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处山西断裂隆起区太行山断裂隆起带,区内地层主要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岩石混合岩化强烈。其地质构造表现为农级褶皱,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岩浆岩主要以脉岩形式出现。本区出露地层右太古界阜平群团泊口组(Arft)和南营组(Arfn)。其中团泊口组分为三段,下段岩性主要为角闪斜长、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浅粒岩及斜长角闪岩,在区内出露不全,位于本区东部边缘。中段和上段位于本区中部、为区内出露的主妥地层,中段主要为厚层状钾长钱粒岩、二长浅粒岩,底部钾长浅粒岩内含夕线石石英“球状”集合体,厚210m。上段主要为金…  相似文献   

2.
新疆富蕴县什根特一带出露地层主要为康布铁堡组下亚组(D1k1)的第一层(D1k11)和第二层(D1k12)浅粒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岩浆岩主要为华力西晚中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细粒浅色花岗岩.矿区褶曲构造主要为蒙库背斜北东翼部次级背斜--也根拜背斜.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赤城县龙关一带石墨矿床分布于太古界谷嘴子组第三岩性段的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斜长片麻岩、含石墨变粒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中;矿床是区域变质和二期的混合岩化作用交代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石榴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是该地区太古界谷嘴子组地层中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岫岩县北瓦沟玉石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区域地质背景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一宽甸台拱西部。出露地层以下元古界辽河群为主,其次为前震旦系混合岩及第四系(见图1)。辽河群为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及大石桥组。里尔峪组主要岩性为磁铁浅粒岩、电气钠长浅粒岩及透闪透辉二长变粗岩;高家峪组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含石墨透闪二长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大石桥组主要岩性为方解石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及二云片岩。前震旦系混合岩主要岩性为条痕状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第四系为全新统亚砂土及砂砾石。区域构造复杂,由三个复式背斜和两个复式向斜组成。其复式背斜…  相似文献   

5.
下射垛地区石墨矿为赋存于泰山群雁翎关组地层中的区域变质型矿床。矿体含矿岩性主要为石墨斜长角闪岩、石墨变粒岩、石墨角闪岩等,受北北西向韧性剪切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角闪岩及变粒岩,矿体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主要矿物成分有斜长石、石英、角闪石、石墨等。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矿石特征及质量的分析论述,认为本石墨矿建造可称为变粒岩变质沉积建造,后期变质作用对成矿有明显的促进。  相似文献   

6.
邢台石榴子石矿床位于邢台市西北25km处,分布在卫鲁、尧子沟、谈话及温暖河。石榴子石矿床赋存于太古界赞皇群,与石墨、蓝晶石等非金属矿产于同一套古老变质岩系中,含矿带长约9km。1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山西中台隆赞皇穹断束,出露的地层为太古界赞皇群放甲铺组(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上、中、下三段)、石城组及第四系,石榴子石矿即赋存于放甲铺组下段。该段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石榴斜长角闪岩及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岩在岩层中不稳定,常呈透镜状,石榴子石主要赋存在石…  相似文献   

7.
许昌铁矿是一九七四年下半年投入钻探工作的,现将会战区两年来在攻克厚覆盖层钻进方面的几点做法扼要介绍如下。一、地层特点和施工情况矿区上部为新生界第四、第三系冲积覆盖层,厚度250—350米,最厚处可达700米左右,主要由粘土、粉砂质粘土、姜石层、泥灰岩和由泥质或钙质胶结的砂岩、砾岩、砂砾岩等组成。基岩接触带一般有20—40米的风化破碎斜长片麻岩,下部为斜长角闪岩、变粒岩、脉岩、石英岩等,厚度400—600米,可钻性7—10级。  相似文献   

8.
黄陵背斜属淮阳山字型构造两翼反射孤的砥柱,在其北部崆岭群变质地层和岩性一般较复杂,它是由一套原岩相当于海底火山喷发的基性—酸性火山碎屑岩、正常沉积的碎屑岩,粘土岩和不纯的化学沉积岩,经中一高级的区域变质作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的岩石所组成。常见的变质岩石有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钙硅酸盐岩、麻粒岩和不同类型的混合岩等。变质相带一般为高角闪岩相夕线石带,部分地区为低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安徽某地钨矿区位于岭南—仙霞华夏系构造带与绩溪复式背斜构造带的交接部位。该矿区钨矿带的产出,受到地层、构造及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个旧矿区龙树脚含矿断裂带(Ⅱ-11#含矿断裂带)构造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矿区断裂构造的形成机理,即地层的构造运动及成矿物质的沉淀、搬运等物理过程,认为龙树脚含矿断裂带的成矿部位主要集中于断裂挟持带、断裂与互层(地层)交切部位、断裂扎根部位、断裂分支复合部位以及断裂转折端部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金属元素分带、构造、围岩蚀变、化探原生晕等矿区有利找矿标志;断裂与互层交切部位、断裂转折端、断裂交汇(切)锐角挟持带、断裂带分支复合部位为矿区有利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1.
对津巴布韦德特地区某铜矿床开展了1∶10 000激电中梯扫面测量,对矿区岩(矿)石的极化率和电阻率分别进行了测定和解译。研究表明:矿区岩(矿)石类型较简单,电阻率差异不大;极化率差异主要由地表硅化破碎带中含孔雀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的斜长角闪岩引起,相对低电阻率由含矿硅化破碎带引起,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南桐黑滑石矿产于沉积岩中,因矿石含有机质,色黑,故称黑滑石。未见岩浆热液和区域变质作用的特征,为一滑石矿床沉积新类型。该矿分布在重庆南桐区至南川县半坡一带,沿走向长约50公里。南桐腰子口矿的地质特征和矿石工业应用简介于下: 1.地层与构造: 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的黔北川南分区遵义南川小区。构造上处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与北东向构造的交接复合部位,北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四川盆地”相接,南与早古生代“黔中隆起”相邻(图1)。区内主要构造由西至东为龙泉寺背斜、莲花石向斜、半边山背斜和南平向斜。  相似文献   

