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服务导向的博物馆可持续性体验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研究服务经济时代下,运用服务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探讨博物馆体验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服务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从博物馆用户的需求出发,对用户特征、用户需求、用户生活方式、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交互方式,以及当前博物馆体验设计在功能、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探讨博物馆应该为用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博物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有效途径。结论体验设计应该以服务为导向,在各种限制条件下,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利益的平衡发展,多方位、多途径地开展行之有效的设计创新,实现用户参与博物馆的创造,建立用户与博物馆长期的良好体验和基于用户环境、博物馆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的整体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2.
张志刚 《包装工程》2022,43(16):396-400
目的 以交互式设计思路为依据,对当前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进行优化更新,使其更加符合城市实际发展和人们的现实需求。方法 首先从基本的概念层面分析交互设计,总结交互设计赋予公共设施的社会、环境和人三方面的积极效应。其次以理论为依据,从实践层面提出几方面的设计设想,并深入到技术与艺术、参与度和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理论验证,通过对公共设施的环境适用性、使用便利性、信息交互性等方面的论述,诠释其在当前所应遵循的原则和创新的方法。最后从发展的视角出发,就交互式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创新思路进行总结。结论 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现实需求,从交互性上下功夫,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交互式设计,是一种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其可操作性强,有着强大的现实价值,符合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3.
盛卓立  孙琪  王慧敏 《包装工程》2023,44(12):400-402, 410
目的 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路径。方法 博物馆文创产品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多学科产物,需要展开全面的研究,找出一条适应时代要求和受众需求的文创产品设计路径。从博物馆的发展实际出发,总结其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多元化尝试,引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实际,总结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从实际设计中的不足着手,分析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在品类、文化、创意等层面的问题;从审美构思、传神达意和联系生活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路径,同时从宏观的角度,联系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部分设计实例开展深入的探讨。结论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应对有效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审美追求有所关照,让自身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以此拓宽市场,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齐伟 《包装工程》2023,44(10):265-268
目的 探索家具设计在时代趋势和个体发展的综合作用下的通用化表现。方法 立足社会发展,不难发现家具设计一直在不断创新和丰富,从风格到细节都在推陈出新,并且功能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延伸和拓展,所以这里先从家具的各个层面的受众及其综合性的需求出发,探讨功能性方面的各种发展方向,总结通用性设计的发展可行性。之后,从基础的安全性、灵活化和智能化三大层面就家具设计的通用化发展进行论证,并在各个方面的论证中以理论为基础,配合相关的实践案例,深度总结有效的尝试方向与方法。最后,就具体的设计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陈述,指出意义所在。结论 将家具设计得更加灵活且多元,让家具的存在能够为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良好的服务,不仅能够将不同的家具进行整合和集中,拓展室内空间,还能为人们的使用提供周到的服务,有利于功能最大化地实现,也符合当前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赵芸鸽 《包装工程》2020,41(2):320-323
目的探析户外公共设施的发展方向及其基于社会交往需求的应对策略。方法从城市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多重转变谈起,引出人们对交往行为的现实需求,并将目光聚焦在城市户外公共设施中,分析公共环境中的社会交往及其意义,接着就功能性、生态性、创造性和人文性等特性出发,总结促进社会交往的户外公共设施设计原则,最后以城市广场的公共设施设计和公园公共设施设计为例,展开深入论述与分析,尝试对其中的各个细节及其功能进行梳理,掌握设计的方式及精髓。结论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户外公共设施设计,其功能早已摆脱了固有思维的束缚,开始向人机关系和设计内涵的深层次发展,旨在实现户外公共设施的更高价值,在使用过程中促进社会交往的实现,传达城市视觉形象,这是公共设施设计的感染力和魅力所在,也是广大设计师努力追求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晶 《包装工程》2022,43(14):260-263
目的 探索家具的功能性发展策略。方法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家具在人们的需求增加中不断丰富与创新,打造出了更多的舒适型空间,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首先总结了家具设计的设计原则,提出从实用、经济、艺术等层面去丰富家具的功能,其次以现实为依据,以形式、功能和情感为突破口,以多样化的需求为指引,以具体的家具设计方法展开了论述,最后以不同的设计思路为理论依据,突出功能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深入细致地实践家具设计的方式方法。结论 基础性功能的家具已经在当前的社会需求下显现出很多不足,只有挣脱固化思维的束缚,从现实发展需求出发,深入挖掘家具的功能性,才能找到更多符合大众需求的家具设计路径,促进家具市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智慧博物馆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诞生的一种新形态的博物馆。相比传统博物馆以静态陈列为主的展示方式,智慧博物馆的陈列方式更具动态性、交互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文章着重探讨动态陈列方式在智慧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从信息技术的采用、感官体验的融入以及受众参与互动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提出智慧博物馆动态陈列的设计要点,进而为智慧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杨  闫晓虹 《包装工程》2022,43(24):351-360
以智慧社区作为研究场域和设计实践平台,以育儿女性为研究群体,探索智慧社区下育儿女性的幸福感需求研究和积极体验设计服务,建立线下智慧社区服务空间与线上网络应用的配套服务系统。方法 以文献调查、问卷调查、目标对象深度访谈、行为观察和事件体验地图,整合育儿女性的心理变化特点、现存社区幸福感需求矛盾以及新型智慧社区为其带来的生活影响和技术支撑,将针对性的幸福感需求、智慧社区属性和积极体验设计要素进行结合创新,形成一套关于育儿女性的幸福社区实现体系,并以局部的设计实践进行初步的尝试。结论 总结现有研究内容、用户喜好和设计实践,得出智慧社区建设中关于育儿女性群体的幸福感需求内容和积极体验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9.
