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影响酯硬化水玻璃砂性能的酯加入量,存放时间,原砂种类,水玻璃模数,混砂方式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该种型砂具有较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工业磷酸的浓度,促凝剂炼钢碱性渣的加入量及附加物硼酸对铝镁磷酸盐自硬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铝镁磷酸盐粘结剂及型砂最佳配方,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初步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3.
把热芯和壳芯砂加入膨润土型砂中研究了其对型砂性能的影响,并建议生产中应控制型砂中树脂对膨润土的含量,增加型砂中膨润土含量可减少树脂的不利影响,并能改善型砂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同一品位制犁改性腐植酸钾,采用试验方法测定了改性腐植酸钾与钻井液的滤失量的关系,探讨了由于使其改性的基团不同,对其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得出了钻井液滤失量的多少与使之腐植酸钾改性的基团有关。  相似文献   

5.
实验根据不同粒度和多少的尖晶石对透气砖座砖常温和高温下强度以及重烧线变化、热震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法来确定最佳粒度的尖晶石的加入量。研究结果表明,尖晶石a粒度、b粒度、c粒度掺量分别为6%、10%、4%时,试样具有最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用3种不同粒度的石墨超细粉与金属粉混合的复合粉作为玻璃钢表面导电组分进行了玻璃钢表面电阻和力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用量掺入石墨超细粉和金属粉而组成的复合粉,可有效改善玻璃钢的表面导电性能而对其力学性能影响不大。石墨超细粉细度越高则对玻璃钢表面导电性能的改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用后铝镁碳砖再生颗粒料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显微分析,并通过改变混料方式以及不同粒度再生料的加入量研究假颗粒对再生铝镁碳制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后铝镁碳砖再生料中含有约40%与废砖相组成和结构相似、骨料与基质并存于同一颗粒的二次颗粒,即所谓的"假颗粒",假颗粒的组成、结构及外形的均匀程度均远不如一次骨料颗粒;混碾可使用后铝镁碳砖再生料中假颗粒发生二次破碎,且粒度越大,发生二次破碎的颗粒数量越多;假颗粒二次破碎导致再生制品的粒度组成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密度和耐压强度。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纤维对砂浆早期干缩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聚丙烯纤维砂浆早期干燥收缩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掺加量、不同长度的聚丙烯纤维和搅拌方式对砂浆早期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砂浆中加入聚丙烯纤维能有效控制砂浆的早期干燥收缩率,当加入量为0.9kg/m^3时,干缩率降低了31.6%.同时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对砂浆强度的影响,发现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27.4%和12.1%.  相似文献   

9.
保压时间对型砂紧实和成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型砂紧实过程中的时间因素的影响,以前很少有人研究过。本文经过实际试验观察了型砂在保压时间不同时变形情况的变化,研究了型砂的蠕变、回弹、再紧实变形等与型砂的粘弹性和粘塑性有关的变形,提出了型砂蠕变方程式。通过对比试验,得出型砂的这些变形主要是由于砂粒接触点上粘土膜的变形和粘弹性,而不是由于砂粒本身的变形。文中用流变学的概念分析型砂的这些性能,并得出了有关型砂紧实机理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加入添加剂对淀粉接枝醋酸乙烯酯胶粘剂进行性能优化。研究了胶粘剂的粘结强度与接枝参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添加剂,研究添加剂的加入对接枝参数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立接枝参数最大的反应条件为添加剂的加入量0.2g,加入时刻为接枝反应开始后2h,滴加质量浓度为0.05g/mL,滴加净时间为20min。研究了添加剂对粘结强度和耐水性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当加入量为0.205g、滴加时间为19min时,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和耐水性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在对TiC陶瓷的性能及其制备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HS/PHIP技术制备了致密的TiC-TiB2复相陶瓷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切割加工成型和清洗,得到和所需滤片形状相同的TiC-TiB2复相陶瓷片,然后再根据TiC和TiB2化学性能的差异,用王水的强腐蚀性溶解其中的TiB2陶瓷相从而得到孔隙大小均匀的、性能优异的TiC陶瓷滤片.用该方法制备的TiC陶瓷滤片,孔隙的直径范围在2~3μm,分布均匀,可以在任何性质的液体中使用,也可用于熔融金属液的过滤.  相似文献   

