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唐馨庭 《建筑电气》2021,40(11):64-68
对2022年冬奥会大道速度滑冰主场馆国家速滑馆的泛光照明、体育工艺照明和场内公共区照明实施过程中解决的问题进行论述,对速滑馆照明系统深化设计工作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令东京奥运会延期,也给进入到筹办关键时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带来巨大挑战.但是,北京冬奥场馆建设却是成果丰硕,北京冬奥组委在一一兑现着申办冬奥会时的承诺. 2020年12月25日,国家速滑馆工程顺利通过业主、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五方联合验收,圆满完成场馆工程建设任务.至此,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场"鸟巢"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北京这座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相似文献   

3.
刘时新 《建筑》2021,(3):F0003-F0003
由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施工总承包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在历经“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制天幕”“丝带挥舞”和“最快的冰”等重要建设阶段后,1月21日,滑冰赛道的首次制冰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冰丝带”正式具备了迎接测试赛的条件。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是世界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该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冰能效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4.
国家速滑馆是全冰面大型体育场馆,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场馆,扩声系统在比赛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体育比赛类型对扩声系统的要求,结合超大建筑空间以及整体冰面的声音环境特点,扩声系统可以满足不同比赛形式、观众规模和使用功能的需求。通过不同场景的设置与调试,确保国家速滑馆扩声系统各项声学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整个系统的语言声音清晰、音乐解析度佳、响度和平衡感足够。  相似文献   

5.
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从建筑空间、结构体系、曲面幕墙、冰场与节能等方面,解析国家速滑馆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设计以临时看台/副厅的赛时赛后功能转换为动机,实现了单纯完整的建筑形式;赛时前、后院形成高效的运营分区和流线;双曲面马鞍形索网屋面实现空间、结构和节能的完美结合;曲面玻璃幕墙实现设计、生产、加工、安装的全过程数字化;冰的可持续设计包括场地的可持续利用、低辐射吊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理事动态     
《建筑》2021,(21):62-63
北京城建集团全力护航北京冬奥会10月8日至10日,“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速滑馆举行。北京城建集团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既建造过夏季奥运会主场馆,又承建冬季奥运会核心场馆的工程总承包商,成为北京冬奥会工程建设与服务最重要的力量。为保障好此次公开赛测试活动,并为2022年冬奥会保驾“练兵”,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项目团队选调了专业管理人员114人加入设施运行保障组,制定专项保障方案,确保组织架构、保障措施、应急措施、防疫措施等各方面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北京优秀规划建筑方案展"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幕。2022年冬奥会北京、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的25个场馆详细规划首次对外公布。北京赛区将新建国家速滑馆和北京奥运村。据悉,2022年冬奥会计划使用的25个场馆,包括12个竞赛场馆、3个训练场馆、3个奥运村、3个颁奖广场、3个媒体中心、1个开闭幕场馆。根据规  相似文献   

8.
宋伟莎  刘时新  曹馨月 《建筑》2020,(13):46-50
正2018年1月16日是一个载入北京城建集团史册的日子:北京城建集团以联合体身份中标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PPP项目。北京城建集团紧握机遇,成为全球首个既建造夏奥会主场馆又建造冬奥会主场馆的建筑工程总承包商。2020年5月17日是一个让国家速滑馆项目团队备受振奋的日子:工程以148.5分的年度最高分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对标"鸟巢",超越"鸟巢"。进场第一天,"双奥"总工李久林便为"冰丝带"定下建设标准。在此后的800多个日日夜夜里,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项目团队  相似文献   

9.
宋伟莎  徐艳红  段捷 《建筑》2022,(5):22-25
<正>国家速滑馆又名“冰丝带”,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运动场馆。自筹建之日起,因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18年1月16日,这是一个载入北京城建集团史册的日子,这个曾经建造过“鸟巢”、国家体育馆等夏季奥运会代表性场馆的企业,以联合体身份中标了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项目。“双奥”之企,使命必达。对标“鸟巢”,超越“鸟巢”,这是进场第一天,总工程师李久林为“冰丝带”定下的建筑标准。历经3年建设,项目团队以敢为人先的担当、  相似文献   

