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清原县大苏河水系连通综合整治工程为例,结合水美乡村建设及农村水系连通要点构建评价体系,通过调查分析、指标赋分和加权计算定量评价了工程实施的科学合理性。结果表明:清原县大苏河水系连通综合整治工程评分为8.96,依据评分标准达到优秀等级,可为水系连通工程实施方案的优化设计及其定量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河流是乡村自然生态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水美乡村“生态宜居”的必然要求,是水利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当阳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为例,系统梳理了水美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需求、明确了治理目标和标准,并从规划实施、总体布局、治理措施三个方面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可为其他地区水美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推行水系连通与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的背景下,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为例,解析了桑珠孜区水美乡村建设面临问题及需求,确定了桑珠孜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实施范围及治理目标,提出了桑珠孜区水美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方案,为推动西藏自治区水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是水利部、财政部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和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的具体实施.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文章以辽宁省盘山县为例,剖析了盘山县水利发展地域性问题,研究提出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后产生的综合效益,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水美乡村、恢复河湖...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10月,水利部、财政部启动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来,江西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把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水利工作的切入点,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关键举措,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效实践,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确定中铁水利设计院(原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水利科学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  相似文献   

6.
正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四川盆地接合部,是重庆的"南大门"。区域境内水系发达,雨量充沛,全区主要为山地、丘陵地貌,素有"神奇山水、好耍綦江"的美誉。为抓住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机遇,綦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县申报工作,高质量编制《綦江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实施方案》,2020年入选全国第一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綦江区将以水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连通乡村振兴的"幸福水系"。  相似文献   

7.
水美乡村建设,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秀美乡村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借鉴已开展的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经验,对杭锦旗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提出规划思路,确定规划实施范围和治理总体布局并提出治理措施,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设计具有代表性,使其与乡村振兴更好地融合。通过分析郴州市北湖区西河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适合该河流的系统治理措施,并结合当地人文地理进行了防污控污、人文景观设计、恢复河道功能,构建人水和谐的亲水宜居环境。通过对该项目的分析介绍,为湖南省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提供可操作、可推广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我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在编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规划(或方案)、项目实施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并针对目前实施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工作提出了扩大试点范围、组织经验交流、完善相应规范和标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靖安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水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地乡村振兴及全域旅游,提出了“遵循问题导向”等“三个原则”、把握“四个连”、做到“五个保”等理念,以期为我省类似工程实施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幸福河湖建设的提出,对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考虑到农村水系仍存在“有建设无人气、有资源无特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幸福河湖建设的发展。在系统治理思路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以万宁市溪仔沟水系综合整治为例,提出从单一到多元——丰富水陆生境、从消逝到重生——传承乡土文化、从疏离到亲近——重构人本水岸和从场地到场所——构建水美典范四大设计策略,为水美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生态护岸技术在农村水系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剖析了现状水系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具体措施。其中河道护岸治理措施结合了水美乡村建设工程,在保证防洪的基础上,提出了河道生态护岸措施,分析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展示了实施后的良好效果,可供类似河道护岸治理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继松  敖跃飞  倪闽 《江西水利科技》2022,48(3):211-213,217
为提高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方案编制质量,更好地参加全国竞争性立项,本文分析研究了江西省55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方案和相应的专家评审意见,对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符合性、完整性不够,实施范围情况调查不准等七个方面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可为实施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广东省农村水系现状,明确了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思路、原则及目标,制定了以微小型水利工程改造为点、河道整治为线、建后管护为面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管护等七个方面具体治理要素,通过农村河道整治、农村水系连通、小微型水利工程改造、水环境水生态修复、水景观与水文化打造以及长效管护机制体制建设,助力将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美乡村。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立足江南河湖众多的水乡特点,按照建成长三角水利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总体要求,依托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开展水美乡村建设,集中连片统筹规划,科学制定治理方案,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等综合整治,打造安全生态绿色的农村幸福河湖,实现河湖生态资源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转化,助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建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县域综合治水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6.
水美乡村建设主要针对农村水系问题,在系统治理过程中,将景观视角融入农村水系建设,凝练出农村水环境“重功能轻人文”、“重结果轻过程”、“盲目照搬城市”三大问题。文章按照农村水系建设“恢复农村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提升河湖环境质量”三大目标,明确了景观营建的重要价值,并以江夏区水美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例,进一步验证了农村水系空间景观营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其他地区水美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空间景观营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是为广大农村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芜湖市湾沚区坚持以水为脉、以水为魂、以水为媒,运用生态、文化、旅游、水利等元素,提升了水环境、打造了水景观、做足了水文章,成功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美乡村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正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建设水美乡村,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水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促进农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也是补齐农村水利突出短板的迫切需要,对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水利部、财政部2019年10月联合启动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试点县通过水系连通、污染源控制、河湖管理等系统治理措施,恢复农村河湖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参与这项工作顶层设计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水系连通设计中,将景观工程与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相结合,营造"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空间,弘扬历史文化,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以泗阳县水系连通工程(黄码河)景观设计为例,针对水系连通中存在的景观问题,通过对不同类型滨水空间的设计进行探索,为农村水系连通工程设计提供新的...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天台县以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为抓手,以建设共同富裕标杆县为目标,水利先行,持续开展美丽河湖创建、河道综合治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水美乡村促进共同富裕模式。总结三个典型地区在水生态治理、产业融合和水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提出建议:以人为本,提升水安全保障;统筹谋划,推动共同富裕;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工程;产业融合,激发行业潜力;系统观念,形成共富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