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对多孔涤纶纤维、Coolmax、普通涤纶纤维仿毛纱线芯吸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改变纱线线密度和测试温度,探讨不同条件下染色液体在纱线上芯吸高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孔结构涤纶仿毛纱线芯吸性能最好;温度对纱线芯吸性能影响显著,但是在0~30 min内温度对Coolmax和普通涤纶纤维仿毛纱线影响不显著。在相同捻度下,Coolmax和普通涤纶纤维仿毛纱线密度越细的芯吸性能越好,但纱线线密度对多孔结构的涤纶纤维纱芯吸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多品种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化学纤维生产向差别化、功能化方向发展 ,为改善面料的服用性能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我厂的原料和生产设备情况 ,我们开发并生产了四合一产品 (阳离子涤纶、粘胶、有光涤纶、三角形有光涤纶 ) 1 0 .7tex纱 ,主要用于织制服装面料。其产品具有耐磨、抗皱、抗起球 ,吸湿性、染色性、透气性能好 ,光泽柔和、素雅 ,外观光洁等特征 ,大大增加了花色品种及应用范围 ,使产品供不应求 ,获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原料性能各种纤维的物理指标见表 1。表 1 各种纤维的物理指标项  目 阳离子涤纶 粘胶 有光涤纶三角形有…  相似文献   

4.
5.
陈镇  邓贤 《毛纺科技》1991,(5):40-49
从羊毛纤维的性能入手,提出了涤纶短纤维仿毛的几点基本要求,介绍了仿毛型涤纶短纤维中抗起球、阳离子染料可染、异形、高收缩、立体卷曲等几种类型,并探讨了涤纶仿毛技术路线、仿毛织物混纺比例,仿毛织物后整理应注意事项等几方面问题,对开发低比例羊毛或纯化纤仿毛产品,扩大差别化涤纶短纤维在毛纺织工业上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中长改性涤纶/粘胶仿毛产品的工艺设计,纺、织、染生产工艺及技术关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型涤纶仿毛纱线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几种新条纶仿毛长丝纱线,对其机械性能和热收缩率与纯毛纱线及涤纶低弹丝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织物的仿毛效果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可为化纤仿毛的纱线结构设计及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Tencel G100、高收缩涤纶、阳离子涤纶和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根据纤维特点,制定合理的混和方法和混纺纱的工艺流程。重点讨论了高收缩涤纶、阳离子涤纶和粘胶纤维在清花、梳棉工序加工时的专件优选和工艺参数配置。对各工序进行合理工艺设计,有效解决了混纺纱在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静电缠绕现象、混纺比控制和细纱工序棉结突然增多的问题。合理配置自动络筒电清参数,纺制出28.1 tex Tencel G100/高收缩涤纶/阳离子涤纶/粘胶40/20/20/20混纺纱,取得了良好的纺纱效果。  相似文献   

9.
改性涤粘仿毛竹节纱线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温常压可染阳离子涤纶、中长三角形有光涤纶和中长有光粘胶三种改性化纤开发生产混纺竹节纱,并与同配比、同号数正常细纱并捻成为竹节线,制成的织物仿毛感强、色彩独特。介绍了竹节经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优选、各工序工艺配置、竹节参数的确定;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圣麻涤棉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赵博 《棉纺织技术》2006,34(6):46-48
为了顺利开发圣麻涤棉混纺纱,针对圣麻纤维吸湿透气、抑菌防霉的特点,采用条混的混和方法,在国产A系列纺纱设备上开发了系列混纺纱.主要介绍了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的工艺设置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认为合理确定工艺参数、优选纺纱配件、保持良好机械状态、保持纺纱通道光洁、提高管理水平是提高混纺纱综合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亚麻纤维的特性.采用亚麻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线)时,首先亚麻纤维与涤纶纤维棉包混和制条,棉纤维制条,然后再在并条工序混和、纺纱.  相似文献   

13.
周建萍 《棉纺织技术》2002,30(12):26-28
对比分析了投影仪法、显微镜法和二组分法测试混纺纱混纺比的方法和特点 ,分析了纱线结构对涤粘混纺纱混纺比的影响。涤粘混纺纱混纺比的测试结果表明 ,投影仪法比显微镜法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弥补了显微镜法直接在显微镜中数根数的不足 ,并且适合小块布样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探讨棉与负离子涤纶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负离子涤纶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其纺织品的功能;介绍了棉/负离子涤纶纤维60/40 14.5tex混纺纱的工艺流程、所采取的工艺技术及管理措施,并与常规涤棉混纺纱进行了对比。通过工艺优化和采取相关管理措施,顺利生产出棉/负离子涤纶纤维60/40 14.5tex混纺纱。认为:生产该混纺纱,应避免错纤维纱和错号纱;根据纤维性能特点优化工艺,采取适当降低纺纱速度、提高细纱捻度、减少并条和粗纱卷装长度等措施,可以保证成纱质量和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切片等方法对不同混纺比大豆蛋白纤维与涤纶混纺纱纤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Hamilton和Onion指数.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含量为40%时,大豆蛋白纤维与涤纶混纺纱的实际分布与均匀分布Onion指数差异率最大,大豆蛋白纤维有效利用率最高.大豆蛋白纤维和涤纶纤维在混纺纱中的转移规律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的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16.
探讨涤粘混纺双层弹力织物的生产要点。介绍了弹力织物上机图和经纬纱排列;并线速度35m/min,捻度680捻/m,并经过蒸纱定形;采用分条整经,整经速度400 m/min;重点针对织造工艺进行了优化,包括主辅喷嘴引纬气压、上机张力、开口时间和停经架位置等,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后,使织造过程中布幅稳定,布面均匀,无纬缩,织物有弹性,织机效率达92%。认为:优化织造工艺是生产双层弹力织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探讨弹性涤纶莱赛尔50/50 9.7 tex混纺纱的开发。介绍了弹性涤纶和莱赛尔纤维的性能特点。指出了弹性涤纶/莱赛尔50/50 9.7 tex纺纱工艺要点,以及各工序应该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重点对弹性涤纶预处理、紧密纺纺纱器材选用和络筒捻接工艺、清纱参数选择进行了阐述。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顺利纺制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纱线,满足了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8.
探讨粘涤11.8tex AB双色集聚赛络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纺粘涤AB纱所配用5种原料的性能指标和纺纱工艺流程。通过对B组原料采取预混措施,A、B单独混棉纺成粗纱,对纺纱各工序优化配置工艺,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成功纺制出粘涤11.8tex AB双色集聚赛络纱,满足了用户需求。认为:生产AB双色纱,配色和对色是基础,工艺和管理是关键,应认真实施有关工艺和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圣麻纤维的服用舒适性,对圣麻纤维的强伸性能、摩擦因数、吸湿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sag/涤纶50/50 18.5 tex纱的有关性能,与涤纶/棉50/50 18.5 tex纱进行了对比.圣麻与涤混纺纱染色后断裂强力下降,伸长率增加,影响织物的手感及服用性能;吸湿的瞬间快速性,说明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吸湿功能;圣麻涤纶混纺纱的急弹性回复率、缓弹性回复率均略小于涤棉混纺纱,说明圣麻纤维的弹性比棉纤维略差,其织物抗皱性能亦比棉纤维织物略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