连接技术——胀接和焊接并用。详细分析了这种技术的连接与制造工艺、先焊后胀与先胀后焊工艺在结构上的差别以及施工中使用的胀管器结构及其润滑剂。  相似文献   

5.
换热器管与管板胀焊接头制造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换热器管与管板胀焊接头的加工,是先焊后胀还是先胀后焊好,至今仍有争论.详细分析比较了两种连接加工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提出了胀接与焊接先后次序选择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为实际生产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保证管与管板连接接头的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马小明  张帅 《机械制造》2021,59(5):55-61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蒸汽发生器管子管板的胀焊结合工艺过程,研究不同胀接压力下管子管板残余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焊接温度场对管子管板残余接触应力的影响,以及未胀接区域长度对管子管板胀接区域残余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胀接压力作用下,管子管板两端产生环向应力峰值,环向应力峰值随胀接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且管子过渡区域环向应力大于轴向应力.在焊接温度场作用下,靠近焊接区域的管子管板会发生应力松弛现象,应力环消失.随着未胀接区域长度的增大,焊接热影响减弱.当未胀接区域长度大于14 mm时,应力环会再次出现,且数值相对较小.先胀后焊的接头处焊缝区域残余接触应力最大,管桥间残余接触应力最小.对于胀焊结合工艺,需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考虑焊接对胀接区域应力松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列管式换热器是化工生产中热量交换的关键设备,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是这类化工容器的关键部位,通常情况下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连接都采用胀焊结合的加工工艺,究竟是先焊后胀还是先胀后焊的好,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争论。笔者详细分析了两种连接加工方法,各自的优劣性及适用范围,并以实际生产当中的设备为例进行了说明,目的在于为实际生产选择合理的制造工艺,保证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换热器制造中满足胀管率的机械胀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施建平 《压力容器》2001,18(3):7-12
1 引言管子管板的连接尤其是以胀接连接的失效泄漏为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对换热器的胀接质量研究仍较少 ,尚未能有效地对其精确控制。胀接质量主要用密封强度和拉脱强度衡量 ,影响两者的因素基本一致。胀接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管子管板的材料、尺寸及其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径向间隙和表面清洁程度、管子管板的硬度差 (一般以管板的硬度大于管子HB2 0~ 30以上为宜 )、管孔的开槽情况、表面粗糙度、胀接方法及其设备、操作顺序、胀管率等。在设计因素等确定时 ,尤以胀管率为主。为提高胀接质量 ,国内外研…  相似文献   

9.
橡胶胀管法支持先胀后焊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振伦 《压力容器》1998,15(6):49-50,59
管壳式换热器中管子与管板胀焊结构接头的加工制作,是先胀后焊还是先焊后胀好,至今仍有争论。橡胶胀管新技术支持先胀后焊工艺,可以获得优良的胀焊结构接头。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和胀接两种,而胀接又有机械胀接、爆炸胀接、液压胀接和橡胶胀接等几种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仍是比较简便的机械胀接法。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对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光靠胀接或光焊接的接头已不能适应高温、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胀焊结合的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液压胀接接头在焊接热影响过程中管子与管板接触面上的残余接触压力的分布和变化。结果发现,受焊接热影响后,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经过了消失和逐渐恢复的过程,其数值最终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2.
某新型换热器管子管板的连接形式为液压+机械重叠胀接,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该种结构胀接接头的连接强度、密封性、管子变形等性能特点,并分析了该种胀接形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压力容器》2019,(10):67-70
胀接是管壳类换热器管子管板连接的主要形式,机械胀接以胀接效率高、接头连接强度大、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但是对于大直径、厚壁管的胀接,因为胀接扭矩大,胀接操作过程中容易挤压管子管板焊缝,影响产品质量。通过改造机械胀管器,避免了对管子管板焊缝的损伤,并通过宏观、微观检测以及拉脱力检测,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可靠性,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锆材换热器管子-管板接头的胀接试验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特材换热器管子-管板接头的特点和胀接工艺方面的特殊要求,提出了特材换热器胀接工艺评定的项目、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樊险峰  王福春 《压力容器》2002,19(11):29-31
介绍了新蒸汽换热器的管板制作,管子-管板焊接及胀接,氨检漏试验,局部热处理,表面处理等主要制造技术和相关的技术要求,同时还介绍了新蒸汽换热器特殊的管束组装工艺,对核电设备的国产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管子与管板干胀连接试验研究和实际应用,认为先胀后焊的连接方法是可行的,它可以解决高温、高压且有振动的设备上的管子和管板的连接问题。它的最大优点是确保连接焊缝的质量,使其连接在苛刻的操作条件下安全可靠。对高温、高压换热器的制造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于铜制换热器,其不锈钢管板和铜换热管连接通常采用强度胀接结构形式,强度胀质量较难控制。通过对比强度胀、金属胶+强度胀、强度焊+贴胀、堆焊+强度焊+贴胀4种方案,确定采用不锈钢管板上堆焊镍基焊材与铜管进行焊接+贴胀方案,成功完成铜制换热器的制作,为同类产品提供新型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8.
某高温换热类设备内件采用耐热低合金钢锻件和耐热低合金钢换热管作为换热介质的承压边界材料,由于产品为特殊的立式结构,管子-管板焊缝的焊接只能在仰焊位置操作。通过工艺研究发现,为了得到质量稳定、焊缝尺寸和形状满足设计和相关技术条件要求的管子-管板仰焊焊接接头,优先选用内缩填丝式管子-管板焊接坡口,合理配比自动钨极氩弧焊工艺参数、控制焊炬角度的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定位胀接参数和焊接操作过程的清洁,制定合理的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9.
核电蒸汽发生器管子管板接头普遍采用胀接和焊接结合的连接方法。管子管板的胀接,能够消除换热器管子和管板间的初始间隙,提高管子管板接头耐压、耐高温和抵御载荷波动的能力,降低应力腐蚀和疲劳破坏的风险。本文结合公司某在制项目液压胀时胀杆偶然断裂事故,探讨"O"形圈液压胀杆胀接原理,在反复加载工作环境下,对胀杆胀接时拉伸载荷、弯曲载荷进行理论计算,并对此断裂断口形貌进行金相分析,提出预防此类事故的措施,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反馈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管壳式换热器在当前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应用,为了较好提升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效果,重点从其内部构建的处理入手进行规范化控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需要重点针对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换热管进行把关,尤其是要促使其能够和相应的管板结构进行合理连接,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重点围绕着管壳式换热器中换热器和管板的具体连接工艺,从焊接、胀接、胀接加焊接、胶接加胀接四种技术入手,探讨了相应操作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