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程数据传输是伺服远程测试系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由于伺服系统在地面测试过程中有大量突发性数据需要进行传输,而且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以往的伺服测试系统使用以太网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延迟会很高,最终造成伺服测试系统的实时监测与实际产品的动作严重脱节,无法正常完成伺服系统地面测试任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对以太网协议数据传输延迟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高传输速率的光纤传输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到伺服远程测试系统中,很好解决了以太网数据传输延迟性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目前在各种网络中应用的媒体访问控制(MAC)技术。分析了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或纯有线电缆交互式全功能网络的特殊性,指出了它们为什么不能采用传统的MAC技术。重点介绍了DVB-RCC系统交互通道中采用的MAC技术,并把它们与DOCSIS系统中的MAC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供热系统中存在换热站的网络信号差、铺设光纤成本高、使用维护需要额外费用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模块利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开发的供热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物联网模块作为数据传输媒介,采用无线电数字通讯技术,可替代光纤、DTU等,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减少施工和维护难度。可解决网络信号差等通信困难问题,对集中控制室和换热站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有一定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当今大多数网络都是由某种电缆或缆线连接起来,充当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传输的信号载体。有许多种缆线可以满足从小到大不同网络规模的需要。缆线的种类非常多,也很容易混淆,但大多网络只使用了三种主要的缆线进行网络布线:同轴电缆、双绞线(包括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和光纤。  相似文献   

5.
随着有线电视业务的快速发展,高清晰数字电视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主流的电视节目制式。高清晰数字电视在播放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需要使用较高的传输技术,比如光纤数据传输技术,以便满足高清晰大容量电视节目的播放。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新时期光纤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探讨了光纤数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赵璧  王沁  张晓彤 《计算机工程》2007,33(23):243-245
实现了一种在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HFC)中连接电缆网络和以太网的透明网桥。该网桥基于电缆数据传输业务接口规范协议,在MAC层实现了MAC地址动态获取、MAC帧过滤和转发功能,利用生成树协议从逻辑上切断冗余的网络连接,将环路拓扑缩减为树形结构,从而解决了HFC网络中的环路拓扑结构造成的数据回传问题。该方法已经成功用于自主开发的物理层和MAC层芯片组成的HDTV双向系统平台,通过验证能有效去除网络冗余,防止广播风暴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7,16(4):24-25,23
在光纤系统当中,偏振模色散(PMD)是一个严重的系统问题,它会限制整个线路的传输距离和数据的传输速率。而且PMD会随着时间不同数值上出现变化,同时它还会减少系统的可用带宽,如果想减轻这种影响作用,通常需要很高的花费。另外,它还会对网络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尤其是当网络速度加快时,这种影响作用就会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5,14(1):40-40
从传统上来讲,多模光纤一直是高层建筑和建筑群网络中局域网主干的首选光纤介质。但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多模光纤在远距离建筑群主干中的局限性开始日益明显。现在,随着以太网扩展到局域网之外、进入更广的网络领域,单模光纤(OS1)已经成为专用网络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世界》2004,13(6):34-40
安普免磨压接型光纤连接器是一种非常方便光纤端接的连接器产品,它利用泰科电子专利的对接和固定技术,使得光纤端成为一种快速、方便和简单的机械过程。操作人员只需经过很少的培训,并且使用的工具数量有限。使用这种连接器端接光纤,不需要使用胶水和加热炉,不需要等待胶水凝固的过程,也不需要使用砂纸进行研磨,只需经过  相似文献   

