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W型火焰锅炉的燃烧机理,讨论了锅炉具有与其它型式锅炉不同的优缺点,说明了W型火焰锅炉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某300 MW燃烧无烟煤发电厂燃烧系统为例,介绍W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的特点,煤粉从粉仓输送到炉膛的设计思路,一,二,三次风布置的方式,以及燃烧器布置的特点,叙述了一个典型的W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的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3.
W型火焰锅炉结渣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W型火焰锅炉的特点,并根据其煤种变化造成结渣严重的情况,结合有关燃烧理论和燃烧优化试验,突破某些传统锅炉燃烧调整思想,对燃烧控制参数进行了调整,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配合掌握“W”火焰锅炉燃烧技术及开发新型的“W”火焰锅炉产品,东方锅炉专门研究,开发了针对这种锅炉炉膛状态 况的计算机模拟程序,该程序由流场计算,煤粉燃烧计算和辐射传热计算耦合组成,经过与实际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证明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所开发的程序可以作为“W”火争锅炉辅助研究和辅助设计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电站锅炉火焰检测及燃烧诊断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主要决定于燃烧的稳定性,实时探测燃烧火焰是否稳定,及时作出判断,对电站锅炉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分析了炉膛火焰特征与火焰检测和燃烧诊断的关系,论述了火焰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燃烧诊断理论和技术,并对目前火电厂燃煤锅炉应用的各种火焰检测器和燃烧诊断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讨论了火焰检测及燃烧诊断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主要应用于四角切圆、W型火焰、对冲燃烧等燃煤锅炉的低氮改造。通过技术的优化调整,配合CFD流场模拟实验,总结出适用于U型火焰煤粉锅炉的低氮燃烧布置形式,并成功应用于一台煤粉锅炉的低氮改造。锅炉改造后,NO_x浓度由1 300 mg/m~3(标态)降至850 mg/m~3(标态),炉膛燃烧和过热蒸汽参数稳定,同时保证了锅炉运行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W火焰锅炉在燃烧无烟煤过程中对煤粉细度的要求,几乎所有W火焰锅炉均采用了配备钢球磨煤机的制粉系统。控制磨煤机出口煤粉细度、一次风煤粉浓度,并使其维持在最佳值附近是保证锅炉燃烧效率的基础条件。研究了不同直径钢球装载比例对磨煤机煤粉细度特性的影响,通过优化磨煤机不同直径钢球装载比例、多点修正一次风流量测量偏差等技术,提高了磨煤机出口煤粉细度,减小了一次风流量测量偏差,从而改善了锅炉运行特性,提高了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8.
W型火焰锅炉燃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海  吕俊复  徐秀清  曾瑞良  岳光溪 《动力工程》2005,25(5):628-632,638
W型火焰锅炉是我国大型电站锅炉燃用低挥发份燃料的主要燃烧方式之一。目前,我国运行的W型火焰电站锅炉中普遍存在着炉膛温度控制过高、炉膛结渣或结渣倾向严重、NOx排放过高、过热器超温或汽温偏差、燃用无烟煤燃烧效率不高和某些情况下燃烧不稳定等问题。该文在总结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分析表明: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种着火稳燃性能好的适用于燃烧无烟煤、半无烟煤的低NOx燃烧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清华大学开发的富集型燃烧器为例,讨论了用优良稳燃型直流燃烧器改善W型火焰锅炉燃烧情况的可行性。图3表2参16  相似文献   

