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美国提出了第 4代核电的概念。本文分析其由来及所提设计目标草案 ,并与URD相比较。特别讨论了有关核燃料循环与防止核扩散的问题。希望能引起我国核决策机构关注国际动向 ,密切结合国情 ,订好核能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未来10年,全世界都需要能源和优化能源基础建设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和运输用燃料的需要。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GIF)确定的6种核能系统概念具有满足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性、防核扩散和防恐怖袭击等目标的绝对优势。在第四代核能系统概念中,超高温反应堆(VHTR)用于制氢,由于其出口温度高,是不消耗化石燃料和排放温室气体的概念。美国能源部的下一代核电项目(NGNP,到2017年研究无排放污染的核辅助发电和制氢的项目)把它作为主要备选方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关于核电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提出了第4代核电的概念.本文分析其由来及所提设计目标草案,并与URD相比较.特别讨论了有关核燃料循环与防止核扩散的问题.希望能引起我国核决策机构关注国际动向,密切结合国情,订好核能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美国能源部(DOE)核军工管理局(NNSA)与越南科技部签署了一项双方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展开合作的协议。为显示两国在控制核扩散风险方面的诚意,NNSA将协助越南发展安全可靠的民用核电。  相似文献   

5.
核能的和平利用一直备受关注,防核扩散性能也是评价4代堆性能的4大指标之一,为建立满足4代堆核能系统标准的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需对其防核扩散性能进行评价。因此,本文基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机构提出的多属性效用分析(MAUA)方法,从材料性质、操作需求等14个方面,定量化评估了3种模式下小型模块化熔盐堆卸料的防核扩散性能,并与采用一次通过燃料循环的PWR进行对比,进而为燃料循环方案的优化提供核扩散风险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小型模块化熔盐堆设计防核扩散性能指标--核安全测量值约为0.8,可比拟一次通过燃料循环的PWR,优于闭循环的CANDU堆。此外,本文还针对第3种连续后处理模式堆型的防核扩散性能进行了初步优化。以上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合理优化防核扩散性能提供参考,为燃料循环的选择提供合理、透明、可追溯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未来世界范围内以不同速度增加的能源需求需要核能。世界各地新核电站的建设取决于能源需求增长,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然而核能的扩张存在着四个主要障碍:经济性,核扩散,核安全和废物处理,核能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中必须考虑这些问题,核电站技术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四代):(1)原型堆,(2)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站;(3)先进轻水堆,(4)目前正在开发的革新型设计概念(即第四代),美国能源部(DOE)的核能研究启动计划(NERI)就是着眼于开发这种安全,经济,防止核扩散的第四代核电站,同时也注重当前的核物处理问题,NERI对来自大学,国家实验室和工业界,经过独立审查的先进核能技术的研究开发提案提供资助,1999年资助的几个NERI项目就是关于怎样消除核电厂扩展中存在的障碍,加速器转化核废物是DOE的另一个计划,旨在寻求减少和改善民用反应堆废物,加速器转化核废物计划是为了了确定关键技术问题的一个六年基础科研计划,文章最后强调第四代核电站的技术开发需要进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下,核能行业逐步开启与人工智能发展融合的进程。本文针对人工智能与核能领域结合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首先,明确人工智能在核能领域的应用优势,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发电效率、优化控制策略等方法使得核能的经济性与功能性得到了提高和增强。其次,掌握人工智能与核能融合的关键所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支撑技术,根据核能领域应用场景和边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核工程问题的最佳适配。然后,确定核能智能化过程中的人员主导问题,由核行业人员来主导实现人工智能与核工程问题的有效适配融合,进而推动核能智能化发展。最后,实现人们对核能智能化的认可和接受,分别从数据、算法、标准化、安全化和社会公众接受度等角度讨论如何构建核能智能化可信安全体系,让核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接受核能智能化。通过对核能智能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阐述,以期引起核行业人员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思考,促进人工智能与核能科学技术的跨领域深度交叉融合,进而实现人工智能对核能行业的深入赋能。  相似文献   

