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健辉  廖聪  李伟  施良政 《钢管》2023,(3):51-54
从成分设计、制造及焊接工艺等方面入手,开发了一种低温抗酸耐高压X65MS钢级埋弧焊管。检测了该埋弧焊管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能力。结果表明,该埋弧焊管的母材和焊缝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抗氢致开裂及抗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等试验中未出现任何裂纹,且-29℃低温冲击功远高于客户要求,满足API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焊接工艺对TRIP980钢板进行激光焊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及焊接速度对接头宏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焊缝熔深逐渐增加直至完全焊透,此时接头强度先提高,之后保持稳定,断裂位置由焊缝过渡为母材,当功率过大时将产生严重飞溅,恶化焊缝性能,导致拉伸时沿焊缝开裂。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飞溅开始严重,导致接头强度较低,沿焊缝开裂,之后飞溅减小,接头强度提高且保持稳定,并沿母材断裂,继续提高焊接速度,焊缝熔深减小,接头强度降低,且沿焊缝处断裂。对于本研究钢板焊接合理的热输入为:33 333~50 000 J/m。  相似文献   

3.
C380CL钢车轮焊接时焊缝易开裂。对焊缝开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380CL钢车轮焊缝开裂的原因为,母材采用较大量的锰进行固溶强化,导致其碳当量和裂纹敏感系数增大,焊接性能恶化;其次是焊接工艺参数不适用于母材。据此,将C380CL钢的C、M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从最大0. 08%和1. 15%降低至最大0. 07%和0. 75%,并添加微量的Nb、Ti细晶强化,以使确保其力学性能不致降低。结果,钢的碳当量和裂纹敏感性指数分别降低了0. 113%和0. 055%。改进的焊接工艺参数为:闪光速度1. 5 mm/s,顶锻留量6 mm,带电顶锻时间1. 2 s,焊接时间14. 0 s,钳口间距30 mm。成分和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后,焊缝开裂的C380CL钢车轮的百分率降低了近4. 0%。  相似文献   

4.
对1.5 mm厚的DC56D+Z与0.7 mm厚的HC180BD+Z两种常用汽车板材进行激光拼焊,测试了不等厚激光拼焊板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处与基体的金相组织均为铁素体,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焊缝与基体的组织形貌差异较大。焊缝两侧硬度呈非对称分布,焊缝处最高硬度达到200 HV,高于母材。接头的单向拉伸断裂发生在HC180BD+Z钢侧,强度略低于HC180BD+Z钢母材,但断后伸长率仅为HC180BD+Z钢母材的56.8%。杯突试验后,断裂位置均发生在薄板侧,随着薄板侧占比增大,其焊缝由直线型转变为抛物线型。  相似文献   

5.
王钢  边城  姚华  何俊鹏 《钢管》2012,41(6):9-13
X80钢级大直径厚壁直缝埋弧焊管在扩径后存在焊缝趾部开裂现象。通过对该裂纹的断口及其理化性能进行检测,认为造成焊缝趾部开裂的原因是:焊接热输入量较高,热影响区韧性恶化;钢管扩径前焊缝附近母材存在应力集中;钢管热影响区与扩管模具发生挤压。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工艺改进,使得裂纹发生率从2.00%降低到0.12%。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汽车大梁钢厚板焊接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采用P+T(PAW+TIG)焊接技术对8 mm厚的汽车结构件用750L高强度大梁钢进行焊接工艺研究,分析了焊接接头的焊缝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T复合焊焊缝成形良好,焊缝组织晶粒均匀细小;接头强度和弯曲性能均满足要求,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97%,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7.
对4 mm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625薄板进行等离子弧焊实验,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焊接热输入下焊接接头各部分的微观组织、接头力学性能、断口形貌以及母材和焊缝的高温腐蚀行为。结果表明Inconel625等离子焊接接头组织是由母材的奥氏体等轴晶、焊缝融合线附近的胞状晶以及焊缝中心的树枝晶组成;在焊缝处有大量的碳化物和少量Laves相析出,使得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降低,韧性下降,焊缝成为接头薄弱环节;在焊接热输入为10.175 kJ/cm时接头力学性能最优,抗拉强度为765.3MPa,与母材的785.4MPa相当,延伸率为31.9%,相较于母材的42.8%有所下降,试样断裂方式为发生在焊缝处的韧性断裂;母材和焊缝金属在750℃下24 h熔盐腐蚀后腐蚀产物基本相同,主要为外层颗粒状NiO和Cr2O3以及NiCr2O4腐蚀层。  相似文献   

