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成形辊锻 成形辊锻是指利用辊锻方法直接制取成品锻件,所以又称其为终锻辊锻或模锻辊锻。 成形用辊锻机锻模公称直径为500~1000mm,圆周速度以0.4~0.5m/s为佳,也有高达1.13m/s的。辊锻温度在900~1150℃,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它可应用于大批量或小型变截面锻件,简单的和稍微复杂的均可。 1、影响成形辊锻的工艺因素 (1) 金属面积的相对转移 在辊锻机上进行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整体透烧加热喷雾淬火的工艺方法,我们对材质为60CrNiMo的R1粗轧工作辊(见图1)进行试验。此类工作辊的技术要求是辊身硬度50~58HS,辊颈为40~46HS。试验证明,此方法完全能够达到工作辊的技术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一批材料为9Cr2的冷轧辊,辊身尺寸为φ150mm×236mm,要求辊身淬火处理,表面硬度80~90HS,淬硬层深度10mm,辊身变形量<0.25mm,辊颈硬度32~42HS。由于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淬火,轧辊易淬裂,淬硬层深度也不够。根据我厂设备情况,决定采用在井式炉中整体快速加热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正> 一般煤球机的型辊用铸铁制造,型辊的使用时间很短,经常出现型辊备件供应不及时或更新时影响生产,用2~4mm不锈钢板镶套,制成型辊,就能经久耐用。1 制造及工艺首先将铸铁辊毛坯按照φ592×340加工(根据型辊规格加工,型辊为φ600 ×340mm),铣出球窝,然后钳工用扁铲逐个将球窝锐角倒钝,将2~4mm  相似文献   

5.
在冷辊轧成型加工中,由于设备加工和安装误差,工件产生弯扭曲变形是不可避免的。故常在辊轧机出口处增加校正装置,以防止变形。本文介绍了在轻型辊轧机上,不改变设备结构,利用轧辊对弯扭曲的影响进行校正的方法。一、辊轧机简介辊轧机以10kW电机为动力,装有8组轧辊,前两组为导向输送轮,3~7组为成型轮,第8组为定形  相似文献   

6.
基于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实际工况下辊压机辊压区内的力学状态进行研究分析。对煤粉受力与压缩状态进行标定实验,得到煤粉受力与受压后密度之间的公式。基于散体力学相关理论对辊轮进行力学分析,建立辊轮承受扭矩的数学模型并计算辊轮承受扭矩,再进行扭矩实验验证与辊轮电机优选。验证结果表明:辊轮承受扭矩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验证值的相对误差为0.45%~3.69%,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并且辊轮电机选取15 KW即可满足要求,在降低辊压机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为辊压机之后的工作节省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7.
GCr15钢冷轧辊的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Cr15钢广泛用于制造中小型冷轧辊(图1)。冷轧辊是金属轧机的重要零件,在轧制过程中它承受轧制力、磨损以及较大幅度温度变化的热疲劳,因此对热处理提出较高技术要求:辊身工作面硬度为60~65HRC,淬硬层深度≥6mm,不允许有软点,特别要注意防止辊身工作面两端处淬裂,两端辊颈非工作面的硬度为40~45HRC。批量生产轧辊时可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该工艺具有生产率高等特点,但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较大,目前众多的中小企业大多仍采用整体加热淬火工艺进行小批量冷轧辊热处理生产。  相似文献   

8.
铝热连轧分段冷却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工作辊分段冷却系统对铝带断面形状的影响,建立冷却水影响下的工作辊温度场及热膨胀模型并使用交替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冷却水分布模式下工作辊热辊形的形态、冷却水量与工作辊热膨胀的定量关系以及改变冷却水量后热辊形的形成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分段冷却系统具有较强的局部辊缝形状控制能力,辊缝三次凸度和四次凸度的控制能力分别为30.8 m和22.8 m;边部控制能力在冷却水量为0~50%区间内达到最大为16.6 m;冷却水量与局部冷却段热膨胀呈现良好的二次关系;改变冷却水量后,工作辊热膨胀的相对变化速度与水量无关,为系统固有特性;根据冷却水与工作辊热凸度的定量关系和热膨胀变化速度可以实现对工作辊局部热膨胀的精确控制,从而有效控制铝带断面形状。  相似文献   