13.
棉花堡子铁矿产在太古宙中鞍山群烟龙山组,属于沉积变质铁矿,通称“鞍山式铁矿“.主要岩石为石英透闪阳起石英岩,变粒岩、大理岩、石英岩、石榴阳起岩、石榴阳起云母片岩、斜长角闪岩及石英云母片岩等.铁矿石主要为角闪质磁铁贫矿,颗粒较粗、磁性强,呈条带状构造.……  相似文献   

14.
山东平度滑石矿的成矿原岩为斜长角闪岩一大理岩,它们在含SiO2热液作用下在构造有利部位交代成矿。所形成的滑石矿分别继承原岩的特点。从大理岩→滑石矿体→斜长角闪岩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以大理岩为原岩的矿石品质优良,以斜长角闪岩为原岩的矿石品级较低。  相似文献   

15.
鲁塘石墨矿床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塘石墨矿床系我国著名的土状石墨产地,蕴藏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关于本矿床之构造控矿条件,以往重视和研究不够。作者根据近年来在矿区工作所获资料,逐步认为,矿区的构造发育复杂,对石墨成矿有着重要意义,特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以便共同探讨。一、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为未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东南段,即郴耒煤田的东南段,矿层系由煤层变质而来。含矿地层即晚二迭统龙潭组,系一套以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四层)为主的滨海相沉积建造。郴耒煤田晚古生代的含煤沉积,主要由来临南北向构造带控制着古地理环境,致使煤田内晚古生代至三迭纪的地层被卷入南北向褶皱与逆掩断层相伴的构  相似文献   

16.
双鸭山羊鼻山-石门一带现已发现并勘查夕线石矿床3处,均为中型矿床,分布于宽1km,长10余干米的狭长地带内。1矿区地质矿区位于天山一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格皱系佳木斯隆起北东线与宝清拗陷西缘的接壤部位。地层呈北北西向展布,倾向西,倾角60~80°。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下元古界大盘道组(Rt1d)、中生界下白至统城子河组(K1C)及上第三系玄武岩等地层。(1)下元古界大盘道组(Pt1d):主要岩石类型有片岩、片麻岩,其次为变粒岩、碳酸盐岩、石英岩、磁铁石英岩及少量混合岩。按照建造类型的不同,可将大盘道组划分为两个岩性段。…  相似文献   

17.
晶质石墨鳞片大小与成矿地质背景、矿石类型密切相关,本文在实地调研、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成矿区带石墨鳞片特征。研究表明:大鳞片石墨矿主要分布于华北陆块北缘中段、佳木斯—兴凯地块南部、胶北隆起、华北陆块南缘—秦岭及黄隆断宆石墨成矿带;大鳞片石墨矿石类型主要为石墨片麻岩、片岩、变粒岩、大理岩型矿石。形成时代早(新太古代至元古代),变质程度高,一般达到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中小鳞片主要分布在扬子陆块、新华夏古陆、佳木斯—兴凯地块北部、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准噶尔地块等,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至寒武纪,少量形成于石炭纪。矿石类型以石墨片岩、石墨石英岩为主,变质相一般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  相似文献   

18.
河北迁安市王孟庄铁矿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复背斜-遵化穹褶束的东南部,其东南侧紧邻山海关台拱。处于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燕山构造体系的复合地带,基底构造为复式紧密褶皱。矿体赋存于太古界迁西群三屯营组一段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质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该矿床矿石矿物较简单,原岩建造应属基性熔岩和中酸性火山喷发为主夹沉积碎屑及硅铁质岩建造。矿床成因是由于海底火山喷发,携带大量硅铁质,以沉积方式成矿,后经区域变质作用使硅铁富集而成,因此王孟庄铁矿为受变质沉积铁矿床—受变质硅铁建造铁矿床通称为鞍山式铁矿。  相似文献   

19.
上西坑钼矿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境内,矿区内已发现6个钼矿(化)体(Ⅳ1~Ⅳ6),Ⅳ1矿体为主矿体,是主要开采对象。Ⅳ1矿体呈"大脉状"赋存于大金山岩组上段(Pt1d2)黑云斜长变粒岩中的南北向(F8)断裂破碎带构造角砾岩或石英脉中,矿体出露连续且稳定。Ⅳ1矿体详查工作的勘探类型为第Ⅱ类(偏简单型),无法完全满足开采需要,在生产中非常有必要加强探矿。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指导云南省香格里拉子尼铜矿床深部找矿工作,首先系统分析了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相邻矿区成矿规律;然后通过已施工的156个钻孔的岩芯编录及矿区地质填图,总结了矿体产出特征、控矿因素、蚀变特征等矿床地质特征;最后对矿床成因及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子尼铜矿床矿体形态主要受断层破碎带控制,成矿物质由深部沿构造破碎带上升至浅部并在破碎带拐弯、变缓处成矿。②由甘孜-理塘洋壳俯冲至中咱陆块下产生的挤压断层既为控矿构造又为破矿构造,表明子尼铜矿的形成与义敦岛弧印支期-燕山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有关,贯穿整个破碎带的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及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特征表明矿区成矿流体为中-低温性质。 ③综合蚀变特征及构造特征认为,矿区深部上三叠统哈工组三段(T3ha3)与上三叠统哈工组二段(T3ha3)的岩性接触面、与断层有关的拐弯及断坪-断坡等位置成矿潜力巨大,是最有利于进一步勘探的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