10.
李莉 《计算机科学》2002,29(9):96-98
1 引言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ybrid fiber/coax,HFC)网络具有光纤的高带宽和同轴电缆的共享性,是较为经济可行的宽带用户接入方案之一。HFC能提供话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综合接入,为宽带信号进入家庭铺平了“最后一公里”。典型HFC网络是星型和树型混合拓扑结构,用户共享同一树型同轴电缆网络的所有频带资源。上行信道的资源共享是HFC网络能否成为一个多媒体通信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必须有一个多址接入协议来解决用户上行信道的有效接入。目前已有的HFC网的MAC协议大部分是基于TDMA的预约型SlottedALOHA协议,但这种基于时分复用的接入方式对信道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基于以太网和广域传输服务的IP网络主导着企业IT策略。IP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价格可以负担、可以扩展到数量庞大的设备及远距离的技术。尽管大部分企业数据可以通过一般IP网络传输.但是块量的存储数据是例外。高性能的存储数据访问一般是通过直接附加SCSI连接、或通过专用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SAN)进行。为了同时满足企业信息及存储数据传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光缆线路的大量敷设与使用,网络数据传输对光纤通信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在网络建设、改造和维护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伴随而来的各类光纤故障。对光纤线路如何进行测试,是网管员们比较关心的问题。该文介绍了连通性测试、光功率损耗测试、收发功率测试和反射损耗测试等四种光纤检测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光缆产品不断在电信网络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FTTH光纤到桌面等场合获得大规模使用。目前除了各大电信营运商大量使用光缆外,电力部门、高速公路、政府机关、部队学校、机场地铁、智能楼宇、工厂企业等领域也在大规模使用光纤光缆。可以这么说,只要有建设的地方就需要使用光纤光缆。根据十多年来从事这方面的经验来看,  相似文献   

14.
概述 对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大量的智能设备可通过各种途径连到Internet上,通过网络相互传递信息和数据,实现智能化现场设备的功能自治性、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以及监管控一体化。工业以太网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控制技术。 在所有的网络技术中,以太网技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它能满足如下要求: 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具有高传输速率,目前可达100Mbps。 高传输安全性和可靠性,集线器技术的确定性。 几乎不需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 传输物理介质: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 集线器的应用不需考虑网络的扩展。 …  相似文献   

15.
混合光纤/ 同轴电缆综合服务网络上行传输频带少而服务要求多是一对矛盾。传统的协议在上行通道在频率和时间上进行统计复用,以增强服务效率和服务用户数。本文发展一种新的传输模式:将综合服务中的电话语音服务从原HFC数据传输服务中分离出来,语音采用扩频通信技术,而其它数据服务依旧。分析两类通信噪声干扰,合理设计传输参数,两类通信可以在同一HFC 网络中正确进行并能在接收端分别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16.
未来将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新世界网络”.它将无缝地融合国际互连网技术,通过光纤、铜缆和无线系统在世界上任意角落来进行高速话音和数据传输。人们可以自由通话.而不必考虑通过视频电子邮件进行电影点播的传输数据是否会由于容量过大而影响接受性能。  相似文献   

17.
数据传输量的剧增使传统铜缆网络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数据网络在未来几年的趋势,就是对带宽需求的直线上升。从长远看,网络的升级终会需要光纤铺进工作区,并且连到桌面  相似文献   

18.
数据中心作为网络当中的核心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由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10M以太网.到如今的10G以太网.网络传输带宽以每5年10倍的速度飞速向前发展.目前,光纤和铜缆作为信息数据传输的重要物质载体。由于性能不同.二者的使用范围也有所侧重.大体上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巷努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纤的性能优势日益明显。将威胁到铜缆在布线系统的主导地位、本文即是在此基础上对数据中心内的传输介质进行对比分析.并且着重对光纤介质进行了详述,从而弄清获得稳定性及可靠性都较高的高性能网络的分质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9.
周建涛  张延园  林伟  宋少峰 《微处理机》2007,28(1):32-35,38
提出了一种嵌入式平台下基于光纤通道的通信系统设计方案,论述了它的系统结构及实现方法。光纤通道技术是一种高速率的数据通信技术,文章在介绍了光纤通道的技术背景后,分析了基于光纤通道的FCP协议层次,并针对当前嵌入式平台数据传输需求进行了高速通信协议的应用设计。以此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光纤通道的通信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并介绍了其中主要模块的实现以及模块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在社区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采用的大多是10兆以太网光纤技术,需要进行光纤的铺设,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实施起来工期较长。而相比之下,如果使用无线技术接入则具有更为强大的优势:不需要布线,只需在社区内建设一个与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