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一致性等效边缘电磁流的经验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等效电磁流公式,该公式是基于A.Micheali的表达式的。当观察方向位于Keller锥上时,改进的De,Dm表达式可化简为Kouyoumjian的绕射系数,等效电磁流的表达式同Knott和Senior的表达式完全一样。在阴影和反射边界上,改进的等效电磁流公式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等效电磁流一般和高阶表达式及其在双站散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索民  吴振森  汪茂光 《电子学报》1998,26(3):43-47,61
本文根据等效电磁流方法的概念,导出了求解物理光学场,边缘绕射场和总场的等效电磁流的一般表达式,它们可退化到目前已存在的各种等效电磁流公式;并提出了一种最佳的计算物理光学场的等效电磁流公式,根据半平面非均匀性电流的精确表达式,导出了一阶,二阶和三阶等效边缘电磁流的表达式,最后用本文导出的公式计算了菱形板的双站散射截面,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应用于理想导体劈中的等效边缘电磁流概念推广应用到阻抗劈上,导出了劈边缘在产面波斜入射情况下与阻抗劈绕射密切相关的等效边缘电磁流表达式,然后利用辐射积分公式,给出了有限长直劈的电磁散射解。为计算平板模型机翼的RCS打下了理论基础,文中给出的计算实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吴振森  张民 《电波科学学报》1998,13(2):139-143,150
介绍一致性绕射理论等效边缘电磁流(UTDEEC)的公式。该公式是基于Michaeli的半平面等效边缘电磁流(EEC)表达式,用平截的劈增量条计算等效边缘电磁流。这样可以消除以往计算中的虚假奇异点,对任意入射和观察方向均有良好的性态。本文用此方法计算了方板和梯形板的双站散射,并与高阶等效边缘电磁流的结果比较,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Maxwell方程的一阶状态矢量微分方程描述。推导出均匀平面波入射下金属衬底多层各向异性材料表面上等效电磁流的一般解析表达式及其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给出了两层涂覆电大尺寸平板导体的散射结果,为我层各向异性材料涂覆导体目标电磁散射的近信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PTD和PTDEEC算式的奇异点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计算劈型目标电磁散射的PTD绕射系统通过简单的三角变换写成另一种表达式,提高它们在奇异点邻域的数值稳定性,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公式在奇异点附近比原始的表达式要好。  相似文献   

7.
吴振森  张民 《电子学报》1998,26(9):11-14
本文介绍了修正劈的概念和用其表示的等效边缘电磁流(EEC)公式,并应用它们计算了圆盘双站雷达散射截面(RCS);提出一种确定修正劈方向的法则,这种法则是根据几何绕射理论(GTD)中有关参数的定义确定的,因而它不是经验的法则。修正劈表示的EEC仅利用了经典的Keller锥上的绕射系数公式和修正劈的概念就可得到任意入射和观察方向的EEC,它克服一般EEC在Keller锥外的方向上定义模糊的缺点。数值结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等效电磁流边缘分量表达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维江  龚书喜  刘其中 《电子学报》2002,30(9):1340-1343
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是目前用于计算边缘绕射场的一种方法,但对给定的入射波方向,在某此观察方向上,该方法会呈现出某些奇性.为消除上述奇异性,Michaeli推出了等效电磁流边缘分量的另外一种表达式,该表达式除存在Ufimtsev奇点外在所有观察方向上均不发生奇异.然而Michaeli的表达式不是增量长度绕射系数的推广,在增量长度绕射系数不奇异的情况下,两者的计算结果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等效电磁流边缘分量表达式.与Michaeli的同类表达式相比,新表达式既能有效克服增量长度绕射系数(ILDC)方法中的某些奇异性困难,又能与ILDC保持很好的一致性,因此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时延约束下的等效带宽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流体流方法计算不实时媒体流在缓冲区中的延概率分布函数,给出了时延约束下实时媒体流的等效带宽的表达式。讨论了相关参数对等效带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和验证。该表达式计算简单,便于实时带宽估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激光束的校正像散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福源 《激光杂志》1997,18(5):28-31
本文以重新定义的高斯光束菲涅耳数及其变换规律为基础,推导出正确的半导体激光束的校正像散变换公式,修正了文献^[1-3]中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基于积分方程等效电路和Baum-Liu-Tesche(BLT)方程的电磁脉冲传导耦合效应分析方法, 建立外部电磁干扰等效源模型, 提取等效电流和阻抗参数.对内部含复杂传输线网络和集成电路插件的电子设备建立了电磁拓扑模型, 采用BLT方程分析电磁脉冲响应.仿真分析了内部传输线连接关系、外部信号线长度和半径大小、节点负载等因素对传导耦合效应的影响.将计算结果和商用电磁仿真软件CST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可为电子设备电磁脉冲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钟沿的自我检测和纠正的电路结构,以纠正由单粒子翻转(SEU)引起的数据错误。简单概述了已有的检测和纠正SEU的电路结构,并在该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电路结构,以实现对触发器以及SRAM等存储器的实时监控,并可以及时纠正其由于SEU引起的数据错误。采用内建命令进行错误注入模拟单粒子翻转对电路的影响。改进的电路与原来的电路相比,以微小的面积和较少的资源换取更高的纠错率。  相似文献   