8.
美国先进核燃料循环计划概述及对我国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成辉 《核安全》2008,(1):45-55
美国已重启核能计划,其中先进的核燃料循环计划是核能计划的核心。若这一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将可以消除人们曾担忧的核能开发中的三大问题,核扩散、高放废物的处置和铀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美国这一计划对我国的核能发展应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
<正>利用X射线或γ射线对大型集装箱或车辆等运载工具进行成像检测是针对常见违禁物品走私的有效技术手段。随着国际恐怖势力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渗透,核安保、核反恐的形势日益严峻。对放射性尤其是核材料进行监管与控制,防止核扩散正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X与γ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弱以及只能获得二维投影信息的缘故,现有的大型集装箱检测技术并不能有效地发现集装箱中巧妙隐藏在常规货物之间的核材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各国提出了许多新核反应堆设计和核燃料循环方案。2001年,美国、法国、日本等10个国家组成了“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简称GIF),约定共同研发第四代核能系统,使其在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防核扩散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先进性和竞争力。2002年,GIF在法国巴黎举行研讨会,选定了6种堆型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优先研发对象,这其中就包括超临界水冷堆。近日,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彭士禄院士。  相似文献   

11.
核电本身具有安全、清洁、高效的特点,但是由于核能的专业特殊性,以及部分公众核能相关知识的欠缺,导致涉核项目“风险的社会放大”,同时“邻避现象”加剧了涉核项目易被“污名化”这一现象。笔者分析了核安全和辐射防护学科中的一些基础数据,对比核能风险与其他风险,提出了扩大多层次的核科普教育领域,完善核科普教育形式,建立长期的核科普教育机制,合理调整涉核项目利益分配以及强化信息公开平台能力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核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密切关系为切入点,从武器部署、国际核失控风险不断上升等方面着手,分析研判了我国面临的核安全环境问题。指出军队作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主体,在维护国家核安全方面必须主动作为,应注重发挥遏制涉核战争、核事故应急处置以及参与军控核查严防核扩散等作用,通过加快推进核事故应急体系建设、核军控核查体系建设、加快提升核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等举措,不断加强核安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发布已近一年。一年来,全国上下,特别是整个核能行业都在努力学习、认真执行核安全法。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该法的立法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在我国今后的核能发展中将起到的重大作用,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与认识,与核能行业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14.
核保障研究中的分析技术核保障技术包含了实验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计算数学等诸学科。核保障的目的是防止核扩散和民用核材料被非法用于非和平目的。由于核材料的特殊性及材料状态的复杂性,在核保障研究中,普遍采用非破坏方法分析核材料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以下简称NRC)建立于1974年,它是由美国国会授权,按"原子能法"、"防止核扩散法"及"能源再组织法"等法律规定对核能安全实施管理的国家机构.NRC的前身是原子能委员会(AEC),它创立于1954年,解体于1974年,解体后的管理机能移交给NRC.  相似文献   

16.
核废物地质处置与水文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核废物地质处置核能的开发与发展的确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能源,但是,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随着核燃料的循环,不断地产生出核废物。与其他有毒性工业废物不同的是,核废物具有一定的放射强度,能够不断地产生辐射热,并随时间的变化,放射强度和辐射热逐渐降低和减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FDS团队是以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为依托、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建立的多学科交叉先进核能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先进核能系统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中子物理与临界安全、核材料与设备安全、核热工与事故、核系统运行与控制安全、辐射防护与环境影响评价、核能软件与仿真、可靠性与概率安全、核技术应用、核能化学与安全、核应急与核文化等。  相似文献   

18.
作为核领域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署通过其多项核能或核安全国际多边合作机制,促进各国在各类民用核技术和政策的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推动先进核能技术的开发,为政府在能源与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提供建议。我国自2002年起参加核能署的活动,参与制定相关技术文件和发展战略,提升核领域全球治理水平。本文系统梳理了过去20年中国与核能署的合作情况,特别是在核安全、放射性废物管理、退役和遗留场址管理、辐射防护、核法律、第四代核能系统等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FDS团队结合聚变堆、先进裂变堆、聚变驱动次临界堆、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等核能系统对应用核数据的需求,设计开发出混合评价核数据库HENDL。HENDL包括输运核数据库、嬗变与活化核数据库、辐照损伤核数据库等,并针对先进核能系统的物理特点,从能量自屏效应、热散射效应、温度多普勒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精确的截面修正。HENDL已通过国际基准模型与实验的验证与确认,并在ADSCLEAR、FDS-SFB为代表的重大核工程与核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网站2004年5月综合报道】在世界能源需求大幅度增长,全球变暖以及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核能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许多国家都将核能列入本国中长期能源政策中。在欧共体发表了关于能源供应安全的绿皮书,并重申必须依靠核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后,美国表示将考虑建造新核电厂并放弃不后处理乏燃料的卡特理论。一些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中国和韩国都制定了重大的核计划。一些欧洲国家也在继续实施核计划或重新考虑核问题。2003年5月,瑞士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有66%的人赞成核能。瑞典曾于1980年决定逐步放弃核能,但现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