9.
黄鹤辉 《工具技术》2003,37(2):38-40
近年来 ,国内卫生制品行业从国外引进多条全自动卫生巾生产线。生产线上使用的专用异形刀具 (如压纹齿辊、模切辊刀等 )主要依赖进口 ,每把刀具价格高达 2~ 3万美元。为降低生产成本 ,使企业摆脱依赖进口刀具的被动局面 ,我们为广西某厂引进的卫生巾生产线研制开发了专用模切辊刀及其加工工艺。  1 辊刀工作原理与技术要求该生产线使用的一种船形模切辊刀如图 1所示。该辊刀安装在模切支架上 ,相对于安装在其下部的外圆柱面光滑辊筒作逆向旋转 ,当被压纹齿辊压贴在一起的多层卫生巾纸带从两辊之间通过时 ,由模切辊刀切制出卫生巾成品。…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加工的某系列辊体,外圆与孔圆跳动要求为0.02~0.03mm,圆跳动能否达到图样要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如图1所示。根据辊体加工要求及工艺分析,加工此类辊体,需采用心轴,进行车、磨,来达到图样要求,传统心轴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辊锻工艺已在我国逐步推广,辊锻制坯和成形在热加工行业中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作为实现辊锻工艺的辊锻机也日趋完善和发展。辊锻机一般都配有专用的送料装置。我厂新产品XF-008型辊锻机械手即为配备D42-400型双支承辊锻机的自动送料装置。我厂与上海工具厂合作,为改变φ32.6~49.5毫米锥柄麻花钻头生产状况,采用热辊锻扭槽塑性变形工艺代替传统的切削成形法。以250KW-2500HZ的中频加热电源、扭槽机及扭槽  相似文献   

12.
中高率辊筒是橡胶、塑料薄膜工业生产设备中常见的一种关键零件.其曲率辊面的最终加工,通常是由专用的曲率磨床来完成的.由于这种设备的专用性强、设备投资费用也高,目前在机械制造行业中配备的数量也极为有限.我厂在生产 SY4F-1120A 型四辊压延机时,对其中的中高率辊筒磨削,采用了一种新颖的靠模机构,在 M1350普通外圆磨床上,完成了辊面的曲率磨削,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SY4F-1120A 型四辊压延机辊筒的馄面材料是冷硬铸铁,硬度为 HS68~75,辊筒的曲率辊面尺寸为φ360×1120mm,工件全长2230mm,重800kg,,一组辊筒的辊面曲率分别为0.04、0.06、0.08mm,表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甘蔗榨辊榨蔗的受力情况和榨辊磨损的主要原因,以及探讨了辊渣之间摩擦机理。还讨论了提高甘蔗榨辊材料性能的方向。通过三年的实践和冶金研究,初步掌握了铸造工艺,制造出粗晶、持蔗力好和耐磨的共晶成份的中磷铸铁(P=0.4~0.6% CE=4.3%)和磷硼铸铁(B=0.03~0.06%P=0.3%~0.6% CE=4.3%)的榨辊。  相似文献   

14.
钱士昕 《机械制造》1994,32(2):21-21
夹送辊和助卷辊是我厂热轧地下卷取机主要备件,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工作温度高达600~650℃,冲击负荷大,下夹送辊和三支助卷辊辊面硬度为HS=72±3,上夹送辊辊面硬度为HS=62±3。夹送辊、助卷辊辊面焊硬质层,材质为3Cr2W8V,属钨铬钒钢,加工后表面粗糙度不得低于Ra0.8和Ra0.4。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一种用于热轧辊堆焊的耐磨堆焊焊条,通过反复调整焊条药皮组成,找到了适合热轧辊的合金系。通过堆焊层的金相显微分析及X-射线物相分析表明:新研制的热轧辊耐磨堆焊组织为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加碳化物。堆焊层的硬度在HR58~60之间。高应力磨料磨损实验和工业试验证明,热轧辊堆焊合金的耐磨性优良,是45钢的6.1倍。在580℃经1000时效处理后,堆焊层硬度仍保持在HRC58~59。  相似文献   