陈菲菲  李新青 《包装工程》2022,43(22):278-281
目的 通过对中国主流家庭生活形态的认识,深入分析三代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体验需求,探索卫浴产品更加贴近使用者的设计形式。方法 针对目前卫浴市场的繁荣景象,就其不同的用户身心特点及需求进行深挖与总结,是促进卫浴设计创新的有效尝试。本文立足于这一论点,分别从卫浴产品在安全性、独立性、简易性等层面的表现总结基本的设计原则,提出基于几项原则的改进设计,在中国主流家庭生活形态下从最主要的儿童、老人和户主夫妻三方面的现实需求展开各种关联性探索,探讨当前卫浴产品设计的缺失,总结科学化的设计思路与基本方法,尝试完成系统化的设计方案。结论 卫浴产品与当前我国主流家庭生活形态的契合式发展,无疑是卫浴产品获得更大发展价值的有益探索,是使用者获得身心愉悦的良好支撑,有利于在未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使多层次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相似文献   

10.
郭灿灿 《包装工程》2022,43(22):405-407, 424
目的 探索当前地铁车站公共设施的多元化设计思路与多样性设计实践。方法 地铁车站是当前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出行工具,也是外地旅客完成旅途的一种良好选择。从地铁车站的导向、文化和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类型总结,对城市交通和城市文化的积极意义进行总结,指出对相关设施进行设计研究的必要性。以原则为指引,分别列举了结构、功能和审美层面的具体原则。从整体性视角进行各个方面的系统协调设计尝试,从文化视角尝试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设施设计,从人性化视角分析各种设施对以人为本的尊重与表达。结论 地铁车站公共设施从受众的需求出发,从时代的发展出发,针对具体的审美和功能需求展开多元化的设计尝试,能够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心理诉求和审美诉求,给受众带来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让地铁车站变得更加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孔祥铮  丛珊  李美  孙喆 《包装工程》2024,45(4):158-165
目的 在我国文博事业发展向好的背景下,研究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博场域,促进文博事业有创新、长久的实质性提升与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掌握文博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将文博场域从前、中、后,以及全过程的游览角度进行分析,避免研究主体的空泛、不落地;通过理论分析法,立足于数字孪生技术,对文博场域的管理和应用展开设计,提出数字化技术文博场域设计的三要素,进而将数字孪生技术融于文博场域游览的全过程,更好地打造精准、一体化的体验,以智能化技术改善和提升文博场域的管理和应用。结论 在精神需求与日俱增的背景下,文博场域与数字化技术手段的结合具有极高适配性,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推进文博场域物理和虚拟空间的融合,为观者带来更加沉浸、长远的体验和感悟。打造文博场域的数字化管理和游览全过程,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文博事业的发展提供实践性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志刚 《包装工程》2023,44(6):348-351
目的 探析公共设施在心理效应视角的设计现实与尝试。方法 从未来城市发展和人们需求角度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分析与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一层面,从心理效应视角,对心理效应的定义进行深耕解读,结合现实中的公共设施设计所存在的一些短期效应和不足之处,分析心理效应所能带来的多方面效用,同时为了进一步就此观点进行论述,还结合心理效应的代表形式提出了几方面的设计视角,展开了具体化的理论论述,真正将心理效应与公共设施设计融合在一起,探索更加独特、长久的设计路径。结论 从心理效应角度出发的公共设施设计形式是符合城市长久发展和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实际的,只要坚持正面引导,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以本能反应或行为反思的方式去实现自身体验的飞跃,便可以提高公共设施的舒适度和使用价值,促进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城市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李琳  李芳宇  刘征 《包装工程》2022,43(2):72-81, 89
目的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对智慧厨房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关注老年人饮食健康与社交需求,设计服务于老年用户的智慧厨房饮食健康管理与社交产品系统。方法分析智慧厨房设计发展现状与趋势、老年人饮食营养健康研究现状,总结出智慧厨房系统的构成及智慧厨房适老性设计的不足;结合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知和行为需求进行分析;通过用户访谈获取老年人的心智信息,对类聚族群进行处理后完成老年用户心智模型的构建,为概念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智慧厨房发展形势下的适老性设计策略。结论对功能需求、交互行为、情感体验3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适老化设计策略,设计出关注老年人饮食营养健康与情感社交需求的APP,为智慧厨房适老性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佟玉权  杨娇  赵紫月 《包装工程》2020,41(18):147-153
