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载波相位差分原理是由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实时将其载波观测量及站坐标信息一同传送给用户站。用户站接收GPS卫星的载波相位与来自基准站的载波相位,并组成相位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能实时给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无棱镜测绘技术测量距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激光往返目标所需时间来确定目标距离,两者联合应用优势互补,解决了测量工作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RTK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力赓 《治淮》2009,(7):26-27
一、概述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相结合而构成的实时定位技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基准站和流动站。基准站连续把观测到的卫星数据发射出去,流动站实时差分处理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获取所在点的坐标、高程和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3.
乔军 《长江建设》2012,(2):94-95
所谓的RTK技术是一种实时差分GPS定位技术,其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根据进行动态测量。基于RTK作业模式时,利用数据链可以把基准站的观测值与测站坐标信息同时传送至流动站,而流动站除了接收基准站的数据外,还要进行GPS观测数据的采集,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输入坐标转换参数与投影参数,最终得到流动站的三维坐标。本文就针对RTK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潇  赵风雷 《人民长江》2007,38(10):91-92
GPS RTK定位系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发展而来的,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给出了GPS RTK技术应用于线路定线测量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提出了RTK作业过程中技术路线及不可忽略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GPS RTK技术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GPS RTK定位技术 1.1 GPS RTK技术工作原理 GPS RTK(Real-Time Kinematic)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进行RTK定位需要一台参考站接收机和1台以上的流动站接收机,以及用于建立数据链的电台或手机。RTK定位技术将参考站的相位观测数据及坐标系信息通过数据链方式实时发送给流动站接收机,流动站将接受到的数据链连同自采集的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从而实时获得流动站的三维坐标信息。  相似文献   

6.
1 GPS RTK技术概况 RTK是实时动态测量(REAL—TIME KINEMATIC)的缩写。RTK技术是在动态、准动态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RTK系统中,基准站把接收到的所有卫星信息和基准站自身的一些信息(如基准站的坐标、天线高)都通过  相似文献   

7.
李建武 《中华建设》2015,(3):154-155
<正>GPS-PTK技术主要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其是由GPS接收机、内嵌软件以及数据传输系统构成的,是地质勘探测量工作中的一种新技术手段。一般来讲,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以及动态测量等方式方法,都需要在测量完成之后进行解算才能够获取厘米级别的精度,但是RTK技术则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别的定位精度,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测量的效率,并确保测量的精度。下面本文就对GPS-PTK技术的  相似文献   

8.
杭州湾属于典型的强潮河口,该海域的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受湾口地形及特殊水文条件的限制,布设验潮站成本较高,采用RTK方式作业时容易丢失信号。针对以上问题,采用PPK技术可以予以解决。对基于载波相位双差的PPK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同时通过陆域定点观测,测试了PPK解算结果的精度、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PPK技术满足水下地形测量的需要。为了检测该技术的实用性,将其用于杭州湾宁波慈溪附近水域水下地形的实际测量,测量结果表明:PPK技术在强潮河口区域的水下地形测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GPS-RTK测量技术是GPS全球定位技术与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相结合的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定位技术。它的应用与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水文测量的测点精度和效率。文章详细地阐述了GPS-RTK测量技术的结构、原理、测量流程及其在水文测量中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RTK技术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对测量精度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和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体会.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11.
正GPS技术可以快速测量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测量方法和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变革,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GPS测量技术概述1.GPS定位系统的组成GPS定位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空间星座部分,其次是地面监控部分,最后是GPS信号接收机。其中空间星座部分由工作卫星和备用卫星组成,工作卫星有24颗,备用卫星有3颗。工作卫星的分布位置是圆形的轨  相似文献   

12.
结合GPS卫星定位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简要介绍了卫星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基准站设置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GPS测高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局域范围内流动站和基准站的高程异常近似相等的理论,解决了如何确定流动站高程异常的难题,获得高精度的RTK测量高程.以工程实例介绍GPS-RTK测高技术在河道测量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RTK技术的特点,保证了GPS-RTK测高的准确性、测量的连续性和实时性,可以大大的提高河道测量生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GPS测量基准点坐标转换有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一般来说,确定一个3维网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需要3个绝对定位和4个相对定位共7个基准,即3个坐标的定位基准、1个尺度基准和3个方向基准。GPS观测值是2点间的基准向量,其实质是一种长度、方位和高差测量的综舍。GPS观测值属于GPS参考框架,因此,GPS网中至少需要已知1个基准点在GPS参考框架中的3维坐标。一般认为,GPS测量基准点的坐标应为WGS-84坐标系,这是不十分准确的,本文对此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G 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R TK_R eal Tim e K inem atic),是G 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系统。它是G 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突破。一、R TK测量系统工作原理R 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 PS测量技术。大家知道,G PS测量工作的模式已有多种,如静态、快速静态、准动态和动态相对定位等。但是,利用这些测量模式,如果不与数据传输系统相结合,其定位结果均需通过观测数据的测后处理而获得。由于观测数据需在测后处理,所以上述各种测量模式,不仅无法实时地给出观测站的定位结果,而且也无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同步时钟载波电源的分布式同步测量系统(DSMS)的结构方案,它由GPS同步时钟载波电源模块、现场信息同步测量单元(SMU)以及连接二者的载波电源传输线3部分构成。其主要特点是监控终端子站(变电站、电厂等)内各SMU的工作电源和高精度同步时钟信号由一独立的被加载了GPS时钟信号的同步时钟载波电源模块统一提供,简化了SMU的结构;现场SMU中设计了定时间间隔采样和自适应采样2种模式以供选择,并且实现了同步时标的自由设定。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国家从事工程测量工作,当地的测量基准和坐标系统常常困惑着参建的测量技术人员。如何能尽快地熟悉国际工程项目当地的测量基准和坐标系统并解决由此带来的测量工作的疑惑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结合几个国际工程项目测量工作的实践,介绍了不同国别国际工程项目的测量基准和坐标系统,可供开展国际工程项目测量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基于载波相位观测的GPS RTK技术,讨论了GPS高程测量的技术、理论方法和数学模型;利用小浪底水库的实验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技术在高程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测量结果的精度;讨论了GPS RTK高程测量在水库测量应用中存在的理论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水库GPS测量高程的处理方法,为GPS在水库测量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三峡工程建设中,高效率、高质量是对水文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2003年12月,在水文局支持下,三峡局投资购置了一台(套)美国双频星站差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并在三峡工程水文监测中取得明显成效。与一般的GPS不同的是,这台产自美国SDS公司的SF2050G型星站GPS收到的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差分信号来自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国际海事卫星,即已经把参考台全天候地设置于国际海事卫星上,外业测量时仅使用GPS流动台、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个手簿控制软件即可采集信号。星站GPS效力于三峡工程,使三峡局测绘队伍在设备方面更强、更精,在所承担的三…  相似文献   

20.
GPS定位技术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测量技术,其测量精度可以满足常规公路测量的要求,而全站仪适用于地形碎部点的采集。因此,我们在四川高速公路初期勘测中尝试,利用GPS、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测量,以期测量技术优势互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