16.
CO_2气体保护焊(以下简称CO_2焊)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先进焊接技术,生产效率是手工电弧焊的1~4倍,而成本只有手工电弧焊的40~50%。因此,近年来CO_2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除了在机座、箱体梁系结构上广泛应用外,近年来还在带压气瓶、合金钢轮、铸钢补焊等方面得到应用。下面就将我厂在1986年10月,对ZG45钢大型齿辊采用CO_2焊的实例作一介绍。一、齿辊状况齿辊是由一个辊体,两个轴辊颈焊接而成。其规格为φ430×3648mm,  相似文献   

17.
我厂是一大型造纸机械公司,造纸机械中的大部分辊体都是由三个部分,即两个封头和一个辊筒经热装焊接而成。具体装配方法是在辊筒的两端分别车出止口,止口尺寸与封头外圆尺寸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2~0.3mm。然后将过盈配合转化为间隙配合,而后,由工人师傅拿起封头选入辊筒止口(如图1所示)。这项工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在操作过程中,工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细支滤棒质量稳定性,分析影响细支滤棒质量稳定的设备因素,并用11.0Y15000和8.0Y15000两种规格醋纤丝束在KDF2/AF2型滤棒成型机上进行了成型机运行速度、不同规格捕丝器、丝束开松比、螺纹辊压力及稳定辊压力对细支滤棒压降和硬度等指标稳定性的影响及优化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丝束规格一定的情况下,成型机运行速度、不同规格捕丝器、丝束开松比、螺纹辊压力及稳定辊压力等参数对细支滤棒质量均有影响,但是成型机运行速度和捕丝器影响更为显著;②对于11.0Y15000规格的丝束,成型机运行速度以300m/min左右为宜;③对于8.0Y15000规格的丝束,KDF2/AF2型滤棒成型机捕丝器内径为17.0mm为宜;④对于8.0Y15000规格的丝束,开松比为(1.10~1.40);螺纹辊压力控制在(0.18~0.23)MPa;稳定辊压力控制在(0.06~0.10)MPa较适宜。  相似文献   

19.
四辊轧机辊系偏移距机理的不确定性和微尺度静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板带的四辊轧机辊系,普遍设置偏移距求得轧辊间平行定位及其稳定以防止辊间交叉,成为四辊轧机辊系平行定位机理编入轧机教科书及参考书中。近代相继出现的现代四辊轧机辊系都设置偏移距,但未能保证其机理的确定性,辊间动态交叉现象的发生屡禁不止,引发超大轴向力损坏推力滚动轴承或生成轧制支反力偏差破坏板形控制的稳定性。设置偏移距3mm的高速铝箔四辊轧机轴向力在线检测试验,揭示轧制过程中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发生规律性动态交叉现象。轧制中轧辊之间的动态交叉行为,与轴承座和机架窗口立柱间微小间隙大小相对应,只限于轧机的交叉角β≤0.05°区间,远小于交叉(Paircross,PC)轧机的交叉角(β=1°~1.5°),但派生的轴向力超出额定值的3倍以上。四辊轧机模拟辊系偏移距静态零调试验,探明轧辊间初始安装位置不变没有轧辊的水平位移。辊间动态交叉现象和静态水平位移为零的两种结果,揭示出设置偏移距机理的不确定性,不能用于四辊轧机辊系平行定位及稳定性设计。  相似文献   

20.
我厂在多年生产橡胶初加工机械的实践中,发现易损件辊筒的使用寿命不够理想,磨损快,更换频繁,生产乳胶标准胶2000t左右就需更换,既麻烦,又影响生产。用户要求一个辊筒能使用一年(即生产3000~6000t)。因此,我们对提高辊筒的使用寿命进行了试验研究。 1.辊筒磨损快的原因 橡胶加工机械的辊简绝大部分为球墨铸铁件,磨损快的主要原因有:①硬底低,耐磨性差,当磨损超过辊筒花纹尺寸极限时就报废。②耐蚀性差,长期受潮接触酸碱溶液,造成腐蚀,至使辊筒尺寸变小甚至花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