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席明波 《山西建筑》2006,32(8):344-345
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质、积淀、拓扑同构三方面论述了其审美特征,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表观形式,展现了其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的优势,突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魅力之一在于其意境美,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它通过对相关艺术门类和传统造园理论与手法的融合,形成了与意境美直接有关的园林文化。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王洪海  唐安惠 《山西建筑》2007,33(29):351-352
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分布,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几种造园手法,展示了我国古典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促进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研究,从而推动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客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一支,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及与之相协调的园林景观展现了客家人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独特的造园艺术。根据对赣南围屋大量的实体调研,通过园林中山水、植物与建筑的关系将赣南地区客家围屋园林分为自然型和人工型两大类。文章用实例阐释不同类型的特征,总结出围屋造园艺术尊重自然、巧于因借;生产实用、粗率豪放;借物言志、寓意深远的特点。通过对客家围屋造园艺术的研究,希望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完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  相似文献   

5.
声音是中国古典园林听觉艺术的载体 , 听觉艺术之所以有如此憾人魅力在于各种声韵的完美融合。本文从声景的概念入手 , 研究分析"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对声景的影响,从而揭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声景美的构成形式。  相似文献   

6.
季淮 《山西建筑》2009,35(3):345-347
结合多年的艺术实践与经验,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艺术手法,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审美意识的相通之处,并指出只有吃透古典园林的精髓,才能真正地融入现代园林的设计中,才是有生命力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3000年,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中国园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天成之美,也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重视“写意”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含蓄幽深的美,成为著称于世界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园林是空间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借助多种空间营造手法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园林空间。文章在概括空间与园林空间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古典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空间特征,并从其对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影响的角度探索了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的现代化表现,从中感受其空间设计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受书画艺术影响的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大自然的概括、抽象从而获得"本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成果。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点线面和节奏的互通、形态美的互通,意境的契合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书画这两大门类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悠然 《园林》2019,(7):31-35
瞻园作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典园林之一,精妙的布局和构造使其成为优秀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同时,为适应现代游览需要,瞻园的修缮案例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瞻园的发展历史、空间布局及造园特点,展现瞻园精妙的造景手法和独特魅力,希望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扬和保护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曙辉 《华中建筑》2007,25(8):184-187
中国古典园林因其独有的文化及艺术魅力,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其中蕴涵着深奥的禅理需要去参、去悟,而不能只是去看、去察,此即园林欣赏的3个层次--游园、赏园和品园.该文从园林欣赏的角度,分析"禅"对中国文人、文化及审美等的影响,进而借此浅析"品园"这一中华独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解读中国古代文人园林出发,从文字对空间意境体验的作用引申开去,联系屈米的"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工具来分析传统园林中的诗意与意境的建构。提出"读"文字是理解中国古代园林空间结构——"意境"的独特线索。从而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在强调地域性的全球背景之下,该如何重新诠释、延续中国传统空间的诗意或探索建筑空间意境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史艳红  路忽玲 《山西建筑》2007,33(7):349-351
通过对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和空间及“借景”等设计手法的总结阐述,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艺术构思,并对小品建筑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将园林艺术设计手法引向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春喜  陈力 《南方建筑》2006,110(6):95-98
中西方古典艺术的美学神韵向来不同,这种差别在古典园林美学中也可见一斑。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和西方古典园林的情境美作了简单的释义。以求抛砖引玉,深得教诲。  相似文献   

15.
王玲 《山西建筑》2012,38(11):219-220
介绍了江南古典园林意境的美学含义,并阐述其建筑空间意境美的特点,以拙政园和留园为例论证了建筑空间意境美的具体体现,指出江南古典园林的意境是由"意"——园主的思想感情和"境"——园林景观两个要素组成的。  相似文献   

16.
空间迷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身体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旦用建筑学的西方术语描述中国园林,将导致认识论以及价值观的诸多迷十罔。文章试图从身体与世界合一的方位概念为基础,以阐明中国艺术在空间定位、园林经营、乃至艺术标准上,如何是今日建筑学类似概念所不能通化或简化的。  相似文献   

17.
齐芳燕 《安徽建筑》2010,(2):12-14,26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它们的艺术风格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于中西方对自然的认知不同、造园思想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审美情趣、造园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西方园林在园林类型、园林规模、园林与建筑的关系、造园艺术与美学风格方面的巨大差异。文章对中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造成其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便对现代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并对传统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园林意境的感知、时空变化与创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意境的时空变化,以及意境的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分析古典园林之内涵,达到园林意境创作的"情景交融",在有限的园林艺术形象中感受无限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Z1)
By analyzing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white space" in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gardens, the authors proposed that "white space" theory has infiltrated in graphic and spatial designs and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spatial layouts of gardens.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conceptual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onnotations in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ambience, "white space" was believed valuable and enlightening for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园林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由于中国独特的地貌、悠久的历史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和谐共生的结果。通过对中国园林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中国园林主题是和谐,灵魂是文化,本质是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