13.
陈章余 《电子器件》2015,38(2):386-391
密钥管理在加密系统中具有核心地位。为了保证安全性,提高密钥管理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UKPT算法,并在51单片机平台上实现了改进DUKPT密钥管理系统的设计,使密钥管理性能得到较大提升。改进算法具有完全可扩展性,在相同存储消耗和相同最大运行次数情况下,可用派生密钥数量是原DUKPT的42.3倍;同样派生百万密钥,改进的DUKPT存储空间减小19.05%,运行次数减少20%。经验证,系统在安全性和密钥管理效率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布谷鸟算法存在收敛速度不够快、求解精度不够高的问题,应用混沌扰动,给出基于混沌扰动的改进布谷鸟算法(CCS),使用3个基准测试函数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改进后的布谷鸟算法相对改进前的算法有较快的求解速度和较高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蚁群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图像分割的研究中,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较之前的硬聚类有了很大的改进,是一种基于函数最优方法的聚类算法,然而传统的FCM算法的聚类中心及个数难以确定,搜索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改进的FCM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了蚁群算法全局优化特征以及较强鲁棒性的特点,将通过蚁群算法得到的聚类中心及个数应用到传统FCM算法中,弥补了传统FCM聚类算法的不足。该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并引入多尺度梯度,提高了图像分割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复杂背景下的回转体目标识别方法,实现了对目标的准确提取.采用中值滤波滤除图像噪声,用改进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法进行图像分割.提取回转体目标7个不变矩特征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的特征向量,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目标识别系统,进行回转体目标识别,模拟实验结果说明,所提出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可有效去除复杂背景图像噪声、准确地分割图像,选择7个不变矩特征作为回转体目标识别特征是合理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回转体目标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欧阳乐诚  王华力 《信号处理》2019,35(12):1952-1958
由于地面小目标像素低、携带信息量少等特点,常规数据集上的目标检测算法直接用于地面小目标的检测,会出现漏检和错检现象。针对此问题,该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提出将一种改进的YOLOv3算法应用于地面小目标检测。利用K-means算法对数据集中目标进行聚类分析,选取合适的anchor boxes数量和大小。通过增加一个检测小目标的特征图,建立特征融合目标检测层,改进YOLOv3网络检测尺度。在遥感数据集DOTA检测实验中,用改进的YOLOv3算法与YOLOv3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检测地面小目标,查准率提高17.04%,查全率提高了6.44%;与Faster R-CNN算法对比,改进的YOLOv3算法的mAP提高了12.7%。在改进的YOLOv3算法训练时,加入dropout优化机制,其在测试集上的mAP得分又提高了3.24%。   相似文献   

18.
采用投影栅相位法进行三维测量时,光栅移动的精密控制是整个测量系统的基础。针对相移误差,对硬件系统进行设计,通过步进电机细分控制实现更小、更平稳的相移误差;并对传统的四步相位提取算法进行优化,在优化算法中,稳定的相移误差项可以作为中间变量,即其大小随机变化不再对相位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硬件系统调试简单,步进电机可以实现最小1/128细分;优化后的算法有效地抑制了相移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表面微观形貌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从而使得测量系统的整体性能指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马国峻  周海东 《通信学报》2015,36(Z1):149-156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算法不能有效适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典SIFT算法的特征加权分簇匹配的轻量级改进方案,该方案能自动学习、自适应添加可靠的测试样本到训练样本空间,具有合理划分和科学权值分配特性,使该方案在识别率和运行时间上都有提高。改进算法分别在ORL人脸库和Yale人脸库做了测试,相对于经典SIFT算法识别率提升了6.13%和14.11%,运行效率提升了9.1%和4.7%。同时按照Zhou的测试方法,在ORL人脸库识别率达到74.05%,比PCA、LBP等经典算法都有明显的提升,并在Android智能终端中对识别方案做了实现,实验数据验证了改进算法在Android系统的可用性,最后提出一种基于云架构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马社祥  陈明  孟鑫  王俊峰 《电讯技术》2017,57(12):1388-1393
星载自动识别系统(AIS)中信号存在严重的多普勒频偏,影响信号的正确解调,而传统的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频偏估计算法其估计范围无法满足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相关-FFT频偏估计算法,通过构造辅助函数以确定信号频偏的正负号,在此基础上对基于FFT的频偏估计算法进行改进,从而扩大频偏估计范围,实现对大的多普勒频移的估计.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改进算法的频偏估计范围扩大为原来的2倍,具有很高的估计精度,十分接近修正后的克拉美罗界,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