8.
《钢管》2020,(3)
针对因钢板原料的化学成分发生较大变化,使得原焊材与母材出现焊接不匹配,造成X70钢级管线钢直缝埋弧焊管焊缝的低温冲击韧性不合格的现象,采取两种焊丝进行焊接试验,通过观察和检测焊缝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研究焊接材料对X70钢级直缝埋弧焊管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的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同批次同规格钢管时,选用Mn、Si、Cr、Ti含量较高的焊丝进行焊接,焊管焊缝中先共析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晶粒更为细小,低温冲击数值较高,韧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屈服强度大于60公斤/毫米~2的多元素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包括母材和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焊缝金属、热影响区和整个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各种抗裂性试验方法下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激光-MAG复合焊进行了Q890/Q550异种钢焊接试验,研究不同焊接热输入对异种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热输入下,焊缝两侧过热区主要由板条马氏体和少量贝氏体组织组成,细晶区为致密的板条马氏体组织,Q890钢侧的马氏体含量比Q550侧多,板条更加粗短,焊缝冲击断口具有剪切韧窝特征,冲击韧性优于热影响区;随着热输入从3.5 kJ/cm增加到9.6 kJ/cm,过热区晶粒粗化,贝氏体逐渐增多,马氏体含量减少,焊缝和热影响区冲击吸收能量略微减小。三种热输入下拉伸试件均断在母材Q550钢,断后伸长率相当,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焊接接头强度高于母材。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方法(MIG)实现镁合金和低碳钢的连接,并研究焊接热循环特点和镁?钢对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接头的温度场分布是不均匀的。镁合金焊缝金属为细小的等轴晶结构。在镁/钢界面存在主要由AlFe、AlFe3和Mg(Fe,Al)2O4相组成的过渡层,这一过渡层是镁?钢接头的最薄弱环节。焊接线能量和焊缝Al含量对镁?钢接头的抗拉强度具有明显的影响。焊接线能量由1680 J/cm增至2093 J/cm,接头强度明显增加,这主要归因于镁/钢界面反应。增加焊缝Al含量至6.20%,镁?钢接头强度可达192 MPa,为AZ31镁合金母材强度的80%。因此,选择合适的焊接线能量和焊缝Al含量有利于改善镁?钢接头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2.
以双相钢和马氏体钢为对象,进行了不同焊接速度下不同强度等级的先进高强钢光纤激光焊接热影响区硬度及软化行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相钢激光焊接焊缝区硬度远高于母材硬度,而马氏体钢焊缝区硬度与母材强度相近.而激光焊接热影响区中近母材区域产生的回火马氏体,造成该区域硬度显著降低,出现热影响区软化.在同一焊接速度下,先进高强钢的强度等级越高,热影响区硬度越低,软化现象越明显.焊接速度的减小,激光焊接过程热量增大,热影响区硬度减小,软化现象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方法(MIG)实现镁合金和低碳钢的连接,并研究焊接热循环特点和镁-钢对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接头的温度场分布是不均匀的。镁合金焊缝金属为细小的等轴晶结构。在镁/钢界面存在主要由AlFe、AlF_3和Mg(Fe,Al)_2O_4相组成的过渡层,这一过渡层是镁-钢接头的最薄弱环节。焊接线能量和焊缝Al含量对镁-钢接头的抗拉强度具有明显的影响。焊接线能量由1680J/cm增至2093J/cm,接头强度明显增加,这主要归因于镁/钢界面反应。增加焊缝Al含量至6.20%,镁-钢接头强度可达192 MPa,为AZ31镁合金母材强度的80%。因此,选择合适的焊接线能量和焊缝Al含量有利于改善镁-钢接头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发电厂(2×150 MW)温度插座1Cr18Ni9Ti钢与低温再热蒸汽管12Cr1Mo V钢焊接角焊缝开裂情况,对开裂角焊缝进行宏观及微观金相组织观察,分析了开裂原因。根据母材焊接特点拟确定修复工艺,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依据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进行修复。探伤结果表明,所进行的修复工艺有效防止了裂纹的再生,保证了焊接接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汽车工业中常用的双相钢HC450/780DPD+Z和低合金高强钢HC420LA进行激光搭接焊试验,探索焊缝附近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转变,并研究不同焊接速度对焊缝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附近微观组织主要包括熔化区、热影响区和母材三部分。焊接速度一定时,从母材到焊缝,HC420LA的显微硬度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保持不变,HC450/780DPD+Z的显微硬度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小再保持不变。而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HC420LA焊缝显微硬度先增加后保持不变,HC450/780DPD+Z焊缝显微硬度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304不锈钢管胀管过程中热处理工艺对焊缝的表面裂纹、显微组织及弯曲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4不锈钢焊管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50℃保温预热1 h,升温到1050℃保温2 h出炉水冷,340℃回火1 h空冷,经过热处理的不锈钢管胀管开裂率降低到了3%;增加预热处理有利于焊缝组织的充分转变,热处理后焊缝的显微组织为柱状奥氏体和完全奥氏体化的母材,焊缝与母材熔合区组织不均匀已经消除;热处理态的不锈钢管胀管表面的裂纹短而浅。  相似文献   

17.
利用激光焊接工艺焊接核级不锈钢,通过改变激光焊接速度得到不同的焊接接头,研究了不同焊接速度下焊缝区的组织形貌;通过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测试了不同激光焊接速度下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中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加;焊接接头强度升高,断后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先增加后降低;激光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X100钢级管线钢板卷螺旋缝埋弧焊接制管的过程;研究了X100钢级板卷的力学性能及不同焊接材料匹配对焊接接头强度、韧性和硬度的影响;提出了不去除螺旋缝埋弧焊管焊缝余高,优化板卷合金成分、提高板卷层流冷却速度及降低焊接热输入量,管体横向拉伸试验采用圆棒试样,制定X100钢级管线钢板卷和螺旋缝埋弧焊管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980MPa高强钢焊接接头薄弱环节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莎莎  曹睿  冯伟  张晓波  彭云  江峰 《焊接学报》2011,32(3):77-80,92
通过在低温下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以及扫描电镜下的断口观察,对屈服强度为980 MPa新型高强钢的MAG和TIG焊接接头的性能和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提出其薄弱环节对接头整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这两种焊接方法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与母材相差不大,但其断面收缩率有所降低;焊缝金属尤其原...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铝/钢异种金属搭接接头进行激光填丝熔钎焊试验研究。分析了送丝速度对焊缝成形质量、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送丝速度,利用铝和钢的不同熔点,使铝母材刚好熔化但是钢母材不熔化,熔化的铝母材与填充金属一起铺展在钢母材表面并与其实现钎焊连接,可形成优质的熔钎焊接头。当送丝速度小于3. 5 m/min时,易形成硬脆性金属间化合物而导致焊缝开裂。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方可保证接头性能。当送丝速度为4. 5 m/min时,焊接接头强度有所提高,其线载荷达到203. 5 N/mm,约为铝合金母材抗拉强度的83.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