10.
刘洁 《建筑电气》2022,41(2):3-10
基于奥运竞赛场馆的可靠性、稳定性需求,分析国家速滑馆超大室内空间、1.2万m2冰面的特殊工艺需求;研究常规智能化系统在冬奥场馆的配置特点;响应"科技冬奥"的号召,针对国家速滑馆建筑特点及复杂机电系统的运行难度,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探讨智慧场馆在冬奥场馆的应用场景以及后奥运时代场馆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单位/北京国资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冰上平台助力冬季运动融入亿万民众"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是国家游泳中心在2022冬奥周期来临之际新增的场馆设施,它由北京国资公司投资建设,将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供观赛人群体验冰壶运动,并将在赛后作为冬奥会重要遗产,用于推广冰壶运动以及为群众提供冰上运动培训和体验。整个中心设置于地下空间,不占用新的土地,地面仅设置三个"水滴"构筑物作为场馆入口。中心包括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6月28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之南,第29届北京夏奥会主场馆—国家体育场竣工落成,北京城建集团建设者科技筑巢,历时五年让"鸟巢"盛情绽放。2018年6月26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之西,第24届北京冬奥会核心场馆—国家速滑馆全面实现正负零,北京城建集团建设者以破土而出的"冰丝带"向"鸟巢"?10周岁献礼。岁月流转。奥运10年,从"鸟巢"到"冰丝带",  相似文献   

13.
桂琳 《建筑学报》2021,(7):63-68
介绍北京赛区所有场馆的基本情况,并重点描述遗产再利用、首钢园区复兴以及冰上场馆制冷系统的环保性等内容.北京赛区肩负2022年冬奥会赛事总体指挥、统筹调度的重要使命,其场馆建设在2008年奥运会遗产再利用、城市现有设施再利用、工业遗产复兴发展、冰上场馆制冷系统环保可持续、雪上场馆中国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了诸多示范.  相似文献   

14.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其屋盖结构采用大跨度马鞍形空间环桁架+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体系。介绍从滑移体系设计、滑移轨道布置、滑移系统布置和滑移工艺等关键施工技术,可对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辉 《城市住宅》2022,29(2):43-46
北京2022年冬奥会新建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外部空间营造极具特点,其以园林造景手法,运用中国智慧,谱写新时代强国凝聚力.外部环境景观基于冰雪主题,提出"冰之凝聚与融动,雪之洁白与纯净"的设计理念,从中国美学的诗意境界、丰富集约的场地空间、绿色友好的生态环境3个层面塑造热情洋溢的冰雪盛境.  相似文献   

16.
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为北京市唯一新建的奥运场馆。介绍了国家速滑馆地上钢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国家速滑馆地上钢结构体系由马鞍形索网、巨型环桁架、斜拉索、幕墙网壳等体系组成。工程设计影响因素多,各部分体系关系复杂,设计时需考虑多因素的耦合效应,设计难度大。还介绍了国家速滑馆钢结构体系及支承条件,介绍了钢结构设计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研究了施工各阶段钢结构体系的稳定性,研究了环桁架及其支承体系的防连续倒塌性能及预防措施,介绍了关键节点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屋盖采用单层双向正交索网,外圈设巨型环桁架,支承于看台斜柱上,支承屋盖的看台斜柱采用劲性混凝土柱。着重阐述了国家速滑馆主体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结构的基础设计、超限情况及抗震性能化设计、大震弹塑性、巨型柱承载力计算等,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7月31日傍晚,2022年冬奥会主办地结果揭晓,北京成功当选。北京冬奥会将分为北京城区、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主要场馆分布为:1北京城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将被用作冰壶比赛场地、国家体育馆将被用作冰球比赛场地、五棵松体育中心(现万事达中心)将被用作短道速滑比赛场地、首都体育馆用作花样滑冰比赛的场地、国家速滑馆(新建);2北京延庆县高山滑雪场地(新建)、雪车雪橇场地(新建);3河北张家口北  相似文献   

19.
刘时新 《建筑》2021,(1):F0003-F0003
在北京奥运核心区,气势恢宏的国家速滑馆,22根曲线环形玻璃幕墙形成美轮美奂的“冰丝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梦幻造型和用特殊彩釉工艺涂刷烧制的冰花纹华丽外衣带给人们科技和艺术融合的视觉享受。经过北京城建集团等建设者两年多的精心施工,2020年12月2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工程顺利通过设计、勘察、监理、业主和施工等五方联合验收。工程建设任务的完成,为2021年1月开展首次制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郑方 《建筑学报》2021,(7):26-35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设计概念来源于针对冰上场馆的可持续策略,包括3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性目标:1)建立集约的冰场空间以控制建筑体积,实现节能运行;2)采用高性能的钢索结构、轻质屋面、幕墙体系以节约用材;3)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这些目标由数字几何建构、超大跨度索网找形与模拟、自由曲面幕墙拟合、金属单元柔性屋面等创新技术支持,实现动感轻盈的建筑效果、轻质高效的结构体系和绿色节能技术的统一,建立面向可持续的冰上场馆技术与设计体系.从数字模型开始,三维信息持续贯穿于设计计算、工艺构造、模拟实验、生产制造、现场安装、健康监测和运行维护等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