12.
将树脂包埋、固化技术成功应用在陶瓷滤管基体的SEM 分析上,能够在不破坏基体和粉尘沉积结构的情况下对滤材内的孔隙率、孔隙直径、颗粒直径、沉积量等微观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使用压汞仪和X - 射线衍射仪(XRD) 对测量和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证明实验方法可靠,测量结果准确。SEM 测量结果表明尽管陶瓷滤管基体由相同尺寸的陶瓷颗粒制成,由于颗粒本身的不规则和堆积结构的随机性,基体内孔隙差别很大,这会导致局部的速度场和浓度场分布不均,引起粉尘沉积和阻力增加。随着脉冲反吹循环次数的增加,粉尘沉积有加剧并向内部延伸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A new kind of in-situ ceramic eonsolidation molding process was im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reh swelling in water and gelutinizing when heuted. The SiC ceramic snspension containing about 50wt% solids loading amt about 3wt% starch can be cast amt molded into various complex-shape SiC ceramic parts in a wuter-thermostat. The dry shrinkage of the green body was less than 1.0% when the solid volume fraction of SiC suspension was up to 52.5% . The density and pore size we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sule the biscuits. Soaked with melt silicon in a vacuum are furnace, the biscuits were turn into SiC ceramic materiols with homogeneous structure and high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14.
滤料性能对地下水去除铁锰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菊红 《宁夏工程技术》2006,5(4):418-419,422
采用邻二氮菲比色法和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对石英砂、纤维球和锰砂三种不同性能的滤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球滤料除铁滤速高,反冲洗耗水量小且耐磨损;石英砂滤料综合性能次之;锰砂虽然除铁效果较好,但反冲洗耗水量大.其次,吸附能力较强的优质天然马山锰砂滤料有较好的同时去除铁锰的效果,而纤维球和石英砂则不适宜除锰.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MIG焊接铝合金的规范优化及组织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等离子MIG焊接铝合金的规范进行试验分析,得出不同的焊接规范对焊缝成型和组织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焊接总电流增大,焊缝宽和熔深都增加,Al-Mg合金的晶粒度变粗,且分布趋向不均匀,Al-Si合金所受影响较小;焊接总电流不变,等离子弧电流增加,而MIG弧电流减小,焊缝宽和熔深都减小,Al-Mg合金的组织基本没有变化,而Al-Si合金的晶粒度却随着MIG弧电流的减小而变细。  相似文献   

16.
A new kind of in-situ ceramic consolidation molding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rch swelling in water and gelatinizing when heated. The SiC ceramic suspension containing about 50vol% solids loading and about 3wt% starch can be cast and molded into various complex-shape SiC ceramic parts in a water-thermostat. The dry shrinkage of the green body was less than 1.0% when the solid volume fraction of SiC suspension was up to 52.5%. The density and pore size we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side the biscuits. Soaked with melt silicon in a vacuum arc furnace, the biscuits were turn into SiC ceramic materials with homogeneous structure and high performances. Li Mei-juan: Born in 1969 Funded by the Key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 (96-A10-01-07) and the Key Project of Wu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20001001003)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法,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制备Yb:Y_3Sc_2Al_3O_(12)陶瓷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和SEM测试分析,研究不同pH、沉淀干燥时间对粉体制备的影响,得到粉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煅烧温度1000℃,pH值为7,煅烧时间2h,干燥时间21h,陶瓷粉体平均粒径约为100nm。采用冷等静压-真空烧结技术,在1750℃烧结20h和在1450℃退火20h得到Yb:Y3Sc2Al3O12透明陶瓷。制备的陶瓷样品尺寸为?10mm×lmm,晶粒的平均粒径为10μm,平均透过率为43%,入射光波长为1100nm时,陶瓷样品的透过率为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升流式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复合式接种挂膜启动的方法,为曝气生物滤池能够更快、更好地发挥生物氧化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两级曝气生物滤池串联的方式,用陶粒作为滤料,采用接种挂膜和自然挂膜相结合的方法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启动.挂膜启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闷曝阶段(5d);第二阶段低流速运行阶段,流速为1m/h,气量251/h(4d);第三阶段流速为2m/h,气量25l/h(7d).结果历时16d,COD、NH4^+ -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达到86.21%和70.24%,试验表明,此时曝气生物滤池挂膜启动成功;一级滤柱主要去除COD,二级滤柱主要去除NH4^+ -N.结论采用复合式接种挂膜的方法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启动,时间短,微生物附着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新型陶瓷滤料及其表面改性滤料进行石油废水的粗粒化试验。在不投加混凝剂的条件下,2种滤料分别达到了最高80.62%(无表面改性陶瓷滤料)和76.97%(表面改性陶瓷滤料)的除油效果;在投加硫酸铝混凝剂的条件下2种滤料分别达到了最高73.02%(无表面改性陶瓷滤料)和71.68%(表面改性陶瓷滤料)的除油效果,同时,D2型表面改性滤料达到了平均94.56%的粗粒化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20.
晶间腐蚀是诱导奥氏体不锈钢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而晶粒度对晶间腐蚀速度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在敏化温度和固溶处理温度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相应的热处理,利用草酸电解腐蚀法观察金相组织,并评定其晶粒度大小,通过极化曲线腐蚀实验,比较了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度对晶间腐蚀速度地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其晶粒大小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大。随着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晶粒粗大,其晶粒度越小,奥氏体晶粒的晶间腐蚀的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