9.
过量空气系数是影响W型火焰锅炉燃烧的重要因素.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某电厂300MW"W"型火焰锅炉炉内燃烧进行了4个工况的计算.通过分析各个工况下炉内流场、温度场、NO排放量以及炉膛出口处飞灰含碳量,得出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时,炉内流场变化不大,炉内温度水平降低,火焰中心上移,NO排放量增大,飞灰含碳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针对W火焰锅炉运行中热效率偏低问题,对燃用的烟煤、石油焦、越南无烟煤等主要煤种开展配煤掺烧,以降低燃料成本、提高锅炉效率。从燃用煤质适应性分析、W火焰锅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和混煤掺烧优化试验3方面,研究了石油焦和越南无烟煤不同掺混比例下热解和燃烧过程特性,制定了掺烧策略并通过燃烧过程模拟研究和掺烧优化试验找到了合适的配煤掺烧方法,解决了锅炉效率低、飞灰含碳量较高、锅炉排烟温度高等问题,实现了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煤粉性质和燃烧环境对锅炉的燃烧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燃料的着火和燃烧环境是造成锅炉燃烧不稳定以及故障的最主要因素,对锅炉的是否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燃烧的稳定性是锅炉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本文就燃烧的稳定性方面从煤粉和燃烧环境出发,对影响锅炉安全性典型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燃用高硫高灰无烟煤超临界"W"火焰锅炉投产后暴露出来的燃烧稳定性差、锅炉受热面热偏差严重、NO_x排放浓度高、锅炉受热面结焦腐蚀、启动油耗偏大等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高效清洁燃烧等问题,开展超临界"W"火焰锅炉设计优化、燃烧及制粉系统制造运行优化、锅炉热面在线监测技术研究、锅炉受热面防结焦防高温腐蚀技术材料研究、无烟煤节油点火技术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有效解决了超临界"W"火焰锅炉安全稳定、高效清洁燃烧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1台600 MW"W"型火焰锅炉的设计特点.该锅炉在启动调试及试生产过程中遇到分级风喷口烧红、汽包水位两侧偏差大、灰渣可燃物含量高以及燃烧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燃烧调整和采取一定的运行措施,控制了分级风喷口烧红和汽包水位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增加卫燃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飞灰可燃物含量,提高了燃烧稳定性;对该炉燃烧系统和双进双出制粉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指出低挥发分无烟煤制粉系统如果配置动态分离器、一次风粉混合物温度设计在150℃、磨煤机容量留有足够的裕度,能够较好的保证煤粉细度、均匀性和良好的着火、燃尽和燃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420 t/h无烟煤锅炉灭火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丹萍  徐齐胜 《动力工程》2006,26(3):383-387
云浮发电厂A厂2台420 t/h燃用无烟煤锅炉在投产初期存在燃烧稳定性差、结焦严重、易灭火等问题,随后经历不同阶段的改造,2台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及结焦程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近期在煤源比较紧张、煤质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下,1号锅炉灭火现象骤然加剧,而2号锅炉灭火情况较少.结合该2台锅炉的不同改造情况及实际运行状况,从煤质、运行及燃烧器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锅炉灭火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及预防措施,将该措施运用于1号锅炉取得了成效,锅炉燃烧稳定.图2表1参2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火焰状态识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站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定量判别一直是一个难题。作者首先对火焰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出火焰亮度、火焰高温亮度、火焰面积、火焰高温面积、火焰高温面积率、质心偏移距离和圆形度等7个特征量。然后分别对这个特征空间和原始图像数据使用支持向量机对其进行识别分类,结果表明:两种数据结果相同.能够正确识别燃烧火焰状态.证明特征量的提取是成功的;支持向量机方法用于燃烧火焰的分类识别是可行的。图4表1参8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W火焰锅炉炉膛动态数学模型,模型中对碳的反应速度计算式进行了修正。考虑了烟气质量和能量的动态特性及炉膛压力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仿真试验表明,模型正确反映了W火焰锅炉的燃烧特点,模型可用于W火焰锅炉的仿真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17.
W型火焰锅炉普遍存在水冷壁的结焦现象,本文介绍了W型火焰锅炉的结构特点以及W型火焰锅炉结焦的因素,并从煤质特性、炉膛内温度、气氛条件、炉内空气动力场等因素对W型火焰锅炉结焦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防止结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燃煤锅炉火焰温度测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研究了国内外辐射高温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燃煤锅炉火焰辐射特性的分析,建立了一种适合测量燃煤火焰温度的四波长光谱测量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测量系统考虑了炉壁的辐射干扰和固体颗粒的散射作用,并且不设置参考辐射源,能够快速,准确,方便地测量出火焰温度。  相似文献   

19.
摆动式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在670 t/h锅炉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涛 《节能技术》2007,25(3):266-268
我厂2号锅炉(DG 670/13.7-8A)为四角切圆布置,一、二次风间隔布置,分上下两组,设计煤种为晋中贫煤.在实际运行中,煤质不稳定,锅炉着火和燃烧稳定性差.采用"摆动式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技术对燃烧器改造后,燃烧效率提高0.84%、在300 t/h时能稳定燃烧、炉膛无结渣,锅炉参数稳定.  相似文献   

20.
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影响因素及磨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衬磨损的影响因素,归纳了五个方面,如冲刷角度对磨损率的影响,冲刷速度对磨损率的影响,磨损介质硬度对磨损率的影响,耐磨材料破坏强度以及耐磨材料粒度对磨损率的影响,并介绍了磨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