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芳  张海龙 《建筑与环境》2009,3(5):177-179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中村”的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城中村”是我国近20多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不断快速扩张和郊区农村的不断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所形成的一种普遍现象,最后给出“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及其改造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马靓 《建筑与环境》2009,3(2):36-39
“城中村”是指位于城市规划发展区内的村建设用地已经或即将被城市用地包围的村落。这些村落在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由乡村向城市转型的过程特征,并在转型期内存在乡村与城市要素的混合形态,既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化特征,又保留浓厚的农村特点。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中村的概念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是一定发展阶段的特殊现象.随着城市发展,其必然消失.  相似文献   

4.
《景观设计》2010,(5):2-3
“城中村”是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建成面积迅速扩张,原先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到城市的版图.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成为了“都市里的村庄”,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现象,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背景下形成的非完全城市化的产物。在中国这三十余年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中,城中村在某种意义上是农村过渡到城市的一个通道。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城中村作为一种未完全的城市化产物已呈现出各种不适应城市化进程、甚或与现代城市文明相悖的迹象。城中村改造无疑已是接下来的城市建设里不可避免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的、没有或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在中国,城中村是城乡二元矛盾在空间上的缩影,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孕生的"畸形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综合体.在广州、深圳、杭州、北京、西安等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城市,城中村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改造路在何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中村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 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旧城区较近的村庄包入建设用地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就是城中村(李钊,2001).  相似文献   

8.
解读“城中村”现象——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颂 《城乡建设》2004,(2):72-74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根源.″城中村″原本是城市边缘的农村,后因城市发展的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进行城市建设而保留下来的农村居民点成为″城中村″.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是一个相对文明的说法,更普遍的称呼,则是“城乡结合部”。顾名思义,这里特指的是一个介乎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特殊区域,它们或者为城市所包围,或处在急剧变化发展的城市边缘,并因此而形成了其混杂多样,非城非乡的建筑和文化形态。这一构成,普遍存在和发生于当下中国的各个大中城市,和中国城市化的整体进程相伴相生。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是城镇化过程中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些城中村已经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但在空间形态、土地权属、户籍管理、经济体制等方面,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多年来,城中村在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承接进城务工人员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11.
杜金林 《城建档案》2011,(11):27-28
为使城中村这一城市化的必然产物迅速向城市现代化过渡,居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需要建立有利于城中村改造的体制和机制,尽快将城中村纳入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轨道。城建声像档案管理是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将城中村用声像管理技术手段记录下来,对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城中村如何进行城建声像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城市的城郊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形成“城中村”。“城中村”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是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建设,往往具有成因复杂、数量众多、牵涉面广等特点,对于已建成的房屋,也有很多没有办理审批手续。城管执法部门在处理这些情况时,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下面结合城管执法工作实际,就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搭建房屋的性质认定及处理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也在不断涌现,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中村不但对城市美观造成影响,还制约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的发展成为困恼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为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中村的规划改造迫在眉睫。鉴于此,在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以宁德贵歧村为例深入分析城中村规划改造的策略,以期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规划提供参考,并为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说:“21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一个是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那些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村庄,渐渐被城市包围而变成了城中村。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城市化转变带来的消防问题进行了客观、系统分析,规划滞后、失控及建筑无序促成的“城中村”、“公路城市”、“围舍建设”、“多合一使用”是制约消防安全的主因。提出了“建市前远景总体展望规划,建市中近期区域发展规划,建市后局部实施规划”等解决农村城市化消防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从广东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房庆方  马向明 《城市规划》1999,(9):18-18,2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到1996年底,广东城市化水平已达304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个百分点,在其间,除了城市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外,城市的向外扩张和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化地区,是本阶段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目前,广东农村城市化的途径存在两种:以农村为主体的“主动性城市化”和以城市为主体的“被动性城市化”。前者是指农村通过自办或引进非农产业改革本地经济结构而走向城市化,后者是指农村被城市征用土地而“被牵引”走向城市化。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用地向外的扩展,因此,城市周边农村地域…  相似文献   

17.
李铭 《上海住宅》2006,(4):14-17
所谓“城中村”,就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急剧扩展,在城乡结合部的城郊农村一个一个地被“孤岛”化,成为围绕城市边缘分布的、丧失了土地.转为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有的大城市建成区中某些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管理相对薄弱的区域也具有“城中村”的特征。 城市一般对“城中村”公共设施的投资很少,并且多数“城中村”在实际上已脱离了主流社会的管理。在这些拥挤.狭窄的“城中村”里,社会管理混乱,普遍存在着违法建筑、治安恶化、环境脏乱、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少村子甚至成了黄、赌、毒的温床,威胁到周边城区,影响了城市发展。 “城中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已引起有关专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已实施对“城中村”的治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陈鑫 《云南建筑》2007,(6):21-23
城中村问题是当今比较敏感、热门的问题,也是许多城市所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笔者通过对昆明市城中村的调查.分析了城中村是城市化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和外来人口居住需求相互作用的产物,城中村的改造涉及到土地、户籍、村民自身利益、外来人口居住等各方面因素。对城中村的改造.提出开发商的介入是必要的.但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来指导,并且要明晰城中村的土地和产权关系.尽快将城中村转制并纳入到城市体系中,另外必须要解决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才能降低城中村改造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中村问题在中国的很多大城市存在,北京、上海、广州已经开始对城中村进 行整治.城中村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例如 城市化中的土地政策,城乡管理的差异等.城中村问题不但影响了市容市貌,而且带来了 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由于在资金,拆迁等方面存在困难,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的 进程.因此,重庆市必须在借鉴其他城市的改造经验的情况下,针对自身的情况,建立新 的拆迁改造规范体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的物质表象概述,分析了城市周边农村在土地利用结构、功能、与城市关系等方面和传统农村的分化。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界定都市农村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解答了都市农村作为新型居住形态的相关问题,包括都市农村在近期是准城市化地区,远期不是准城市化地区,都市农村将永续存在,城中村不是都市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