目的 探讨提升博物馆顾客体验价值的路径选择,丰富对博物馆顾客体验的理论思考,并为有关部门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问卷调查获取研究信息,在SPSS20.0支持下,利用IPA分析方法探索大连旅顺博物馆的游客满意度状况。结果 针对旅顺博物馆特点,在体验旅游视角下,构建由差异性体验、参与性体验、全过程性体验、精神性体验及智能性体验五大因子组成的,涵盖二十八个具体测量指标的博物馆体验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分析重要性—满意度的统计特征,阐述分析结果的IPA象限分布及其因素作用。结论 从体验旅游的设计要求看,博物馆应高度重视游客的智能性体验,最大限度提高全过程性体验水平,提供依据个性化差异的细节性服务,以及设法增加博物馆与游客及社会的互动参与。  相似文献   

15.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社会背景,以问题为导向,分析设计在社会各项因素影响下所建立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服务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智慧医疗设计、医疗信息可视化设计、协作式社区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阐释对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路径。设计作为价值创造和意义建构的方法论,应该充分介入到社会创新的探索中,以促进资源合理、有效的流通。运用设计的思维方式和组织逻辑,从关注个体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到推动社会可持续运作与发展,从而建立一个有序的系统。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纪念品的设计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静  余隋怀 《包装工程》2011,32(2):37-40
在分析博物馆纪念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设计开发的方法与模式,指出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定位策略和具体的设计思路,并以此提升博物馆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水平,增强博物馆纪念品的内涵和文化底蕴,满足日益增长的博物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7.
孙琪 《包装工程》2019,40(16):268-270
目的 探究现代家居设计的几个关键要素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与融合。方法 由社会发展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切入,分析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以及对家居生活的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探析将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其中的作用,并结合室内空间的合理布局、灵活的意境表现手法以及巧妙搭配的室内设计物件3方面分析家居设计的关键所在,接着列举传统技艺、文化符号、装饰陈设、空间分割等几方面传统文化因素的具体应用方向,最后从陶瓷、唐文化等角度深入家居设计风格的内部,逐一进行实践论证。结论 在当前这个文化多元化、设计风格多样化的社会,将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家居设计中,可以在实现产品功能、提升装饰效果的基础上,赋予家居环境更高一级的文化与情感,为家居环境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使用感受。  相似文献   

18.
蔡宇超  张杰 《包装工程》2022,43(22):258-271, 281
目的 总结国内外城市家具研究的基本路径,分析创新热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以CNKI(中国知网)、WOS(科学网)数据库中进行主题检索得到的中外文期刊文献为对象,运用归纳总结法与文献计量法,分析总结研究路径与创新热点。结果 当前城市家具研究围绕用户需求观察与人群关怀、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多维度设计思维、新兴技术创新应用四条路径展开,形成设计导则、整治方案、标准规范、规划政策四类交叉融合实践;国内研究着眼从适应用户私密需求、探索城市双修路径、优化人本街道设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四方面实现创新;国外研究关注智能家具服务优化、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可持续与参数化建造、智能算法模型支撑四大新领域。结论 未来需重视城市家具用户需求系统研究,解决城市家具领域现实问题,探索多学科合作的城市家具设计模式,进一步提炼城市家具理论体系,以实现城市家具研究的良性、全面、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