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根据30年来电网自动化的发展历史及90年代电网EMS/DMS的发展动向,结合当前在计算机技 术和电力系统分析算法方面的发展,提出了90年代电网的自动化将从传统的调度自动化向广 义的调度功能一体化以至全电力公司的综合自动化方向发展。文中对90年代电网自动化系统 的构成平台及开放式分布式体系结构、特别是针对电网EMS/DMS的基础——分布式技术软件 的构成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1999年度全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解决Y2K问题的情况;标准化、规范化及其应用工作的新进展;网、省调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全国电网调度自动化“十五”规划编制情况;国调电网调度自动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内容;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并提出了2000年全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三峡与葛洲坝两电站联合运行的发电调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俊  王强 《水力发电》2003,29(12):65-67
三峡、葛洲坝两座大型水力发电站相距仅38km,其调度要兼顾长江防洪、航运、梯级发电效益和电网安全等多项要求。为了正确发挥两个枢纽的作用,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设计,三峡总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充分协商,成立了三峡梯级调度中心,承担其防洪、发电、通航的协调调度职能。国调通过三峡梯调调度到厂站的母线,梯调统一调度到机组。三峡梯调在重新建立了一套水情自动化系统和梯级发电调度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决策支持系统和梯级发电调度自动化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历程。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全国联网 、电力市场的开展和深入,对电网调度管理及其自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一代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是面向应用、面向用户的开放式系统, 能量管理系统的分析应用软件将达到实用要求;配电管理系统(DMS)将 逐步规范、完善;商务管理系统(BMS)将有较快发展;将组建覆盖五级调 度的信息网。  相似文献   

5.
《四川水力发电》2011,(6):77-77
10月12日10时30分,国电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AGE(电网自动发电控制)正式投入省调控制。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省调对AGE方式下运行的机组进行远方自动控制,瀑布沟水电站AGC的投入运行,提高了四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认为发电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中实时调度与AGC指令的产生和执行,既要遵从市场经济的原则,又要保证电网的安全,同时必须考虑现有的一次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文中结合浙江省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建设,介绍了市场环境下实时调度与AGC的实施,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兼顾安全与经济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协调理论的整体框架,提出了优化调度在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电力生产环节、控制对象、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优化目标、“三公”调度等7个方面的协调调度机制及协调调度模型。在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上,提出了“自下而上预决策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多级多类优化协调、逐级逐类细化”的优化调度协调模型及算法,该模型考虑了国调、区域调和省调的优化调度计划在当前时间级、上一时间级、下一时间级之间的相互优化协调,能够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电力生产环节,提出了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发电安排原则及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相似文献   

8.
《水电厂自动化》2007,(4):154-154
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调度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管理,规范水调自动化高级应用功能和实用化工作,充分发挥水调自动化系统的效益,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主办、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承办的“国家电网公司水调自动化高级应用培训班”2007年10月26至27日在南京举行。这是自水调自动化发展以来国调中心第一次举办高级培训班,来自国调中心和各网省调近20名水调自动化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括了西北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的系统规模以及接入分中心的情况,阐述了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原则和在H9000上的发展,简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选型,数据库和系统软件配置,对整个水调系统的功能作了国详尽的介绍,最后,通过西北水调系统将近十个月的运行情况,总结了该系统在西北电网水库群调度,跨流域水库调度,汛期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不仅是水库调度的耳目,也是做好电网调度工作的有力保障。文中对我国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电网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分析,阐述了水调自动化系统在水电厂防洪、发电及电网经济运行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对今后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运行管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区电网EMS应用功能是地区电网调度和商业化运营的重要辅助决策工具,是继SCADA实用化后,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传统的EMS应用软件面向发输电系统,主要在大区电网和省网中应用。通过研究地调和网(省)调在调度管理职能、电网运行特点和自动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设计和开发了面向地区电网的EMS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在功能、算法和应用方法上都具有地调特色,并已在国内多家地调投入在线运行。  相似文献   

12.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湖南水库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迄今为止,国家电网调度中心和含有水电的绝大多数网、省调度中心相继建设了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这些系统采用了成熟的理论和最新技术,系统功能丰富,运行稳定、可靠,基本满足了流域监视、水库防洪和水电调度的业务需求,系统实用化程度较高。为进一步研究水库流域来水和水库调度的内在规律,挖掘水电效益潜能,阐述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水库调度辅助决策中的应用,并结合湖南省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介绍这一成果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3.
《水电厂自动化》2010,(3):59-59
由国网电科院所属南瑞水利水电技术公司承建的“陕西电网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2010年6月24日顺利通过工程竣工验收。系统实现了所辖直调水电站运行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应用报表的自动生成和水文预报、防洪调度、发电调度及效益考核等高级应用研究的智能化,实现了水库调度成果的信息共享,实现了陕西电网水库调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大大提升了陕西电网水库调度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充分提高了水电工程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省调系统为例,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有应用、潜在应用及其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调度数据仓库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在该模式中,数据仓库集中存储主要应用于子系统的公用数据,是各应用子系统的联系纽带。该模式适用于新一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也适用于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改造。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H9000CAS系统平台开发的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对同一流域上的各梯级水电站遥信、遥测、遥调、遥控等功能,能满足梯级调度中心对各远方水电站进行集中监控,优化调度的需要。文中介绍了该系统主要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运行和管理的基础性设施.我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2001年5月投入使用后,在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我们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中,只强调了主站和各子站功能的完善,忽视了通信通道建设,运行以来屡屡发生通信障碍,严重制约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为实时监控三里坪水利枢纽的水雨情,根据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在水情水调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的选择上,经多方案比选,决定建设1个中心站(三里坪中心站)和9个遥测站;采用GSM/GPRS通信组网方式;选用NARIRSDSS100水库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软件V1.0中的洪水预报模块和短期优化发电调度模块。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经济合理地利用水力资源,积极地应用方法去生产、调度,我们以“电力系统水调自动化功能规范”为依据开发了一个由水情信息采集、流域监视、实时洪水预报、降水(或径流)中长期预报、水库调度、灾情评估、水、火、电联调和电网优化调度组成的“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功能、软、硬件结构以及软件设计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美国1999年夏季电力事故及其原因,并介绍了美国区域输电组织(RTO)的基本特征、功能及有关规则,指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中应注意:①尽早提出电力市场条件下的投资规则,避免电力改革中出现历史性电力短缺;②加强电网安全分析和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的研究,并在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中强调安全分析功能;③重视区域调度的作用,扩大发电竞争范围,提高大电网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0.
陈越生 《小水电》2013,(6):61-63
结合桂东电网水调自动化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从设计角度介绍该水调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功能应用,即系统结构、中心站与分中心站的功能设计、系统关键技术、设备组成等,并提出开展桂东电网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对于电网运行和水库调度的重要意义.图1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