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地下水超采状况、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地下水和非农业取用水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实施地下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1.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我省地下水大规模开发始于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省机电井已达到相当规模,全省达到90多万眼,其中平原区机井数由60年代的1800多眼,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监测是水资源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分析了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存在着监测网站布设不合理、监测专用井少、监测项目单一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依据,也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地下水止降返升、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晋城市地下水监测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我省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是:1.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324.7亿 m~3,保证率75%径流量为210亿 m~4,地下水综合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水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工作。山西省地下水监测站网运行30多年来,在水利建设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地下水监测站网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有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并引发出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同时地下水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之很多地域存在天然的劣质地下水,直接威胁供水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灾害性的地下水问题。松辽流域作为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地区之一,加强松辽地区的地下水监测十分重要。文章借鉴国外地下水监测的先进经验,分析了我国地下水水质的监测现状,松辽流域地下水监测现状,提出了松辽流域地下水监测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宋扬  于正兵 《吉林水利》2013,(4):49-50,59
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省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地下水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建议,以使今后更合理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省河流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得出我省目前水资源质量污染仍较严重 ,污染趋势不容乐观。并就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及水质监测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是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但目前存在着地下水监测站网不完善、单位体制不顺等问题。本文针对渭南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在冀北高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澳技术合作河北水及农业管理项目在坝上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旨在利用先进的方法对当地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客观评估,并对未来的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预测,找出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21年收集到的江西省47口地下水监测井的实测数据,利用地下水单项组分和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地下水水质现状的评价,确定了水质类别和级别,评价为V类水和极差水占比均达到了50%以上。另选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地下水污染程度分析,确定了其主要污染因子为铁、锰、氨氮、挥发性酚,统计出全省有80%的地下水监测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分布于省内各地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妩  柏林 《江西水利科技》2006,32(2):83-85,93
针对江西省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通信、预警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别阐述了监测系统、通信系统、预警系统及警报反馈系统的规划方案,并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的山洪灾害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与布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时期规划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前提下,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设置规模不断扩大,监测内容得到扩展和延伸,监测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加明确,形成了常规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国家(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监测网络,为开展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总结了30余年来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规划和布设以及污染项目监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按照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限制纳污红线的新要求,分析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网还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以期进一步完善站网布局和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14.
Groundwater i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supports human heal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diversity. Overexploitation and unabated pollution of this vital resource is threatening our ecosystems and even the life of future generations. With the advent of powerful personal computers and the advances in space technology, efficient techniques for land and water management have evolved of which RS (remote sensing) and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se techniques have fundamentally changed our thoughts and ways to manage natural resources in general and water resources in particular. The main intent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highlight RS and GIS technologies and to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ir applications to groundwater hydrology. A detailed survey of literature revealed six major areas of RS and GIS applications in groundwater hydrology: (i) exploration and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i) selection of artificial recharge sites, (iii) GIS-based subsurface flow and pollution modeling, (iv) groundwater-pollution hazard assessment and protection planning, (v) estimation of natural recharge distribution, and (vi) hydrogeologic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 monitoring. Although the use of these techniques in groundwater studies has rapidly increased since early nineties, the success rate is very limited and most applications are still in their infancy. Based on this review, salient areas in need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the constraints for RS and GIS applications in developing nations. More and more RS- and GIS-based groundwater studies are recommended to be carried out in conjunction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s to effectively exploit the expanding potential of RS and GIS technologies, which will perfect and standardize current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evolve new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both the RS and GIS technologie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vital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though some challenges are daunting before hydrogeologists/hydrologists.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吉林省水文监测及洪水预报综合服务平台应用系统的研发,改善吉林省水文监测预警水平,提高水文信息化及现代化程度;提高信息集中化程度,整合各部门现有分散孤立的信息资源到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上,从而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同时进一步拓展业务服务范围,针对地下水监测、水环境监测、水资源管理、站网管理等方面开展相关平台应用软件开发,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带动水文相关服务职能的提升,推进吉林省水文信息化及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卫星遥感数据获得鱼卡-大柴旦盆地绿洲地下水位分布状况,利用TM8数据获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利用大气传输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TS,构成TS-NDVI特征空间,计算得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研究区表层土壤含水量进行估算。干旱区土壤水依赖于地下水,利用表层土壤含水量和TVDI与地下水位埋深的经验方程得到研究区地下水位埋深分布图并进行实地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结果符合实际,用土壤含水量和TVDI反演得到的地下水位埋深与实测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765。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与管理的基础,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可靠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的质量.基于此,对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质量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基于地下水系统的动态、开放性质,介绍动态Kriging方法的应用,完善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在动态开放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评价了辽宁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及水质现状,对地下水主要水化学参数的分布进行了阐述,利用Daniel的趋势检验的预测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污染趋势分析,并在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水污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全面分析了吉林省地下水动态监测体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地下水动态监测体系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吉林省地下水监测体系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多部门资源共享和信息数据发布的统一,山东省菏泽市对各单位现有监测信息资源进行了整合.介绍了菏泽市水资源监测信息资源整合的背景,根据现状分析了信息资源整合的建设要求,通过应用VPN(虚拟专用网络)技术,详细分析了资源整合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目前,整合后的菏泽市水利局水资源监测信息系统已稳定运行1年多,较好地实现了多部门资源整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